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是什么人?明明很有才华为何臭名昭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之问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唐诗大神”宋之问的故事。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李白杜甫我们都熟悉,也服气,宋之问是谁?也配称为“大神”?

  其实在宋之问那个初唐年代(李杜这时还没有“光焰万丈长”),他还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神。

image.png

  首先,有神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句入选了小学课本,全中国人都知道的诗,就是宋之问的。

  其次,官方认可,宋之问曾获得官方组织的诗歌比赛的冠军,而且还是两次。

  第一次是武则天当政时,组织公款旅游,带队去洛阳龙门香山寺。领导玩高兴了,就组织赛诗,和现在去KTV唱歌差不多。武则天还拿出一件锦袍,阿玛尼牌的,说谁写得好这锦袍就给谁。

  当场有个叫东方虬的,就写了一首《春雪》。不要小看这个东方虬,陈子昂就说他很厉害。“春雪满空来,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很空灵,很有意境,武则天很满意:“写得好,赐锦袍。”

  东方虬穿上锦袍,还没捂热乎呢,宋之问交卷了,一首《龙门应制》。

  这诗题目就有学问。什么是“应制”呢?皇帝下诏让赋诗、作文叫“应制”,所以宋之问这题目起得就让领导很开心,意思我这诗是皇帝让写的。以后这诗火了,流传千古了,别人查下创作背景,不得说一声“领导英明”?

image.png

  内容就更有学问了。这诗42行,286个字,太长不引用了,总之前面都是用华丽的辞藻写景,关键在最后两句:“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领导不是来公款旅游的,是来关心老百姓种地的,硬生生地把玩耍拔高到政治高度。这叫什么?这叫升华主题。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常用套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然后胸前的红领巾都更加鲜艳了。

  武则天高兴极了,当场发话:“小公孙呀,你把衣服脱下来;小宋呀,你穿上。”这在历史上还留下了典故,叫“夺锦才”,以后你形容一个人有才时,就可以用这个“夺锦才”,别人会觉得你很有学问。

  第二次是在唐中宗时期。有一天,皇帝让群臣写诗,选出一个优秀作品谱成御制曲,搞了一次“大唐好歌曲”,导师是上官婉儿。海选过后,决赛只剩下两名选手,一个是宋之问,另一个叫沈佺期。历史上“沈宋”齐名,这个沈佺期也是个大牛。

  但这次还是宋之问赢了,还是赢在最后两句上。沈佺期最后两句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之问最后两句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雕朽”和“羞睹”两个词,听着很谦虚,但气势上却输了。所以上官婉儿说:“词气已竭,就不如宋诗,犹然绵绵不尽。”沈佺期也当场认可,“乃叹服”。

  所以,宋之问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个才华既有民间认可,又有官方证书,毫无争议。不像贝利和马拉多纳,一个是官方指定球王,一个是民间票选球王,争议很大。

  但就这样一个大神级的诗人,在历史上名声很臭,简直臭味四溢,臭不可闻。闻一多先生,就专门评论过宋之问:

  “他人格的卑污下流却是臭名昭着的,因而成为史官疵议的对象。可是他的诗的确高明,正如明末巨奸阮大铖一样,诗风与人品太不相称了。”

  为此,有人还专门写论文研究,为啥一个人的人品和才华能相悖到这种程度呢?

  宋之问人品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政治投机太频繁,换主子换太多。

  宋之问作为一个大神级的才子,缺乏一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风骨。古人讲究“诗品出于人品”,欲作文先做人。可宋之问这家伙,不但“事权贵”,而且还哪个得势就“事”哪个,变脸比写诗还快。

  武则天当政时,他巴结武则天,巴结武则天的两个面首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下台后,他巴结武三思;武三思不行了,他巴结得势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失势了,他巴结弄权的安乐公主

  才华成了他搞投机的最好武器。太平公主得势时,宋之问写诗拍马屁:“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安乐公主弄权时,他写诗吹捧:“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宋之问有句诗,“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纯粹是在扯淡,言不由衷)。

  第二个,卖友求荣,为富贵不择手段。

  武则天退位后,宋之问被贬往荒凉的岭南。可长安的繁华已经塑造了小宋欲望的形状,岭南的寂寞他如何能够忍受?宋之问从贬所潜逃回洛阳。他有个朋友叫张仲之,东郭先生体质,眼瞎,好心收留了宋之问。

  当时武三思当宰相,大权在握。张仲之反对武三思,和别人密谋准备杀武三思,以安李唐王室。可能微信发的是语音,结果让宋之问这家伙听到了,他毫没犹豫、高高兴兴地跑去告密。结果,张仲之被杀,宋之问堂而皇之地当上了鸿胪寺主簿。“哪管朋友死活,好官我自为之”,宋之问用朋友的头颅,换了一个正处级干部。

  但宋之问这种墙头草,自然不会落得好下场,唐睿宗复位后,把他流放今天广西的海边。唐玄宗即位后,下旨赐死。史书记载,宋之问接到圣旨后,慌了神,在屋里直转磨磨,还出了一脑门子汗,应该是真的不想死,“还想再投机五百年”。别人后来被别人骂了一句“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耶?”他这才沐浴更衣,死掉了,时年57岁。

  宋之问人死了,可故事还没完。他死后,因为人品太差名声太臭,所以又有很多丑事安在他身上。

  比如,有人说宋之问给武则天写“情书”,自荐要当面首。当时宋之问给武则天写过一首叫《明河篇》的长诗,里面有什么“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月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这样听起来很暧昧很内涵的句子。但武则天拒绝了,原因是宋之问口臭。唐人写过一本书《本事诗·怨愤》记载了这个故事,还绘声绘色地记录了武则天原话:“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口疾,口常臭故也。”

  再比如,有说宋之问为了往上爬,给武则天的两个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倒尿壶。有本叫《控鹤监秘记》的书记载:“之问尤谄事二张,为持溺器,人笑之。”给人家倒尿壶。

  这些丑闻中,最著名、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杀甥偷诗”了。

image.png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唐诗中有一个名句,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奇怪的是,这句诗有两个出处,一个是《代悲白头翁》,作者刘希夷;一个是《有所思》,作者宋之问。这两首诗其它句子也差不多,在清朝人编纂的《御定全唐诗》中,26行诗歌只有3句不同,换了几个字。

  为什么一句诗会有两个作者呢?因为宋之问“杀甥偷诗”。大概故事是这样说的:

  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写出了《代悲白头翁》。宋之问知道后,觉得这首诗棒棒哒,想窃为己有,就用装满土的麻袋压死了刘希夷。这个故事最早出自晚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刘宾客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禹锡。看来,名人也是很喜欢传播八卦的。不过正史上,只说刘希夷“为奸人所害”,谁害的,没说。

  “杀甥偷诗”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一个争议千年的文坛公案,清朝《御定全唐诗》时没有搞清楚,就把两首诗两个作者都放上面了,注解时还引述了这个公案。

  其实“杀甥偷诗”是真是假,一直到现在大家也没有搞清楚。不仅这件事,“当面首”“导尿壶”这种事也是存疑的。我这可不是为宋之问翻案啊,翻不了,“天下丑其行”,他人品属实太次了。其实我只想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品越差的人,人们越愿意编一些段子抹黑他呢?

  孔子的高材生子贡说过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非如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众恶皆归焉。”意思是纣王做的坏事也没那么多,但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坏人,所以把所有坏事都放在他身上了。

image.png

  宋之问的遭遇,本质上和纣王的遭遇差不多。

  这在心理学上,也是有解释的,被称为“恶魔效应”,含义是人们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进行评价时,会对不好的一面进行夸大,把局部放大为整体,对其它方面给出否定性的、甚至妖魔化的评价。

  另个一典型代表是曹操。因为宋朝以后“尊刘贬曹”价值观的流行,曹操逐渐成了“奸诈”的代名词,有的没的都往他头上放,甚至不惜通过篡改史实来对应“人设”。“乱世之奸雄”,史书上记载的是其实是“乱世之英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其实没说过;还有什么“借人头”、“梦中杀人”,都出自野史或者小说,大概是杜撰的。但这些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反复传播,最终塑造了曹操“奸绝”的形象。

  所以宋之问的故事给我们两个发:第一,少做坏事,最好不做,免得“天下丑其行,众恶皆归焉”;第二,人言可畏,积毁销骨,所以评论人和事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下,辩证地思考一下,不要盲目跟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