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像破坏运动

"

  世界历史上至少有两次“破坏圣像运动”:

  一、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皇帝利奥三世于726年掀起了全社会的“破坏圣像运动”,君士坦丁五世时,破坏圣像运动达到高潮。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圣像破坏运动

圣像破坏运动——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

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有何目的?加快了封建化进程

  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

image.png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出现了第二波阿拉伯扩张主义。在698年,拜占庭丧失了迦太基和北非,到711年时哈里发国家已经扩张至西班牙,并进一步延伸至中亚。717年,在保加尔人协助下,一支强大的穆斯林军队包围了君士坦丁堡,但是运气这次眷顾了拜占庭人:阿拉伯舰队在开进时被桑托林火山岩浆埋没,这次事件被拜占庭认为是一次好兆头。拜占庭人同时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一种称作“希腊火”的神秘液体,与水接触后会燃烧,可以用来摧毁阿拉伯舰队。阿拉伯军队仍然一心想着攻破城墙,但不得不熬过极其严寒艰苦的冬天,还有鼠疫和来自以前盟友保加尔人的袭击。最终围城得以解除,率众抵抗的将军叙利亚的利奥(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获得支持成了皇帝

  所幸的是,717年的阿拉伯人围城之后,类似事件再没有发生。哈里发国家内部持续升级的纷争,以及发生在750年的阿拔斯接掌权力,给了拜占庭恢复元气的时间,使拜占庭在东部前线建立起了均衡的军事实力。利奥精明强悍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在位),建立了三支精锐部队直接归自己指挥,从而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强化了个人安全。这些部队( tagmata,意为皇帝的卫队)就驻扎在都城以内或附近地带,形成了拜占庭军队的核心力量。事实上,在利奥和伊苏里亚王朝统治时期,帝国开始在表面上显露出趋于正常的态势。皇帝们得以用心处理那些“和平时期”应该解决的事务,利奥开始着手司法改革,君士坦丁修复了公共纪念建筑和诸如主水道这样的公共设施。同时,君士坦丁对都城慷慨大方,彰显帝国取得的丰功伟绩。他还将来自希腊和爱琴海岛屿的定居者重新安顿在都城的郊区。

  然而,伊苏里亚王朝的皇溶们率领帝国恢复元气的事实,并不足以平息众多的批评。事实上,现存的资料对他们的评价极不友善,有些甚至将这对父子比作是路西法。人们只记得利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废除了圣像崇拜,而对他们所达成的其他所有成就则一概无视。公元8世纪和9世纪,反对圣像崇拜的论战使我们对当时拜占庭所知的一切黯然失色。基督教信仰中圣像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基督的圣像的作用,在神学典籍中并非首次出现,但是在早期的伊斯兰征服之后,这一话题凸显出至关重要的意义。利奥反对圣像崇拜的根本理念,可以从他同哈里发欧麦尔二世(UmarⅡ,717-720年在位)的通信中一探究竟。他在信中认为圣像崇拜从圣经中找不到支持,欧麦尔则强调了穆斯林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功是与他们严格禁止圣像崇拜紧密相关的。

  在希拉克略时代,拜占庭人在征战中携带圣像,还把圣母的圣像带到堡垒城墙上,但是他们却遭受到一个接一个失败。与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利奥相信圣像是一个累赘和不利因素。既然纯正的“东正教”是对付厄运的唯一保障,那么圣像崇拜就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非正统的,因此是要被禁止的:“圣像破坏”字面含义即是“将圣像打碎”。现代学者们也将利奥的这一政策解读为其对教会和通行宗教实施更大影响力的一个举措,尤其是出对圣徒膜拜进行制约的考虑。通过将那些虔诚的信徒纳入集中控制之下,皇帝可能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防止对东正教的偏离。

image.png

  圣像破坏在拜占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尤其是在军人之中,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拜占庭人而言,圣像是一个几乎家家必备的亲密物件。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圣像被视为同圣灵沟通的方式,提供了获得神的保佑和庇护的直接通道。那些支持者宣传圣像是神的表征,但是批评者认为圣像被视为圣物是那些支持者的自作主张。帝国到处都是圣像,许多因具有神奇的力量而出名:有些圣像据说还会哭泣和流血。

image.png

  利奥反对圣像崇拜的决心在公元726年变得更加坚决,当时在桑托林又爆发了一场火山喷发,天空被染黑,爱琴地区遭受了大块浮石的侵袭。公元730年,他命令教士将圣像移出教堂。我们的文献来源都是对此事件做了极其不友善的记载,记述了这场迫害的地狱般场景。有一文献如此评述皇帝:发狂的野兽把属下所有臣民召集至一处,在人群中像狮子般咆哮,从内心的愤怒喷发出火焰和怒骂,发出这样令人悲伤的命令:“制造圣像是一种盲目崇拜的技艺;圣像不可受到崇拜。”

  历史学家们不太情愿关注如上这些带有偏见的文献,尤其是考古研究并不支持那种认为当时发生了恣意破坏的看法。但在君士坦丁五世统治时期,神职人员和修道士的确受到了迫害,当时产生了至少一位有名的殉道者:公元764年,圣斯德望( Stephen the Younger)修道士团体的创立者和圣像崇拜的坚定捍卫者,就受到严刑拷打,最后被处决。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张,改变了整个社会阶层,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罗马基督教分裂与圣像破坏运动有关吗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今日小编要和大家说的这两个教会,因为相互产生了一些矛盾,最后弄到水火不容的局面,一起来看一看吧!

  罗马帝国后期,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为东罗马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由于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名义上,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教廷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但西部的罗马教廷则常常自行其是。尤其到了公元5世纪,罗马教廷将西部的教会一并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还自封罗马大主教为教皇。这样,基督教实际上已形成了两个中心,即君士坦丁的宗主教(也称“牧首”)和罗马的教皇。

  在公元7世纪之前,东西两教会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着平静。但是,到了公元8世纪,关系就开始恶化了。促成关系恶化的原因,即历史上有名的所谓“圣像破坏运动”。本来,基督教是从禁止偶像崇拜的犹太教演变而来的,所以最初也严禁崇拜偶像。但是,这种没有偶像的一神教,在传教时不免显得抽象,信徒们心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崇拜对象。于是,后来的基督教传教士为了有利于向底层民众传教,有时也为了美化教堂,便将基督、圣母、使徒和殉教圣者的画像挂在教堂里供信徒们朝拜。这样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各地的教堂里都充满了画像和塑像,而信徒们就对着这些画像和塑像顶礼膜拜,其情供奉着圣像的夏特尔大教堂。

  跟拜偶像的原始多神教无甚区别。这种拜偶像的习惯,在当时不仅受到伊斯兰教徒的嘲笑和犹太教徒的攻击,同时也遭到基督教内部某些派别如保罗派的反对,因为使徒保罗生前曾明确表示过,基督徒不应崇拜偶像。教会内部的这种矛盾,招来了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的干预。他决定支持保罗派,于是便于公元726年会同东罗马元老院和东罗马教会一起,颁布了一道“偶像崇拜禁令”,敕令所有基督教堂内即刻销毁所有的画像和塑像。但是,教会内部提倡偶像崇拜的一派却煽动众多信徒与皇帝对抗。当皇帝派出的执行官吏前去拆除偶像时,狂热的偶像崇拜派基督徒便从四面八方涌来,与帝国军队发生冲突。而利奥三世执意要实行他的禁令,命令军队镇压。这样,京城君士坦丁堡便整个地处于混乱之中。

image.png

  京城动乱的消息传到东地中海各地,那里拥护偶像崇拜的基督徒便很快组成一支临时军队,以“消灭基督的敌人”为口号,浩浩荡荡地向京城开来。他们在京城附近又与帝国军队相遇。一场混战之后,这批乌合之众固然为帝国军队所消灭,但那里的教会却仍然拒不执行禁令,并发起了一场所谓的“护像运动”。这样,整个东罗马帝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再说西罗马那边,本来自封的罗马教皇就跟君士坦丁堡不和,现在接到东边来的一道禁令,要他们拆除教堂内所有的偶像,教皇当然不服。于是便采取了公然对抗的立场,一面向信徒们宣讲东部教会的“反基督罪行”,一面又将执行皇帝命令的军队逐出意大利,并组织护教军向君士坦丁堡开去。

  皇帝利奥三世本想派一支强大的军队去意大利平乱,但由于东部也一片混乱,再加上伊斯兰教徒乘虚而入,攻占了小亚细亚的东罗马领土,所以他的计划根本不能实现,至多只能与西部抗衡而已。这种东西抗衡的局面,一直持续了100多年,其间关于“偶像崇拜”问题几经反复:利奥三世去世后,他的三个继承者都遵奉着他的禁令,但是到了公元780年至797年期间,当时摄政的皇后伊勒娜转而支持拥护圣像派,抗衡的局面有所缓和。可是继伊勒娜之后执政的两代皇帝又恢复利奥三世的禁令。接着,在公元843年,女皇狄奥多拉当政,她又中止了禁令,与西部教会妥协,并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恢复了圣像供奉。

image.png

  这样,关于偶像问题虽然告一段落,但东西两边教会分治的局面却难以改变。这种局面又持续100多年。在这100多年间,东西两边教会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虽然双方都承认同是基督的教会,但对教义的解释却有分歧。此外,当时东部教会使用的是希腊语,而西部教会使用的则是拉丁语。这种语言上的隔阂,也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东西两教会真正分道扬镳,则是从公元1054年才开始的。1054年发生的那件事,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在此之前,君士坦丁堡的宗教主色路拉里乌与罗马教皇利奥九世之间就一直在争夺全教会的领导权,关系已几近破裂。

image.png

  1054年,色路拉里乌指控西部教会有背教规,用无酵面饼作为圣餐礼上的圣体。于是,东西双方又为圣餐礼上用的面饼到底要不要发酵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教皇利奥九世派红衣主教洪堡到君士坦丁堡去向色路拉里乌当面说理,但遭到色路拉里乌的冷落,于是洪堡就当即“绝罚”色路拉里乌。所谓“绝罚”,原意为“断绝往来”,但经基督教的特殊解释,绝罚”又带有处分性质,受此处分者被认为永不得进天堂。君士坦丁堡宗教主受罗马教皇所派使臣的“绝罚”,当然不予理会,而且大怒,随即召开宗教会议,宣布“绝罚”罗马教皇利奥九世。

image.png

  小编觉得,既然两边的最高首领这样相互“绝罚”,东西教会之间应该也就彻底断绝了关系吧。就好比有人触犯到你的底线,你还会和那个人继续玩下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会战与圣像破坏运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685年,查士丁尼二世继承君士坦丁四世的帝位,他在七一一年逝世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领土被分割,人口逐渐减少,在欧洲方面受到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劫掠,在小亚细亚方面受到撒拉逊人蹂躏。帝国的陆军和舰队经常发生哗变,似乎末日已经来临。可是突然之间,从二十年来的无政府状态废墟中,又产生了一位新的英雄。他一手创立了一个新帝国,在以后七百年中,注定成为欧洲抵挡亚洲人侵略的大堤。他是一位职业军人,在历史上被称为“伊索里亚的利奥”。(注:伊索里亚为小亚细亚的一个地区,在今之科尼亚境内的塔拉斯河北岸。)

  关于他的身世,所知极为有限。也许他实际上是叙利亚人而并非伊索里亚人,因为他大约在687年出生于科马根省的日尔曼尼西亚,这是叙利亚的东北地区。原名库农,他和家族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705年,那时他父亲在色雷斯把五百头羊作为礼物送给查士丁尼二世,为了酬答他,查士丁尼二世就指派利奥做自己的副官。后来,明显是为了排挤他,皇帝命他到高加索山地以北的阿兰尼亚去执行某项使命。他回来时,阿纳斯塔修斯皇帝(713——716年)正在寻找有能力的军人,于是奉命指挥安纳托利亚地区的部队。七一六年阿纳斯塔修斯被废时,所有目光就都集中到利奥身上,认为只有他有资格做继承人。此时,哈里发苏莱曼(715——717年)继承瓦利德的遗志,正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派遣两支军队从塔拉斯进入“罗马尼亚”,一支由他的兄弟马斯拉玛率领,另一支由也叫苏莱曼的将领统帅。

image.png

  苏莱曼通过安纳托利亚到了阿摩利乌姆——位于阿克色湖北面。虽然该城并无守兵,但他却只封锁该城,因为知道利奥是皇帝候选人,所以打算用诡计来俘获他。诡计并未成功,阿摩利乌姆解围之后,利奥将城内妇孺撤出,并在那里留了八百名驻兵。接着从卡帕多西亚前进的马斯拉玛也想设陷阱捕捉利奥,但也和苏莱曼一样被这个机智的伊索里亚人击败。当双方斗智的战役进行之时,狄奥多西三世(716——717年)为他儿子披上紫袍,让他驻守马尔马拉海的亚洲海岸。利奥设法使马斯拉玛的兵力完全撤出罗马尼亚,接着进到尼科美迪亚,把这个姓名不详的青年王子击败了,他可能就在当地宿营过冬,到717年初才渡海进入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被迫退位进入修道院,三月二十五日,圣索菲亚大主教为利奥加冕,就是利奥三世(717——741年)。利奥感到一分钟也不能损失。君士坦丁堡的谷仓和兵工厂都已补充,城墙也都修补完毕,并在上面装置了许多的作战机械。从战略上来看,君士坦丁堡十分坚强,事实上几乎无法攻破,唯一条件就是其海上交通线要畅通无阻。君士坦丁堡建在一个岬角上,北面侧翼为金角,南面为马尔马拉海。在西面即向陆地的一面,有内外两道城墙,内城为君士坦丁大帝修建,外城为迪奥多修斯二世建筑,全长约为四哩。

  在这一时期,正常人口约为五十万,不过现在增加了相当数量的难民。在火药发明之前,这座城市只要有坚强的设防,事实上无法用硬攻手段将其攻陷。惟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封锁。就是说必须同时封锁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个海峡,而要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城市本身从侧面掩护着南面的进路。因此,对利奥而言,一切成败都依赖他的舰队,在数量上,他却远远少于敌人。

  马斯拉玛的计划是同时陆海并进来包围这个城市。陆军约八万人,由他自己亲自指挥;舰队据说有一千八百艘船,上面也可载运八万步兵,交给将军苏莱曼指挥。此外,还有其他部队正在准备之中:在非洲和埃及的港口里还有八百艘船,多数为补给船,已经准备好了。而在塔苏斯,在哈里发亲自指挥之下,还有一支陆军预备队正在编组之中。(注:所有这些数字可能不免夸张过度。)

image.png

  马斯拉玛首先攻下柏加曼,然后进到赫勒斯滂,在阿拜多斯渡海——那可能是七月间的事,因为到717年八月十五日,他就在君士坦丁堡外城前面出现了。他的部队在那里掘壕建立营地,另派一个支队去监视亚德里亚堡方面,因为保加利亚国王特维尔正在与利奥来往。他们立即进行了一次陆上攻击,但被拜占庭工程师的技巧和机械击退。于是马斯拉玛决定用一条深沟围绕自己的营寨,并用封锁的方式来围困君士坦丁堡。为达目的,他命令苏莱曼将他的舰队分为两个支队:一个停在亚洲海岸的欧特罗庇厄斯和安德米乌斯两地,切断来自爱琴海方面补给;另一个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加拉太以切断来自黑海方面的补给。九月一日,第二个支队到达,并于九月三日在金角以北航行,利奥的舰队就停在那里。这个海港的出口悬有一条大铁链作为保护,挂在两个守望塔上,可以自由升起或放下。封锁支队刚刚到达,在西拉格里阿角周围扫过的强大海流使先头船只产生了混乱。利奥立即命令放下铁链,让舰队出战,在敌人未能布成战线之前就将“希腊火”喷在他们船上,立即烧毁了二十艘,其余均被俘获。当苏莱曼的主力舰队来到,他又马上退回金角港内。(注:希腊火是一种液体燃料,据说见水即燃,用虹吸管发射。成份可能是硫磺,石油和石灰等。这些东西在公元前就可能已有人使用。)这次攻击行动迅速,指挥良好,所以对敌人的精神能产生震惊作用。为了诱敌深入,整整一昼夜,利奥都将锁链放下,可敌人始终没有突入海峡的进一步企图。几乎毫无损失地赢得了这次胜利,因为胜利是如此彻底,所以利奥可以使补给不断流入君士坦丁堡,使其免受饥馑威胁。更增加马斯拉玛困难的,是他的哥哥哈里发在增援途中,因为消化不良突然暴卒。(注:根据吉本记载,这位哈里发的食量实在大得惊人。他在一餐中可以吃下七十颗大石榴,一头羊,六只鸡和大量葡萄。)继承他的是奥玛尔二世(七一七——七三○年),他是个宗教的迷信者而不是军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圣像破坏运动:造成了一百多年剑拔弩张的局面

  伊索里亚王朝的结局很不光彩,继一名女帝之后,是一系列短命的皇帝和不体统的登基,直到弗里吉亚(Phrygian)王朝奠基人迈克尔二世(MichaelⅡ)在公元820年成功谋害当时的皇帝为止。而他的家族在公元867年被马其顿王朝取代,拜占庭在该王朝治理下达到成功的顶峰。存在少数民族或宗教群体的地区设有共治皇帝,以保全朝的完整性。该时期初始阶段,帝国内部分歧和困难的主要源头之一,就如过去经常发生的一样,是宗教问题。这又往往与政治和地方问题纠结不清,在帝国肆虐成患,拖慢了复原的速度。

image.png

  圣像破坏运动是其中突出的例子,造成了一百多年剑拔弩张的局面。圣徒、圣母和上帝本人的画像及雕塑,已成为正教会潜心崇拜和布道的重要工具之一。古代晚期,此类画像或圣像在西方也有一席之地,但当时它们占据了正教教堂的特殊位置安放在神龛内或画在特殊的屏布上展示,供信徒瞻仰和冥思。它们的意义远甚于装饰,因为其安置方式传达了教会的教导,而且如某著者所言,提供了“天堂与人间的交汇点”,虔诚的信徒身处圣像之间,可以感到被整个不可见的教堂所包围,被逝者、圣徒和天使,被基督和圣母所包围。圣像创作要专注于如此炙热的宗教情感,能在绘画或镶嵌画领域创造若干拜占庭(以及后来的斯拉夫)艺术的最高杰作也就完全不令人惊讶了。

image.png

  6世纪,圣像已成为东方教堂中显赫的存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人们继续对圣像报以崇敬,在很多地方,向它们祈祷的人越来越多,但随后其使用遭到质疑。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哈里发刚发起一场运动,反对在伊斯兰宗教仪式中使用画像和雕像。但也不能因此推断圣像破坏运动的理念来自穆斯林。圣像批判者声称它们是偶像,使本应献给上帝的崇拜误入歧途,被凡人的造物所夺;他们主张破坏或抹除这些圣像,并拿起石灰水、刷子和锤子展开坚决的行动。利奥三世支持这些人。关于帝国当局成为圣像破坏运动后盾的原因仍有很多不解之处,但利奥的行为是基于各方主教的建议,而且阿拉伯入侵和火山喷发无疑可以作为上帝不满的证据。因此,公元730年颁布了一道敕令,禁止在公共崇拜场所使用画像和雕塑。随后,抵制敕令的人遭到迫害。在君士坦丁堡,执行的效力始终比其他行省要明显。

image.png

  该运动在君士坦丁五世治下达到顶峰,并获得公元754年主教356会议的批准。迫害更为猛烈,出现了殉道者,尤其是在修士当中,他们通常比世俗教士更狂热地捍卫圣像。但圣像破坏运动始终要依靠帝室的支持,在下一个世纪也出现了起伏和反复。在利奥四世及其遗孀“伊琳娜(Ireneiconophile)夺回一定空间,不过压迫行动又随之反弹。直到公元843年,大斋期(Lent)的第一个周日,圣像最终得到平反,这一天至今仍是东方正教会所庆祝的节日。这段异常时期包含什么意义?有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解释,称基督徒崇拜圣像的行为令促使犹太人和穆斯林改教的工作更为困难。不过这还不能充分解决我们的疑惑。同样,宗教纷争不能脱离宗教以外的因素,但终极原因可能是出于某种宗教审慎意识。考虑到东方帝国发生的神学争议中经常表现出的狂热态度,这场辩论会染上怨恨和敌意也就不难理解了。有关艺术或艺术手法的质疑没有出现:拜占庭不是一个会为此起争执的国家。

  革命者的感受才是问题的焦点,他们认为希腊文明对圣像的极端崇拜(相对而言是最近发生的)堕入了偶像崇拜的泥淖,阿拉伯人入侵的灾祸是上帝震怒的第一声轰雷;而此时,如果有一位像《日约》中的以色列王那样虔诚的国王来打破这些偶像,就还来得及拯救万民于罪恶的深渊。对于一种感到自身陷人绝境的信仰和精神世界而言,事态就更容易朝这一方向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圣像破坏运动在军队中尤其强势。另一个有所发的事实是圣像往往以当地圣徒或圣人为原型,而取代他们的圣餐和十字架却是统一的、简单化的象征物,这多少预示了拜占庭宗教和社会从8世纪起将呈现出的同质化新形态。

  最后,圣像破坏运动的成因也有一部分来自怨气。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舆论一直有利于那些在布道中给予圣像如此显赫地位的修士。因此,圣像破坏运动不仅是为平息上帝怒火而采取的深思熟虑的举措,也是代表中央集权的皇帝和主教对地方教士、独立城镇和修道院、圣人密宗团体的反击。圣像破坏运动冒犯了很多西方教会人士,但比此前的一切事件都更清晰地表明了正教与拉丁基督教之间的鸿沟已大到何种程度。由于拉丁文化被日耳曼人掌控,西方教会也发生了变化,慢慢远离东方希腊教会的精神。圣像破坏运动者召开主教大会,冒犯了早已谴责过利357奥支持者的教皇。皇帝插足关乎信仰的事宜,令罗马教廷戒心顿起。于是,圣像破坏运动进一步加深了基督教世界两部分之间的分歧。

  在小编看来文化差异已非常广泛和普遍这不奇怪,因为从拜占庭走海路前往意大利要两个月,而陆地上则有斯拉夫各民族像楔子一般锲在使用两种语言的文化之间。东西方在官方层面的接触不可能完全断绝。但历史在这方面也创造了新的分歧,特别是公元800年,教皇将一名法兰克国王加冕为“皇帝”。这对主张自己才是罗马传统继承人的拜占庭不啻是一种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圣像破坏运动简介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多少次这样的运动

  世界历史上至少有两次“破坏圣像运动”:

  一、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皇帝利奥三世于726年掀起了全社会的“破坏圣像运动”,君士坦丁五世时,破坏圣像运动达到高潮。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二、1566年8月11日“破坏圣像运动”,是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8世纪初

  历史背景

  717—718年,阿拉伯人出动水陆大军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形势万分紧急。利奥巧妙地利用“希腊火”粉碎了敌人对首都的围攻。利奥三世竭力整顿租税的征收,改善帝国财政状况;加强和完善军区制,在亚洲部分建立7个军区,欧洲部分建立4个军区。立奥为了保障新兴军事贵族的利益,安定军士生活,需要大量土地和财产,分封给各级军事长官,由军士农民领取份地耕种,国家从中征收租税和贡物。但是土地大部分掌握在教会和修道院之手,它们还享有免税和免徭役特权,从而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和军队的巩固。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拒绝圣像崇拜是早期基督教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谴责把“偶像”神圣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拥护、保卫圣像的人数激增。但是,圣像的制造者是教会的隐修院,而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不喜欢让教会拥有这种名利双收的权力。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值得帝国皇帝的重视:一是与伊斯兰帝国接壤的广大地区的人民拒绝圣像,尽管其中也有操希腊语、在崇拜圣像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的居民;二是犹太民族在拜占庭的重要地位。出于对偶像崇拜的惧怕,这个民族可是一直反对崇拜圣像的。

  运动开始

  于是利奥从726年起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一个全社会破坏圣像运动。730年1月立奥召集御前会议,要求僧俗高级贵族在他制定的反对圣像崇拜的法令上签字,拒绝签字者立即免职。圣像破坏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主张和参加破坏圣像的主要是东方各军区的军事贵族、开明僧侣、保罗派信徒以及其他反教会的下层群众;坚持圣像崇拜的主要是正教高级教士、旧贵族、修士以及欧洲地区的民众。君士坦丁堡工商界人士也站在圣像崇拜者一边。

image.png

  运动开始后,教会和修院的圣像、圣迹和圣物被捣毁,土地和财产被没收,修士被迫还俗,参加生产,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在帝国范围内,圣像崇拜和反崇拜的斗争异常激烈。教俗旧贵族以海岛为依托发动反政府的叛乱,遭到利奥三世的镇压。731年教皇格利哥里三世也进行干涉,他宣布开除利奥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利奥则剥夺教皇在南意大利的征税权和对伊利里亚的管辖权作为回击。

  运动高峰

  君士坦丁五世时期(741—775),圣像破坏运动达到最高峰。753年皇帝在查尔西顿召开宗教会议,有300多主教和修院院长参加,会上通过了反对圣像崇拜、拥护皇帝宗教政策的决议。两派斗争更加激化。修院被封闭,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坚持圣像崇拜的僧侣被囚禁、放逐,有的甚至被处决。

  结束及影响

  伊琳娜女皇在787年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谴责圣像破坏运动,宣布恢复圣像崇拜。运动的第一阶段至此结束。813年利奥五世(813—820)继位,圣像破坏运动重新兴起,进入它的第二阶段。但是这个阶段的深度和广度均未超过前一阶段。843年狄奥多拉重新宣布恢复圣像崇拜。历时117年的圣像破坏运动至此终止。

  但是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继续存在,教会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也无法收回。取得土地的军事贵族成为不同等级的大封建主,军士和村社农民迅速沦为依附农民和农奴。圣像破坏运动是促进拜占廷封建化的杠杆。教会和修院的地产多半采用奴隶和农奴耕种。皇帝下令将没收的教产分赠给新兴军事贵族和士兵,或者用以奖励在反对阿拉伯人入侵作战有功的军队官兵,从而培植了一大批新兴的军事贵族和领有份地的军士阶层。这就使拜占廷的封建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前进了一大步。

  1566年

  历史背景

  1566年8月11日 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破坏圣像运动”是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尼德兰”意为低地,所包括的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地方。16世纪初,这里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西班牙统治者和天主教会对尼德兰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于1550年颁布“血腥诏令”,对不满西班牙统治的人,男的杀头,女的活埋,甚至处以火刑。

  查理一世退位后,其子腓力二世继位,更加残酷地镇压尼德兰人民。他任命其姐玛格丽特为尼德兰总督,重申执行“血腥诏令”。据估计,从诏令颁发到1566年的五年时间,被杀害和驱逐的人竟达5万多人。

  人民起义

  西班牙的残暴统治,引起尼德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

  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一些城市首先发动起义,开始时锋芒指向教会,他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起义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到尼德兰17个省中的12个省。短期内,教堂和寺院被捣毁5500余所。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圣像破坏运动”。其实,他们并不限于破坏天主教堂,还打开监狱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在许多农村,有些农民烧毁田契,还建立武装和夺取政权。

  深远意义

  尼德兰的革命动吓坏了西班牙反动当局,他们采取两面手段,一面发表宣言,佯装答应群众的要求,停止迫害新教徒;一面拉拢起义队伍中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分化瓦解革命队伍。由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动摇和叛变,起义又被西班牙反派镇压下去,起者被杀害8000多人。但是,这次起义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不久,那些没有被捕的起义者组织起游击队,在海上和密林中袭击西班牙反动统治者,最后终于推翻了西班牙反动统治,迎来了荷兰的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圣像破坏运动是促进拜占廷封建化的杠杆。教会和修院的地产多半采用奴隶和农奴耕种。皇帝下令将没收的教产分赠给新兴军事贵族和士兵,或者用以奖励在反对阿拉伯人入侵作战有功的军队官兵,从而培植了一大批新兴的军事贵族和领有份地的军士阶层。这就使拜占廷的封建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拜占廷封建化的过程前进了一大步。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