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晋伐齐之战

"

  三晋伐齐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后耗时2年,以三晋胜利而告终。是役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封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三晋伐齐之战

三晋伐齐之战——三晋战胜,齐康公被俘虏

“三晋”、“三秦”是指哪些地区?三秦的由来

  “三秦”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经过春秋时期一系列战争,许多国家消亡。到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秦王嬴政在位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在中国首次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但由于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等特别繁重,法律严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占咸阳,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

  至于陕西为什么又称“三秦”?这要从项羽说起: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项羽后引兵东问,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查看更多

三家分晋之后的黄金期:魏国借三晋之势称霸中原

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瓜分了智氏,从此三家开始独立发展。随后魏国出了个魏文侯,在他的治理下,魏国迅速蹿红,成为华夏大地上最强大的一方诸侯。随着各国领导班子的调整和国力的变化,新一轮的争夺开始了。

在消灭中行氏和范氏的战斗中,在消灭智氏的战斗中,在削弱晋君的战斗中,三驾马车始终并肩作战,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扛枪,一起分赃,所形成的战友情谊在魏国强大之后依然存在。

位于列国中央的魏国有着太多的发展空间,既可以与东边的齐国交手,也可以与西边的秦国较量,还可以与南面的楚国PK,多个选择的另一层含义是多个敌人。在魏文侯的外交盘算中,与这么多强大敌人的竞争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因此魏国与韩国和赵国的关系至关重要,在广阔的发展前景诱使下,三家仍然可以撇开一切分歧重温一起扛枪、一起分赃的美好时光。

一奶同胞的兄弟三国中,现在魏国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哥,老大哥有维护兄弟团结的责任,魏文侯干得相当不错。赵国和韩国挨着,在一次过节的时候,赵国人的鸡毛飘到了韩国人那里,韩国人的蒜皮跑到了赵国人那里,两个国家因为这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韩国人急了要打赵国,但又没有胜算,就向魏国借兵,魏文侯没有答应。随后赵国也向魏国借兵打韩国,魏国同样不答应,拒绝他们的借口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好兄弟,何必动刀动枪。”

透过温情的外交辞令可以看出魏文侯的运用之妙,领导小弟的通常做法是分而治之并且适当地玩平衡术,既要防止他们联合,又要防止一方独大;因此在外交上就不能偏向于某一方。赵国和韩国由于担心魏国和对方结成同盟对付自己,争相讨好魏国。魏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在三晋的领导地位,赵国和韩国服服帖帖。

当魏国强大的时候,西方的秦国正在忙不迭地立君废君。几个大族长联手控制了政局,秦君只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他们随心所欲地杀死一个,然后再另立一个,先后杀死或废掉的国君有厉、躁、简公、出子。秦国内乱纷纷,无暇外顾,魏文侯毫不客气地利用了这个机会,在赵国、韩国的协助下占领了秦国的西河地区。西河之失使秦国如鲠在喉,秦国数次反扑,无奈国力不济,屡次败倒在吴起的武卒面前,以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为甚。

堵住了秦国,三家又将矛头对准齐国。公元前405年,齐国的一次内乱给三晋提供了武力干涉的机会。齐国的一个大臣田会占据“廪丘”起来反叛,并投靠赵国以为后援,已经控制齐国的相国田和打着齐康公的名义发大军去征讨叛乱。

当邻国内乱,支持弱势一方,打击强势一方向来是外国势力干预他国政治的切入点。田会支持不住,向三晋发出求救息。魏文侯欣欣然率领三晋联军赶去帮助齐国的反政府武装。由于田会与赵国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赵国最下血本,竟然派出了敢死队。

三晋联军与齐军在战场上相遇,两支窃国大盗率领的军队竟然为道义问题吵起嘴来,田家军队责备三家架空了晋君,还带着军队干涉别人内政,三家同样反唇相讥说田家打着齐君的旗号消灭自己的私敌。既然大家都是伪道学,那就不要为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喋喋不休,武力将决定一切,胜者将占领道义高度。

战斗打响,齐国人带着文化大国尊严,迈着整齐的步伐,在雄壮的军乐声中,以密集队形向三晋军队冲去,三晋军队被对手的做派逗乐了。他们不想和齐国人比酷,只想取胜。三晋的步兵迅速地散开,以松散的队形迎上前去,齐国人愣了,以散兵对方阵的打法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果此时能鸟瞰战场,看到的将是一盘沙子中有几颗黄豆,沙子就是三晋军队,黄豆就是齐国军队。很快齐国人就领教了“沙子”的厉害,齐军感到哪里都有敌人,而哪里又都没有敌人,当他们的方阵向前冲去的时候,前面的三晋军队马上就会退却,而齐国军队的侧翼、后翼却会遭受三晋军队散兵的攻击,在齐军调整队形、准备进行下一波攻击的过程中,又有不少士兵被三晋的战斗小组杀死。齐军虽然密集,但在动作灵活、配合有序的三晋军队面前始终找不到用武之地,而自身却在时时刻刻遭受攻击,遭受损失。这就是后来的狼群战术,在中国也有个土名字叫“麻雀战”

三晋军队中以赵国的敢死队表现最为出色,这一仗以三晋军队的大获全胜结束。齐军的统帅死在乱军之中,2000辆战车成为三晋的战利品,另外还有3万具齐军尸体在战场上以各种姿势躺着。三晋故意要显示他们的功勋,将3万具尸体堆成两个大馒头。如果每名战士的体积以80立方分米计算,那么每个馒头的体积是1200立方米,堆成的圆锥直径有20米,高有10米,太恐怖了!

...查看更多
三晋伐齐之战:战国初期的大规模战争

  三晋伐齐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初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前後耗时2年,以三晋胜利而告终。是役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与三晋之君一起朝见周天子。齐康公并请求封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image.png

  1. 战争背景

  前405年,齐国卿大夫田悼子去世,齐国发生内乱,田布杀死了公孙孙,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投靠赵国。田布派兵包围了廪丘,田会派人向三晋求援,於是三晋联合出兵救解。

image.png

  2. 战争进程

  此年,三晋以魏军为主力,魏将翟角为主帅,与包围廪丘的齐军展开大会战。联军以分散而灵活机动的步兵,包围袭击排列成密集车阵的齐军,齐军战败,损失车辆二千及三万军队,联军把屍体堆成二个高丘。而联军的谋士宁越向赵将孔青建议,将齐军的屍体还给齐国,让齐国的人怨恨他们上面的人,使得上面的人无法再命令他们的人作战,因此齐国无法继续抵抗。

  田布在龙泽与联军再战,又被打败,联军乘胜长驱直入追击,围攻齐国西边的关塞平阴(今山东平阴县),并攻入了齐长城,迫使齐国的执政者屈服。

image.png

  3. 结果

  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三晋是指什么?指什么地方?史书记载

  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赵、魏、韩三国故地。二是指山西省。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 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赵、魏、韩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涵义

  得名由来: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实际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史书记载

image.png

  《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

  《史记·燕召公世家》:" 孝公 十二年, 韩 、 赵 、 魏 灭 智伯 ,分其地。 三晋 强。"

  寓意演变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三晋作为地名是指韩、赵、魏三国故地,后来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唐朝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明朝于谦 《暑月将自太行巡汴》诗:" 三晋冲寒到, 中州冒暑回。"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而三晋的文字属于北方晋系,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化

  从现有的文献看,道家的传播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方面。北方方面又分为以三晋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齐国的黄老学派一支,其共同特点是以"道"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显的"入世"倾向。南方一系则为庄子代表,发展《老子》去"欲"之说,进而将"长生久视"的取向扭转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遥",表现出明显的"出世"倾向。

  北方系的三晋的一支有《文子》一书。过去普遍认为《文子》是伪书,是后人摘抄《淮南子》凑成的篇章。1981年在河北省定州市八角廊西汉墓葬中出土竹简中有《文子》,经整理于1995年公布。竹简共227枚2700余字。竹简的出土,使古本《文子》的面目大体地浮出历史水面。与郭店本《老子》显示的老子之学的基本倾向一致,《文子》主要从《老子》的无为、尚虚、贵柔及主在人后的宗旨出发,推阐出一番道家的治世之道。

  古本《文子》假托周平王与文子对话。学者认为,这不是无谓的设辞,文子是晋人,而且是史官出身,他的学术背景正以三晋的史学为背景,这与我们对老子学术背景认识有一致处。而且,据魏鹏先生考察,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为吏之道》中,即含有文子之学的内容,即是说文子之学在北方的影响直至秦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三晋伐齐之战历史介绍,背景过程结果

  背景

  前405年,齐国卿大夫田悼子去世,齐国发生内乱,田布杀死了公孙孙,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县)反叛,投靠赵国。田布派兵包围了廪丘,田会派人向三晋求援,於是三晋联合出兵救解。

  战役进程

image.png

  此年,三晋以魏军为主力,魏将翟角为主帅,与包围廪丘的齐军展开大会战。联军以分散而灵活机动的步兵,包围袭击排列成密集车阵的齐军,齐军战败,损失车辆二千及三万军队,联军把屍体堆成二个高丘。而联军的谋士宁越向赵将孔青建议,将齐军的屍体还给齐国,让齐国的人怨恨他们上面的人,使得上面的人无法再命令他们的人作战,因此齐国无法继续抵抗。田布在龙泽与联军再战,又被打败,联军乘胜长驱直入追击,围攻齐国西边的关塞平阴(今山东平阴县),并攻入了齐长城,迫使齐国的执政者屈服。

  结果

  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齐康公被联军所俘虏,三晋为诸侯。次年,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