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森佣兵

"

黑森佣兵,即黑森士兵,又译赫斯佣兵,18世纪受大英帝国雇用的德意志籍佣兵组织。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约有30,000人在北美十三州服役,其中近半数来自德意志的黑森地区,其他来自类似的小邦。在英国服役的背景下,他们全部被归类为"黑森人"(Hessians),北美殖民地居民则称他们为"雇佣兵"(Mercenaries)。

黑森佣兵

黑森佣兵——18世纪受大英帝国雇用的德意志籍佣兵组织

白原战役爆发的原因,白原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白原战役(英语:BattleofWhitePlains),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发生于1776年10月28日。

  在基普湾登陆战后一个月,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发动新一轮军事行动,派军登陆布朗克斯,试图包围驻守曼哈顿岛的大陆军。由于何奥在沛尔岬之战受到大陆民兵阻延,行军有所延误,使乔治·华盛顿及时调走主力部队,北上白原市的山地布防。何奥得悉华盛顿之动向,亦暂时搁置包围,派军北上迎击。

  经过数日准备,何奥在10月28日向大陆军的侧翼发动进攻,在山地爆发激战。大陆军敌挡不住,最终撤退到后方山地重新列阵。何奥重整军势后,尝试引诱华盛顿前来决战,但华盛顿坚守不出。结果何奥在11月初回师南方,包围曼哈顿岛,最终在11月16日引发华盛顿堡攻城战。至于华盛顿则在11月初留下主力部队于纽约州,自己带着2,000人横越哈德逊河,最后在11月14日抵达华盛顿堡对岸的李堡。

image.png

  白原战役(英语:BattleofWhitePlains),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发生于1776年10月28日。

  在基普湾登陆战后一个月,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发动新一轮军事行动,派军登陆布朗克斯,试图包围驻守曼哈顿岛的大陆军。由于何奥在沛尔岬之战受到大陆民兵阻延,行军有所延误,使乔治·华盛顿及时调走主力部队,北上白原市的山地布防。何奥得悉华盛顿之动向,亦暂时搁置包围,派军北上迎击。

  经过数日准备,何奥在10月28日向大陆军的侧翼发动进攻,在山地爆发激战。大陆军敌挡不住,最终撤退到后方山地重新列阵。何奥重整军势后,尝试引诱华盛顿前来决战,但华盛顿坚守不出。结果何奥在11月初回师南方,包围曼哈顿岛,最终在11月16日引发华盛顿堡攻城战。至于华盛顿则在11月初留下主力部队于纽约州,自己带着2,000人横越哈德逊河,最后在11月14日抵达华盛顿堡对岸的李堡。背景

  1776年9月基普湾登陆战后,英军占据纽约市,并与驻守哈林高地的大陆军僵持。到10月12日,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发动新一轮攻势,在布朗克斯窄颈登陆,尝试从后包抄曼哈顿岛。不过何奥的包抄计划,却因地图有误及民兵狙击,而辗转受阻。18日何奥改为于沛尔岬登陆,再次遭到民兵拦截狙击,是为沛尔岬之战。这些意外使到何奥无法及时包围曼哈顿。

  乔治·华盛顿在10月12日,已得悉何奥派军登陆窄颈,势将包抄曼哈顿岛,决定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会议召开前夕,大陆军的指挥阶层出现变动:于长岛会战被俘的斯特灵勋爵及约翰·沙利文获得交换,重返指挥之列;至于查理斯·李少将也在14日由南方返回,复任大陆军的副司令。由于华盛顿屡战屡败,李的声望大有盖过华盛顿之势;李也私下向霍雷肖·盖茨少将写信,批抨华盛顿治兵无方,应该及早辞职,由自己取而代之。不过华盛顿对此并不知情,更在14日将宪法堡更名为李堡,以示尊重。

  10月16日,大陆军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各个将军都意识曼哈顿岛即将被英军包围,且华盛顿堡及李堡已不足以阻止英国军舰进入哈德逊河,必须向北突破。不过,与会者又几乎全数赞同留守华盛顿堡,以干扰哈德逊河两岸之间的通讯,只有乔治·克林顿准将反对。结果,华盛顿亲自带主力部队北上,到白原市的高地布防,而华盛顿堡则交由弥敦内尔·格连的1,000人防守。格连的部队后来陆续增加至3,000人。

  10月16日至23日,大陆军带同辎重,赶往白原市。虽然英军在18日便已登陆沛尔岬,并得悉华盛顿正前往白原市,不过何奥却下令军队缓慢前进,以免遭到民兵于道路两旁的石墙伏击。10月24日,何奥的军队终于抵达白原市南面的新罗谢尔。

  在何奥抵埗前一日(10月23日),华盛顿的军队开始抵达白原市,并在山地布防。白原市的山地呈东西走向,面向南方。至于布朗斯河则发源于山地北面,并向南流动,将山地分为东西两翼,其中西翼的查特顿山(ChattertonHill)为山地的高点,且顶峰又有平地,可以居高临下攻击白原市,在战术上甚为重要。华盛顿先在山地东翼建造了两道延绵3英里(4.8千米)的战壕,然后派民兵守备西翼的查特顿山。

  正当大陆军开始布防之际,何奥的军队在10月25日离开新罗谢尔,到史卡斯岱驻扎。史卡斯岱位于布朗斯河东岸,既有山道通往北面的白原市战壕,亦有一条道路通往西北面的查特顿山。何奥几经考虑后,把军队分成三部分:亨利·克林顿负责指挥英军右翼,何奥负责中央,而黑森将军利奥波德·菲力·冯·海斯特则负责左翼。整支英军将集中攻打查特顿山,而非正面攻击白原市。

blob.png 

  交战

  10月28日上午,英军开始向查特顿山推进。当时华盛顿正在白原视察地势,赶忙派兵到查特顿山增援。他先派约瑟·史宾塞的1,500名康涅狄格民兵出发,到布朗克斯河岸迎击;而亚历山大·麦道格尔则带领1,600名民兵从后支援。

  史宾塞的民兵一度横过布朗克斯河,以一道石墙为据点,与约翰·拉尔指挥的黑森先锋部队交火。当克林顿的英军加入战团后,史宾塞便寡不敌众,在山上守军掩护下撤回对岸。拉尔的黑森步兵乘势上前攻山,却反遭民兵击退,只好退到南方的一座山丘重整,而其他英军的攻势也因此暂停。

  首轮攻势失败后,黑森部队调动炮兵上前,然后向山上炮击,一度令到史宾塞的民兵溃散而逃。幸好麦道格尔的援军及时抵达,集结溃散部队,又在山地重组防线。

  何奥与其他将军商讨后,决定派军队从两面夹攻,由拉尔及亚历山大·利兹利的士兵攻打大陆军右翼,卡尔·冯·多诺普上校发动正面进攻。然而,多诺普的黑林士兵却因故不愿渡河,使到利兹利的英军变相成为先锋。在拉尔的夹击之下,大陆军的右翼逐渐崩溃,而中央的大陆民兵也被迫向后撤退。大陆军撤退期间,双方的战事非常紧凑,各自有大量人员伤亡,不过大陆军并没有陷入溃散,而英军占领山地后也没有继续追击。战斗在当日稍后因此结束。

  后续影响

  白原战役结束后,华盛顿与何奥的军队一度对峙。何奥在10月29日等待更多援军,预备发动总攻。不过31日战场却下起滂沱大雨,而华盛顿则再次乘夜撤退。11月1日早上,华盛顿的军队已经在北堡的高地建立防线。何奥起初打算引诱大陆军出击,但大陆军却又预计英军会主动攻击,而死守不出。局势僵持数日后,何奥在11月3日挥军南下,前往包围曼哈顿岛,令华盛顿等人大为意外。同月16日英军发动华盛顿堡攻城战,俘虏大陆军3,000人,使大陆军再次受挫。至于华盛顿则派近10,000人留守纽约州,自己在11月10日带走2,000人,并且横越哈德逊河,最后在11月14日抵达李堡。

  与此同时,盖伊·卡尔顿爵士已在10月11日于瓦库尔岛战役取胜,并且占领皇冠岬堡,大有从尚普兰湖南下哈德逊河之势。不过由于寒冬来临,卡尔顿在10月底下令撤回英属魁北克省,使何奥无法从南北两面夹攻华盛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黑森佣兵是什么?黑森佣兵的历史背景

  黑森佣兵,即黑森士兵,又译赫斯佣兵,18世纪受大英帝国雇用的德意志籍佣兵组织。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约有30,000人在北美十三州服役,其中近半数来自德意志的黑森地区,其他来自类似的小邦。在英国服役的背景下,他们全部被归类为"黑森人"(Hessians),北美殖民地居民则称他们为"雇佣兵"(Mercenaries)。

  黑森佣兵是以小队为单位受雇,非单人个别受雇。他们会得到报酬,但他们家乡各邦的贵族会收到大部分的资金,英国人发现与自行征募士兵相比,如此反而易于借款支付雇佣酬劳。

  英国在包括爱尔兰的数次战斗中运用了黑森佣兵,但最大规模地投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行动,他们提供了大量人力以支持亲英派份子(American Loyalist),独立派方面则利用这些士兵非英国籍的事实做政治宣传,并将他们描述为贪图金钱的受雇者,独立派也提供奖赏土地引诱他们背叛而加入美方。有多支德裔部队被派驻防于不列颠群岛顶替正规军务,以腾出更多英国正规军调赴北美洲服役。

blob.png

  18世纪前叶

  1706年、1707年间,约有一支10,000人组成的黑森佣兵队于在欧根亲王的意大利军团中服役,直到1708年前往西属尼德兰为止。1714年,有6,000名黑森佣兵受瑞典雇用前往加入瑞典对俄罗斯的战争,随后的1715年有12,000人受雇于乔治一世以镇压詹姆斯党叛乱(Jacobite Rebellion)。1744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有6000名黑森佣兵在法兰德斯对英国陆军作战,同时有另外6,000人在巴伐利亚陆军(Bavarian army)之中。1762年之前,有24,000名黑森佣兵在斐迪南公爵的普鲁士陆军中服役。

  美国独立战争1776-1783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黑森-卡塞尔领伯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Landgrave of Hesse-Cassel)与其他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出租了一部分常备陆军部队给大不列颠王国以对抗美国革命中的革命党,前后大约有30,000名士兵被交易到美洲服役。他们被称为黑森人(Hessians),因最大族群即人数总和的30,067人当中有12,992人来自黑森-卡塞尔地区。他们以完整的部队编制赴任,使用自己原有的制服、武器、军官。

  兵源分别来自于黑森-哈瑙的威廉伯爵(Count William of Hesse-Hanau)、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查理一世(Charles I,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瓦尔德克亲王腓特烈·卡尔·奥古斯特(Friedrich Karl August, Prince of Waldeck and Pyrmont)、勃兰登堡安斯巴赫-拜律特边侯卡尔·亚历山大(Charles Alexander, Margrave of Brandenburg-Ansbach)、安哈尔特-策尔布斯特亲王腓特烈·奥古斯特(Frederick Augustus, Prince of Anhalt-Zerbst)。

  在美洲的黑森骠骑兵

  黑森佣兵不单独行动,贵族领主会决定是否将整支部队出租。许多人是被强制征召(Impressment)进入黑森部队服役的,逃兵会被迅速处死刑或被连队处夹道鞭笞(Gauntlet)。在美国独立革命中,黑森佣兵大约占英国派遣军人数的四分之一;包括有猎兵、骠骑兵,三个炮兵连队和四个营的掷弹兵。大部分的步兵是称作"猎人"的狙击兵以及鸟枪兵、燧发枪兵(fusilier)。他们的武装是滑膛枪,炮兵使用3磅加农炮。最初每团平均由500至600人组成,后来在战争中每团只有300至400人。

  1776年,黑森佣兵先遣部队约18,000人抵达北美,后续有更多部队到达。1776年8月15日,他们在纽约州史泰登岛登陆,随后于长岛会战首次参战,随后投入纽约及新泽西战役,10月在白原战役担当前锋,11月在华盛顿堡攻城战作为攻城主力取得胜利。12月26日翠登战役英军战败,黑森佣兵遭受惨重损失,1777年1月的阿孙平克溪战役及普林斯顿战役再度挫败。

  1777年之后英国主要运用黑森佣兵为驻屯地的卫戍部队,黑森佣兵仍参与了几乎每场战斗,夏季的萨拉托加战役(Saratoga campaign)因英军投降而连带被俘数千人。1778年至1780年间,一支混编佣兵在南方各州的战役中战斗,包括吉尔福德县府战役,1781年则仍有两个团在约克镇围城战役中战斗。

  英国对黑森部队的运用激怒了美国人的情绪,并促使更多的亲英派人士转向支持革命。他们将英国利用非英语系外国军队镇压叛乱的动作视为侮辱,因英国政府对待英籍军民与非英籍军民未有差别待遇。亲英派认为,英国殖民地居民应该有权不沦为雇佣兵的敌人。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黑森佣兵是怎么被俘的?他们结局如何

  黑森佣兵,即黑森士兵,又译赫斯佣兵,18世纪受大英帝国雇用的德意志籍佣兵组织。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约有30,000人在北美十三州服役,其中近半数来自德意志的黑森地区,其他来自类似的小邦。在英国服役的背景下,他们全部被归类为"黑森人"(Hessians),北美殖民地居民则称他们为"雇佣兵"(Mercenaries)。

  黑森佣兵是以小队为单位受雇,非单人个别受雇。他们会得到报酬,但他们家乡各邦的贵族会收到大部分的资金,英国人发现与自行征募士兵相比,如此反而易于借款支付雇佣酬劳。

  英国在包括爱尔兰的数次战斗中运用了黑森佣兵,但最大规模地投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行动,他们提供了大量人力以支持亲英派份子(American Loyalist),独立派方面则利用这些士兵非英国籍的事实做政治宣传,并将他们描述为贪图金钱的受雇者,独立派也提供奖赏土地引诱他们背叛而加入美方。有多支德裔部队被派驻防于不列颠群岛顶替正规军务,以腾出更多英国正规军调赴北美洲服役。

blob.png

  黑森战俘

  在翠登战役,1776年12月26日早晨,乔治·华盛顿的大陆军渡过德拉瓦河突袭并击溃1,400人的黑森佣兵,有大约20名黑森兵被杀、约100人负伤以及1,000人被捕为战俘。

  一位在翠登战役被俘的黑森佣兵约翰·尼可拉斯·巴纳(Johann Nicholas Bahner)的家传记载,部分黑森士兵被告知他们的任务需求是抵御印地安人入侵北美十三州,当他们抵达北美洲才发现是受雇来对英国殖民地居民作战,而非印地安人。在翠登战役被俘的黑森士兵于费城街头遭到游街示众,以激发在场美洲人的士气与怒气,有助于大陆军征募新兵。大部分战俘被发配作为农场工人劳动。

  在1778年年初之前,华盛顿与英国之间展开了战俘交换的谈判。在一项一比一交涉中订定,若有一名黑森士兵叛逃,则也会少一名安全回家的美洲人。尼可拉斯·巴纳(Nicholas Bahner)、雅各·斯特罗布(Jacob Strobe)、乔治·盖斯勒(George Geisler)、康拉德·克雷姆(Conrad Kramm)是少数被美方俘虏、在交涉中被归还后再自英军叛逃的黑森士兵,他们因叛逃而被英军搜捕,也被许多殖民地居民通缉。

  殖民地民兵方面持续试图诱使黑森佣兵自英方叛逃并加入德裔美籍人口。第二届大陆议会(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批准提供50英亩(近20公顷)的土地给个别的黑森士兵以鼓励其叛逃,同时也视军阶高低分别提供50至800英亩给英军逃兵。

  1777年8月,一篇匿名的法文讽刺信函"黑森佣兵的销售"("The Sale of the Hessians")被广泛散布。这篇文章声称一位黑森佣兵指挥官希望更多麾下士兵死亡,如此他便可获得更优厚的补偿。该信函作者多年不明,直到1874年约翰·毕格罗(John Bigelow)将其翻译成英文,并主张作者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以之收录入当年出版的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生》(The Life of Benjamin Franklin),但这个说法似乎欠缺证据支持。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的德意志士兵状况比例

  战争的终结1783

  1777年夏季萨拉托加战役(Saratoga campaign)期间,英国将军约翰·伯戈因按照萨拉托加公约(Convention of Saratoga)的协议,以5,800兵力向美军将军何瑞修·盖茨(Horatio Gates)投降,美军将这支伯戈因的残余军队俘虏,称为"公约军"(Convention Army)。"公约军"的组成有很高比例是属于莱迪索将军(Friedrich Adolf Riedesel)麾下、来自布伦瑞克-吕讷堡(Brunswick-Lüneburg)的黑森士兵。美方将这些战俘解送至维吉尼亚州夏律第镇,监禁在阿尔伯马尔战俘营(Albemarle Barracks)直到1781年。之后再移送宾夕法尼亚州的雷丁及兰开斯特,直到1783年战争正式结束后,在北美服役的29,839名黑森佣兵当中有17,313人返回德意志故乡。在未返回的12,526人当中,有大约7,700人已死亡,其中大约1,200人在作战行动中被杀、大约6,354人死于多发于战争前期的疾病或意外事故。又另有接近5,000名黑森佣兵从此定居于北美洲,美国与加拿大。

  爱尔兰1798

  1795年10月的美因茨战役,克罗地亚贵族约翰·卡克雷维(Johann Keglevich)雇用黑森佣兵协助奥地利军击败法国。战后,英国于1798年紧急派遣黑森佣兵前往爱尔兰支援镇压受爱尔兰人团结协会(Society of United Irishmen)鼓动的叛乱;该组织原以议会改革为宗旨,后受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影响,其成员于1798年前即开始寻求爱尔兰独立。

  1798年4月11日,男爵霍姆佩斯第二步枪兵营(Baron Hompesch's 2nd Battalion of riflemen)自怀特岛登船开赴科克港,随后与第五猎兵营第六十团(J?ger5th Battalion 60th regiment)会合。黑森佣兵活跃于6月的福克斯米尔战役(Battle of Foulksmills)与维尼格山战役(Battle of Vinegar Hill),并因残酷暴虐对待韦克斯福德居民而在爱尔兰恶名昭彰。

blob.png

  相关大众文化

  小麦瘿蚊(Hessian fly),一种重要的谷类作物害虫,因曾被认为是来自黑森佣兵的稻草床垫而得名。

  华盛顿·欧文1819年出版的文集《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其中一篇"沉睡谷传奇"描绘了现今以"无头骑士"(Headless Horseman)知名的故事,欧文将之描述为"一个在某场独立战争的战役中被炮弹夺走头颅的黑森骑兵鬼魂"。

  大卫·格里菲斯1909年合编并导演了一部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前期的短片,《黑森叛徒》(The Hessian Renegades)。

  在《快乐旋律》系列短片(Merrie Melodies)中,1950年的《兔巴哥大战山姆》(Bunker Hill Bunny)设定背景为兔宝宝于美国独立战争其间对抗一个黑森士兵火爆山姆(Yosemite Sam)。

  霍华德·法斯特1972年的小说《黑森人》(The Hessian)集中描写一个尝试逃跑的黑森士兵。

  美国演员克里斯多夫·华肯在提姆·波顿导演、1999年上映的电影《断头谷》中饰演欧文笔下无头骑士角色的一个版本,是一个野蛮残暴、在美国独立战争被送到美国的黑森佣兵。

  黑森佣兵在2012年的一部历史动作游戏《刺客教条III》里作为敌军登场,在游戏中被称为"猎兵"("J?ger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黑森佣兵在法兰德斯对英国陆军作战

  1706年、1707年间,约有一支10,000人组成的黑森佣兵队于在欧根亲王的意大利军团中服役,直到1708年前往西属尼德兰为止。1714年,有6,000名黑森佣兵受瑞典雇用前往加入瑞典对俄罗斯的战争,随后的1715年有12,000人受雇于乔治一世以镇压詹姆斯党叛乱(Jacobite Rebellion)。1744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有6000名黑森佣兵在法兰德斯对英国陆军作战,同时有另外6,000人在巴伐利亚陆军(Bavarian army)之中。1762年之前,有24,000名黑森佣兵在斐迪南公爵的普鲁士陆军中服役。

blob.png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皮埃蒙特、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俄罗斯帝国、波希米亚王国、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blob.png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无男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逝世,并无男性后嗣,而根据查理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君主国所属之各个领地。玛利亚·特蕾莎登位当天就表示,虽然她只是个女子,但却有一颗王者的心,她有信心在各位大臣的帮助下保持奥地利君主国的完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叶,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第一,具有明显的消耗战战略特色。

  消耗战是18世纪战争在战略思想上的主要特点之一,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则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这一战略思想,从战争目的上看,不是以歼灭敌有生力量,而是以夺占要塞或省份为战争的最终目的。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作战双方只局限于将敌击溃、击退,并不重视是否将敌歼灭。从作战指导思想上看,交战双方尽量避免流血的决定性会战,而是以高超的计谋战和对敌后勤补给的破坏,断敌粮草供应,迫敌不战自退。在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仅进行两次大规模交战。

  第二,线式战术已开始由鼎盛走向衰退。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发现旧的线式战术运转不灵,难以机动,难以发挥快速性的弊病。尤其在莫尔维茨会战中,普军因转换战斗队形而丧失良机,使普鲁士国王以检讨的目光来看待线式战术,并作了"斜式战斗队形"的尝试。"斜式战斗队形"是对线式战斗队形的一种加强和提高,使普鲁士在以后的"七年战争"中大受裨益。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它既有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思想和方法与落后的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此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上,都在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突破,为以后的"七年战争",特别是为拿破仑凭借先进的生产力所创造的新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借鉴。普军在战争中,还体现了一种防御中的进攻作战思想,这一作战思想被后来许多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加以利用和发展,并由德国军事思想家施利芬将其推向高峰。

  此外,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面,普军也作了成功的尝试。这些包含新时代萌芽的进步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也正是普鲁士军队战胜奥地利军队、达到战争目的--夺占西里西亚的主要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黑森佣兵是以小队为单位受雇,非单人个别受雇。他们会得到报酬,但他们家乡各邦的贵族会收到大部分的资金,英国人发现与自行征募士兵相比,如此反而易于借款支付雇佣酬劳。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