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伦支(荷兰名:Willem Barents,1550年-1597年6月20日),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巴伦支生活在荷兰拥有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在阿姆斯特丹商会的支持下,巴伦支一生致力于开拓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
巴伦支作为一名船长参与了1594年6月的远征航行,一个月后荷兰人来到新地岛海域。在这里,巴伦支与船队分手,他沿着该岛西岸向北航行,直到7月底。关于巴伦支抵达该岛最北端以及越过北纬77°的猜测并没有留下可靠的证据。后来,巴伦支途经瓦加奇岛,于9月16日成功地回到阿姆斯特丹。
这次远征激起了荷兰议会的兴趣,它于1595年出面派遣远征队,目的是不仅要找到新航道,而且要出售不同的荷兰商品。这样,1595年6月18日七艘帆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绕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达瓦加奇岛,但是逆风和浮冰使他们无法通过喀拉海,荷兰人只好打道回府。
1596年5月10日,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帮助下,巴伦支指挥着三艘船又开始了第三次探险。这次他大胆地设想:通过北极前往东亚。他朝正北航行,一个月后发现了熊岛。6月19日,水手们再次看到了陆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沿着其西侧航行,直到北纬79°30′。
巴伦支误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认为是格陵兰的一部分。巴伦支最后几乎到达了北极圈,是完成这一壮举的第一个欧洲人。
在熊岛附近,三艘船被浮冰分开,巴伦支在寻找另外两艘船时,航行到新地岛,这次他成功地绕过新地岛的最北端,准备前往瓦加奇岛。然而不幸的是,巴伦支的船被浮冰撞毁,他和水手们被困在新地岛,被迫成为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
巴伦支和水手们盖了一间木棚,并掘洞来过冬。陋室中央所生的火抵挡不住北极的严寒,穿在身上的衣服在背部都结了冰。他们不得不设法宰杀北极熊和海象来充饥,但他们的食物储备很快耗尽了。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他们只有把手指头伸进嘴里才能保持温暖,但只要手指一露出来立刻就冻成冰棍。他们还经常受到北极熊的袭击。探险家们有3个月没有看到太阳。第二年春天来临后,他们决定修复两艘海难时抢下来的救生小船来逃命。
1597年6月,十几名幸存者通过了一段冰海,在新地岛南端遇到了俄罗斯人,幸运地获救。巴伦支在返回荷兰的航程中去世。
在新地岛上长达八九个月艰难的日子里,巴伦支和他的船员们靠燃烧甲板来使自身在严寒下保持体温, 并以打猎维生。在这过程中很多船员都献出了生命。然而,他们致死都没有动用船上所载的货物。哪怕其中确实有可以救命的食物和药材。 他们的行为开创了荷兰人的经商理念,传为后世佳话。
事实上,上面这段是谣言。In addition, they used the merchant fabrics aboard the ship to make additional blankets and clothing.
尽管巴伦支的探索没有取得任何经济上的成果,但是它见证了人类征服北极的一次勇敢尝试。
1871年,在巴伦支死去近三个世纪后,挪威渔民在新地岛上发现了他的棚屋。棚屋早已被北极的风暴摧毁了,但屋内仍留有罐子、平底锅、乐器和一只钟。他们同时也找到了巴伦支所记的部分日记,日记中描述了探险家们过冬时的艰难情景。巴伦支的航行不仅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还绘制了沿途极为准确的海图,为其后的探险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今天俄罗斯的新地岛和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以及熊岛之间的汪洋上,有一片面积约140.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被后人命名为巴伦支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冒襄(1611年4月27日-1693年12月31日),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详情
鲁武公(?―前817年),姬姓,名敖,鲁献公之子,鲁真公之弟,周朝诸侯国鲁国详情
丁惠康(1868-1909),清末藏书家。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详情
清末四公子是指晚清太子党,朝廷重要官员后代: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详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位皇帝,自然就会有许多皇后,而且皇后的的数量绝对比皇帝多。这详情
俗话说:最毒妇人心。这就话在吕雉和武则天身上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两个史上公认详情
宣帝宇文赟【yūn】,字乾伯,周武帝长子,出生于公元559年,572年4月被详情
古代的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这个皇帝是人人都想做的,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隋详情
辉发那拉氏已经成为皇后,富察皇后被奸人害死,可能我们看电视剧依旧沉浸于富察皇详情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r. Douglas C. Engelbart,详情
成就及荣誉 鼠标的专利申请于1967年、颁发于1970年,编号为3,541详情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现代世界有两个土豪国际组织,一个是欧盟,以有钱著称,一个是详情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超强的机动性与冲击能力,而备受重视,由此盛行近两千年。详情
汉武帝搞定匈奴问题,并不是全靠征战;事实上,就算对于草原民族,十几万人也伤不详情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如何称呼,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需要讲究详情
《红楼梦》里贾府的奢侈让人震惊,但这些不是作者曹雪芹凭空捏造。他年幼时正赶上详情
镇墓兽是古人为了祈求墓葬平安,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防止墓葬被盗掘而制造出的详情
江苏巡抚、户部侍郎,这两个职位在过去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因为它们都管着朝廷的详情
1991年,苏联解体,变成了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15个国家。那么,详情
医德高尚 王氏在治学上非常刻苦,也十分自励。家境拮据毫不影响发奋学习。《海详情
王孟英(1808-1868年),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详情
王孟英,1808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曾祖王学权是一位名医,著有《医学详情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详情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详情
高楼寨之战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详情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农历正月,镇海口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海战,这就是详情
裕谦一上任,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与定海隔水相望的镇海城稳定人心,恢复生产,修筑工详情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话说当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此乃奇耻大辱被外族攻入详情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详情
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6艘军舰入侵福建马尾港,停详情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详情
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详情
广州城北,三元里。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之所以名震天下,与教科书中大肆详情
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说中,慕容复风流倜傥,是典型的详情
梁山好汉被大宋征召后,大小战役功勋卓著。 如果说之前梁山好汉打的都是小混混详情
李开先(1502-1568年),自伯华,别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详情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详情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时常征召一些全国各地会奇术异法的妖人到宫里来,像什么一详情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
公元824年,长安城,残阳如血,长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苏玄明打了一个呵详情
这一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 不料,在行进途中,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
康有为1858年生,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88年10月,鉴于民族危详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详情
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太监是谁?连不懂历史的都能回答上来:李莲英。 错。 还有详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详情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详情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详情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Unicorns之角有治疗能力,能过滤尘埃和毒物以防止中毒和其它疾病,甚至有详情
Unicorns即是独角兽,是传说中一种神秘的生物。通常被形容为是修长的白马详情
在众多诸如美人鱼,古代龙的神奇生物传说中,独角兽无疑是最著名的一种。独角兽从详情
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十分神秘的生物,大多数西方的神话传说认为,独角兽详情
彭汝砺(lì),彭构云十三代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 人详情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王安石见其《诗义》,补国子直详情
《宋史·汪应辰传》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详情
李开先,字伯华,自号中麓子、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市)人详情
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对当时流行有关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详情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详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诗仙”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