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万日本关东军凶残扑来,三十万中国东北军仓皇逃跑丢掉东北国土的荒唐场面。这是落后挨打时代的中国,血性尊严几乎丢尽的耻辱一刻。无论过去多少年,依然值得警钟长鸣。然而同样应该铭记的,更有其中另一幕震撼记忆:纵是那般沉沦的一刻,中华,尚有英雄在!
在那个日本凶残刺刀压境,国民政府陷入茫然甚至颤栗的时刻里,这些不同身份背景处境的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挺身而出,以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在九一八这段悲凉的历史哀乐里,奏响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铿锵强音!
一:打脸“不抵抗”的沈阳农民
九一八事变里,最让后人羞耻的,就是臭名昭著的“不抵抗”命令。这个命令,以当时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的原话叫“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然后,日军的疯狂进攻,就变成了当夜一边倒的屠杀,不少东北军军营里的军官撒腿跑精光,把没有武器的士兵们扔在军营里任人屠戮。一些吓得躲进营房的士兵,竟被日本兵捅死在床上!
然而,就是在这个深夜里,有一个平民,却望着沈阳城漫天的战火,在凄厉的枪声里默默拿起了武器——马庆福。
马庆福(1894—1931),沈阳东山坡一位开荒种地的普通农民,他在这场惨烈事变后的第二天,就倾家荡产拉队伍,之后的三个月里,这支队伍成了“抗日救国军”里的骨干力量,虽说装备低劣,却多次袭击日军,甚至还几次扒掉沈阳周边的铁轨,给日军带来不少麻烦。
1931年12月,由于兄弟抗日武装不慎泄露情报,驻扎安家窝棚的马庆福,陷入了二百多日军的包围。二百装备精良的日本关东军,攻打马庆福这四十多人且装备低劣的民团,竟然死磕四小时前进不得。甚至马庆福还一度组织反击,将日军一个机枪阵地端掉,连日军的机枪也缴获在手,给号称“精华”的关东军,一记狠狠耳光!
气红眼的日军调来炮兵部队,以猛烈炮火将安家窝棚打成一片火海,还安排翻译不停喊话,唾沫横飞劝投降。但马庆福和他的战友们,却依然在炮弹呼啸里顽强抵抗,直到全数阵亡。日军在马庆福的遗体上,更找到一枚刻着“马心怀”的名章——那是马庆福在九一八事变后改的名字,铭刻着他用生命践行的理想:心怀祖国,血战到底!
不知,面对这位农民留下的名章,九一八事变当晚,那些事变当晚声嘶力竭喊不抵抗的官员们,那些撒腿逃跑的军官们,以及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汉奸的败类们,脸,是否会稍微红一下。
二:为东北军正名的“铁汉”
九一八事变当夜,沈阳北大营横遭日军凶残进攻,“不抵抗”命令更如冰冷绞索,把东北军士兵们“捆”着送上日军的刀口。各位将军们更是神通尽显,争着撒腿往关内跑。在这耻辱时刻,却是一位平日儒雅的团长,收到“不抵抗命令”后当场一句悲愤怒吼:“我们官兵不能抱着枪等死!”
这位愤怒的团长,正是东北军六二零团团长:王铁汉。
▲ 王铁汉
王铁汉(1905年2月24日-1995年12月15日),一个十分刚硬的名字,却是粗人扎堆的民国军界少有的儒雅人物。这位曾经北大预科里的高材生,放弃读大学机会从军的热血青年,扫一眼花名册就能准确记住士兵名字的东北军才子,却在“九一八”当夜,做出了他戎马生涯里第一次“抗命”的决定:先把荣臻的“不抵抗”命令骂回去,然后下令全团瞪圆眼睛,朝着汹涌而来的日军,发起愤怒反击!十四年抗战的第一枪,就这样在1931年9月19日凌晨1点40分,由他悲壮打响!
这场激烈的交火中,六二零团以伤亡十九人的代价,叫日军付出了四十多人的伤亡。并在兄弟部队覆灭溃散的情况下,孤军奋战杀出血路。但毅然自卫还击的王铁汉团长,却也与东北军其他军官一道陪绑,遭到了当时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直到两年以后,蒋介石才亲口给了正了名:“在北大营当时的情况,你做的很好。”
从此以后,亲历国耻的王铁汉,更在十四年抗战战场上,以越来越多的血战,为受尽嘲笑的东北军正名。他陆续担任一零五师的师长和四十九军军长,在抗战最为惨烈的淞沪会战与长沙会战中屡立战功,公认正面战场上令日军胆寒的中国将军。1945年8月,也是这位打响抗战第一枪的英雄,代表国民政府在杭州接受日军投降。以当时报界的评论说,他不止代表了国民政府,更是代表那支背负国恨家仇的东北军,完成这历史性的一刻!
而在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夜,即将败退去台湾的王铁汉将军,再度故地重游北大营遗址,面对眼前一片断壁残垣,这位抗日战场上历经血战都不曾流泪的硬汉将军,当场含泪发出一声质问:“日本进攻北大营时,我们兵力将近八千人,敌方仅有不到七百人,可我们竟然要放弃!正是这一放弃,日本人进了中国,十四年间杀了我们那么多同胞!惨不惨?”
这一句质问,是一位九一八国耻的亲历者,对至今为止,所有洗白“不抵抗命令”的论调,那些所谓“实力不够不能打”之类的理由,打得啪啪的一声耳光。
三:令张学良羞愧的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直接当事人的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员张学良,成了国内一度被口诛笔伐的人物。但对于当时来自各方面的指责,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的张学良,基本陷入了沉默状态,直到被一位“老朋友”堵在北平家里骂大街——昔日北洋军阀直系枭雄吴佩孚。
▲ 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秀才出身的山东大汉,受甲午战败刺激投军的北洋军界强人。虽是北洋军阀时代毁誉参半的争议人物,但唯独一个高贵品质,却是无论敌友都敬佩:慷慨报国!终生以岳飞为偶像的他,早年手握重兵时,就曾在五四运动的关键时刻通电全国,豪言不惜与日本一战。后来在军阀战争中落败,更是拒绝了欧美政客拉拢他出国的“好意”,甘愿在国内清贫度日,也因一生清廉,生活很快陷入困顿,九一八事变前,基本就靠张学良接济!
但在九一八国难爆发后,贫寒的吴佩孚立刻青筋暴跳,怒冲冲的把张学良堵在家里大骂,问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张学良如平日般搪塞两句,惹出吴佩孚一句打人打脸的怒喝:“国仇你不报,家仇(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被日本炸死之仇)你不报,你老子的棺材已经竖起来了!”这戳心窝一句,叫张学良终于难忍,咬牙半边迸出一句:“玉帅(吴佩孚)说的对,我给我父亲丢脸了。”
▲ 张学良
当然,这事传开后,很多北平的“名流”们,嘲笑声也多,说吴佩孚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要摊在他身上,他做的没准更丢人。可是八年以后,吴佩孚却做出了最慨然的回答:以生命为代价。
1937年北平沦陷,吴佩孚拒绝了国民政府邀请他南下大后方的安排,毅然留守在沦陷区,之后的两年里,吴佩孚的战斗力连续爆表,把上门劝他做汉奸的日本人及其走狗统统骂出门去。甚至面对日本人散布的“吴佩孚做汉奸”的谣言,他慨然召开记者会,向全世界打侵略者的脸:中日友好的前提很简单——日本军队全部滚出中国去!
这位晚年贫寒的北洋枭雄,就以这始终刚正不阿的态度,成了日本人在大后方攻不下的“堡垒,也终于在1939年被日本特务土肥原暗害。以吴佩孚很多生前老友的回忆:对这一天,吴佩孚早有准备,他是在用生命,为全国的抗日军民,树一杆不屈的标杆!
当他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国民政府的挽联,足以缩影他一生的铁骨: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为何中华不会亡?因为无论怎样凄风苦雨时代里,无论身份出身,血不曾凉的英雄,从未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得不承认,其中的诸葛亮,几乎是一个神人,抛开他智计超详情
在有关反映瓦岗军和唐朝初年社会生活的戏曲中,秦琼是最受赞扬的英雄,描写他的剧详情
就史笔与史论来说,长期以来,晚清史学者们愿意把清末大贪官庆亲王奕劻和清朝中期详情
秦观,江苏省高邮市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详情
黄忠,初平三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详情
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详情
隋炀帝杨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一生曾三次远征高句丽,但皆以失败告终。再加上详情
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周敦颐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砺,有详情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血泪史,是无数的生命和泪水堆积起来一点一点往高处发展的详情
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遂进详情
提到林则徐,你们会想到什么?虎门销烟?禁烟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这些用来描详情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如今已经有了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详情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实行海禁,大清朝更是自诩天朝上国,断绝与西方各国的一切来往详情
成吉思汗在攻破尼沙普然城之后,逢人便杀,遇屋就烧,男女老少,就连猫狗牛羊这些详情
张飞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张飞是三国详情
第一可汗跳舞,酋长吟诗! 资治通鉴:贞观七年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园,戊午还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总能听到“三皇五帝”这个成语,那么这“三皇”究竟指的是谁?他详情
世界时代的步伐在前进,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是有些记忆深刻的事件会打破尘封被人们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了详情
武士刀:亦称东洋刀或武士刀,剖腹自尽是日本人自杀最多的一种方式,所以武士刀也详情
当曾国藩他们打赢太平军攻克南京后,他们第一件事不是庆祝胜利,而是四处掘金。 详情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影响力最大的是汉文化,但不可否认,中国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详情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详情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详情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详情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详情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详情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460年12月30日详情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详情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每个中国人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战的很多细节大家都记详情
1941年,日本做了一件直接让希特勒崩溃的事情,就是偷袭珍珠港,成为了太平洋详情
全面抗日战争一共持续了8时间,中国几百万军队,日军进入中国的总兵力不到200详情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人们的印象中,大刀在肉搏战中已经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象征,而详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触和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可能都是从《静夜思》开始的。床前明月详情
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喜欢吃辣椒的朋友,我们所常见的辣椒其实辣度只能说是一般,详情
潜艇在我们印象中都是非常大的,作为军事武器的存在,然而世界上最小的潜艇却并不是肉详情
暗物质是除了黑洞意外,科学家认为最神秘的物质,但是最近科学家发现一个星系幽灵星系详情
相信很多人都坐过船,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做过轮船的。一般人就算是没有坐过轮船,也一定详情
如果你认为只有世界十大奇异民族中的奥坎基查尔族是蓝血,那么你又错了,美国一对夫妇详情
《红楼梦》,如果从雍正反腐肃贪整顿吏治的角度来看,也是满有意趣的。因为,这部详情
我们都知道,令狐冲得到了风清扬的独孤九剑以后,武功大进。 岳不群几十年的详情
中国历史上的名刀特别的多青龙偃月刀,莫邪等,古代的铸刀工艺多么的发达,可是已详情
水浒传的结局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轰轰烈烈的梁山聚义,最后被方腊几乎消耗殆尽,详情
印度人坐火车给人的感觉就是扒在车厢外,但是如果你看到印度最豪华的火车王公快车,你详情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详情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详情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详情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详情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详情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详情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详情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详情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详情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详情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详情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详情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 &n详情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详情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详情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详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详情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详情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详情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详情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