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服令

"

  易服令是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颁布的一项法令,和剃发令同步,统称为剃发易服。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后颁布了一系列"薙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变其发式、衣着,强制性地改变汉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观念。对于这一政策的施行,清廷固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考虑,但为了满足其利益,却使广大汉族人民饱受文化习俗的民族压迫,从而引起社会各阶层各种形式的反抗。

易服令

易服令——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颁布的一项法令

清初剃发易服令中为什么和尚和道士是例外 原因是什么

  01 剃发令不仅仅是剃发

  1644年,清军入关,入关之后的清朝开始对汉人执行“剃发令”,从原本汉族的束发剃成满族式样的“金钱鼠尾”,即剃去周边头发,仅在头顶留一小块似铜钱大小的头发,并结成辫子,因其形状酷似鼠尾,故称之为“金钱鼠尾”。

image.png

  金钱鼠尾

  但是在清朝要求汉族百姓剃发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要求——易服,即让汉族百姓不再穿着汉族传统的服饰,而是改穿满族服饰。

  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五月三日,多尔衮再一次发布命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所谓“本朝”指清朝,而“本朝制度”无疑指的就是清人所穿的满族服饰。不过,因剃发易服遭到汉族民众的激烈反抗,且天下尚未平定,剃发易服令在颁布后不到一个月内被暂停执行。

  1645年五月,清朝在消灭了大顺朝和南明弘光政权之后,觉得天下大势已定,便重新推行剃发易服。五月十五日,多尔衮正式下谕恢复剃发易服,在命令中除了阐述剃发的必要性和执行期限之外,也专门提到了易服,“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

  剃发易服

  由此可见,剃发和易服是二位一体的,两者是同时执行,只不过后世很多人都把关注点放在“剃发”上,可能出于以下两种原因:一,民间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俗语让人对剃发有着更深的印象;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族百姓对剃发更加反感。

  所以,除剃发之外,还有易服。

  02 汉服与满服的区别

  既然提到易服,那么说明汉服和满服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那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一直到明末清初,都是汉人的传统服饰。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细节的变化,但是其主体特征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汉服的基本特征为﹕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同时又以盘领、直领、箭袖、纽扣等为补充。所谓“交领右衽”即衣领在胸前交叉且束于右腰,“无扣结缨”指汉服通常没有纽扣,而是以布带或者腰带进行固定,“褒衣大袖”则指衣袍、袖口宽大。

image.png

  汉服

  而满服则与汉服明显不同,满族服饰的特点是立领、盘扣和紧窄的马蹄袖口。而这些特征与满族的民族特性相关,满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寒冷地带,以打猎为生,满族的传统服饰有助于他们御寒以及狩猎。

image.png

  满族服饰

  03 易服的意义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清朝并非第一个,再此之前有元朝这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再往前还有金、辽乃至北魏等占据部分汉族区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清朝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对他们统治下的汉人做出具体的服饰的要求,那为什么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呢?

  通过史料,结合当时的历史形势,我们认为清朝之所以推行“剃发易服”主要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剃发易服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政权的统治。清朝从东北入关,以数百万的人口来统治数以亿计的汉族人口,从数量上来说满族人口是绝对的劣势,所以为了更好地统治汉人,必须用“剃发易服”这种形式来强化自己的主导地位,以利于政权的稳定。

  二、防止被汉族文化同化。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当时的满族相对于汉族来说,是一个落后和野蛮的民族,而且汉文化有着极强的同化能力,之前的北魏、辽、金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汉族同化了。清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于是准备主动同化汉族,于是便从服饰和生活习惯入手。

  关于第二点,皇太极在崇德元年就对大臣们阐述过如此的忧虑,皇太极“恐后世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效汉人俗,故常切此虑耳。”由此可见,皇太极在入关之前可能就已经有此想法,而多尔衮等入关之后执行的政策不过是皇太极政策的延续。

  04 所谓“十从十不从”

  在清初的“剃发易服”运动中,也发生了很多汉人对清朝统治者的反抗行动,虽然最终未能阻止“剃发易服”的推行,但是也让清朝统治者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让步,比如著名的“十从十不从”。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婚姻不从;国号从官号不从;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其意义都不难理解,但是其中有一条最受大家关注,即“儒从而释道不从”,普通汉人必须遵从清朝的“剃发易服”,那么和尚(释)和道士(道)需不需要“剃发易服”呢?按照上述“十从十不从”的说法是不需要,但是“十从十不从”是否真实可信呢?

  相传,“十从十不从”是由明朝大臣金之俊在投降清朝后提出,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见诸于正式命令和文字记载之中,既没有在多尔衮和清朝正式颁发的“剃发易服令”中出现类似的文字,甚至在《清史稿》金之俊的列传中也并没有提及此事,如果此事属实的话,如此有影响力的建议必定会在金之俊这个不太著名的人物传记中大书一笔,然而并没有,所以此事存疑。

  然而,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民间却基本照此执行的,对于普通汉人男性,必须严格执行剃发易服,但是汉族女性在大婚、入殓时确实可以穿着明朝服饰,官府中的衙役的服饰也类似于明朝服饰,优伶(戏子)们在舞台上表演戏曲时也多着汉服。

  至于僧道们,确实也并未有剃发易服,僧人无需留辫子,道士也照旧束发。僧人继续着百衲衣,道士依旧穿着道袍,而道袍则类似于明朝的汉族传统服饰,而且因为明朝尊崇道教,明朝的汉服受道袍影响很大,但是道士也并未因此被限制穿着道袍。但是,此举是否真的是因为“十从十不从”,则不得知。

image.png

  僧人百衲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清朝颁布的剃发易服令 让汉人很难适应也很难接受

  几千年以来,我们汉族人身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服饰和发式,《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还有成语割发代首,就是把头发放在和脑袋同等重要的地位。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以孝道治天下,长期以来服饰和发式形成固定样式,人们很难改变。清朝入关后,多尔衮颁布了剃发令,强迫我们汉族人民按女真族的生活习惯留取发式,让汉人很难适应,也很难接受。

  女真人的发式,早期是金钱鼠尾,什么是金钱鼠尾,就是整个头上全部剃光,头顶中后部留下铜钱大小的一片,这一片头发梳个小辫垂于脑后,海外散人著《榕城纪闻》:“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汉族人的发式是大部分留着,盘于头顶,头顶是梳个发髻,或用带子绑住,其余披散于脑后。金钱鼠尾在汉族人眼中,就是一个怪物,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为了能让剃发令在全国执行下去,多尔衮制定了残酷,血腥的,剃发政策。别的不多说,大家都知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多尔衮强行让广大汉族人剃发,出发点无非就是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这也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为了保住头上的这几根头发,已经投降清朝的,重新反叛,又进行了殊死抵抗,没有投降的更是血战到底,一时因为头发,全国烽烟四起,无数人头落地。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是清朝统治者对我们汉族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剃发令得以在全国实行,汉族人民不得不摒弃了几千年的老传统,在头上留下一根猪尾巴,这是近代西方列强对我们汉人的侮辱性称呼。金钱鼠尾后来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中期变成了蛇尾,后期脑袋后边基本全部保留,变成了牛尾。几百年过去了,我们到适应了这样的发式,清朝末年,剪辫子首先在海外华侨和留学生身上开始,但是他们回到祖国,还要弄一根假辫子按在脑袋后边。辛亥革命之后,成了民国,恢复了汉家河山,剪掉头上的猪尾巴是当务之急,可笑的事情发生了,人民已经被奴役的太久了,习惯了,就像当初不愿意留猪尾巴一样,他们也不愿意剪掉,很多人都是被强迫剪掉的,有的已经被剪掉了,好长时间都不敢出门,不愿意见人。我们家乡就有一个老顽固,把辫子留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易服令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 为什么本顺从的百姓会舍命反抗呢

  人们熟知,明清易代之际,很多明朝重臣如洪承畴因被俘而降,钱谦益慑于兵锋而降。

  洪承畴因监狱梁上掉下灰尘落到衣服上掸了又掸,被前来劝降的范文程看出来内心怕死;钱谦益则是与柳如是说好一同跳水自尽,却怕水冷而惜命。

  今见到一故事,说钱谦益辞官归里后,一日宽领窄袖游苏州的虎丘,有儒生见他穿着,觉得奇怪。因为明朝服装,乃是宽袍大袖,为何钱氏穿得明不明,清不清呢?钱谦益答到,窄袖乃是如今大清朝的成制,而宽领,则代表了我对前朝的怀念。虽然能说出怀念二字,也是有些拼命的,但儒生仍忍不住讥笑于他,您老真是两朝领袖啊!

  说完这些大官,我们再来说小民。

  我们都知道,当年抗清起事者不少,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然更多的老百姓,顺从了清军。据顾炎武记载,清军真抵苏州之时“民皆执香民迎,城中大姓有设香案于外者”。南京官民献城,亦复如是,举着“大清国皇帝万岁万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及“顺民”的牌子,以迎接清军。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又一次的改朝换代。这种事,读书人从书里看得多了;大字不识几个的,也从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里,知道了个大概。

  谁来不是完粮交税呢?

  只是,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雉发易服令下。原来,清王朝的统治者们,不止要他们的粮,要他们的税,还要改变他们的习俗与文化。

image.png

  皇帝,爱换就换吧。反正,我也做不了皇帝。但几百几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却是必须严守的。这关系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风俗,是最有惯性的、最难改变的。几千年来,皇帝都不管的。

  你们既不肯,清朝就发狠。于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出来了。无数百姓,为了身上那件衣服,为了顶上那些头发,掉了脑袋。

  能留下名字的,永远是极少数。

  有个叫周之兰的梨园人士——也许,在之前,他就是个被人看不起的戏子,但这事之后,他却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当时剃发令急,诚心替清朝做事的官吏们,催得很紧。想保持原来的服饰发式已经完全没有指望了。他对妻子说,如果一定得剃,那我宁可死掉。他妻子说,如果你死了,我必不独活。于是二人投井而死。他们殉的是什么?是大明吗?是崇祯吗?都不是。他们只是无法接受文化上的羞辱。

  苏州玄妙观前一卖面饼的,亦是不愿剃发,与妻子同时自缢身死。死前,他还在唱着“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而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咱觉得,这段唱词,如此文绉绉,当是记录此事者所润色,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无颜见祖宗的观念,却是极为明了真切。

  江阴原本已降,清朝都派了县令。民愿交税而不愿剃发,于是血光之灾大起,阖城百姓,明朝遗官,“咸以先死为幸,而无一顺从者”——此句出自康熙十二年状元韩菼所著《江阴城守纪》,读来,让人不胜唏嘘——然而,跟下面这句比,似乎又算不了什么。

  据乾隆二年恩科进士,嘉兴人沈涛在其《江上遗闻》中载,江阴一女死难前,于墙下留下血书“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用更通俗的话来讲,便是“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之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满清颁布了三条命令中为什么剃发令和易服令都可以 唯独缠足不行呢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人口也是历代王朝最多的,清朝末期之时,达到了四亿多人口数。清朝初期为了更好的统治,以奖励垦荒、减免税收的办法来稳固王朝基础,这样的政策直接促使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高数发展。小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一直到十八世纪中,经济来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就是“康乾盛世”。

image.png

  掌权者对王朝的统治更加的紧密,国力强盛,百姓人人都有饭吃,因为百姓吃饱了,自然就不会闹事,所以当时秩序稳定,国泰民安,好了,咱们回到话题。清朝入关,又称清军入关、满清入关等。大约在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率领农民军公然造反,事情越演越烈,崇祯帝不敌,李自成攻入京师“今北京”崇祯帝无奈于宫殿内自杀了。

image.png

  自此明朝灭亡了。而其他造反起义之人也乘机侵占疆土,整个中原大地硝烟弥漫,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而正当中原大乱之时,满洲也开始露出他们的獠牙。满洲见中原内部打得不可开交时,起了吞并中原的野心,开始想办法收买明朝官员,招纳战场降兵叛徒。偷学明朝火炮制造技术,大肆进军,烧杀抢夺,对明朝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北京时。

  满洲人知道机会来,随后大肆进攻,一路无人能挡,轻松打上北京,李自成的农民军哪里是这些野蛮嗜血的满人对手。大败逃亡,满洲入驻京师,已成定局。而后满洲人为了巩固朝政,奴化汉人打压我华夏民族反抗的意识颁布了三道命令,而其中一条到清朝灭亡都没施行。

image.png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的孝文化就深入人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令一经发布就遭到了汉人的激烈反抗然经不住满洲人的强权,无奈臣服,说起剃发就不得不说这个吴三桂,吴三桂相信大家都很熟了,吴三桂乃是明朝总兵军政大帅啊,却在李自成攻入京师之时,投了满洲人。为了仪表成心,自己剃了跟满洲人一样的头发,而随后在还为顺治帝想办法打压汉族人民就出了这么个点子剃头,顺治帝一听动心了当即拆手下去办。

image.png

  顺治二年颁发剃发令,留头发者视为造反,皆犯下死罪,想要命就剃头,想要头发的就得杀头。而在颁布了剃发令的时候,顺治帝想既然头发都剃了那为何衣服还留着,当即决定。头发都剃了衣服也得换,在颁布了剃发令时也就连同易服令一同颁发了。

image.png

  顺治帝治国期间见,汉人女子缠足成风,起粗也很是欣赏,可随后发现,行走不便,女子在家终日不出,浪费了人力资源。下令即日起禁止缠足,却不料缠足之风以根深蒂固,难以根除。而后世人也对此时多有说道,男降女不降也由此而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易服令简介 服饰鉴别和推行状况是什么样的

  易服令是明末清初时期满清颁布的一项法令,和剃发令同步,统称为剃发易服。满清政府在入关前后颁布了一系列"薙发易服"政策,强迫汉人改变其发式、衣着,强制性地改变汉人固有的风俗习惯和民族观念。对于这一政策的施行,清廷固有其多方面的原因考虑,但为了满足其利益,却使广大汉族人民饱受文化习俗的民族压迫,从而引起社会各阶层各种形式的反抗。

  服饰鉴别

  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推行状况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