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生经历三次下野,与后面两次下野相比,蒋介石此次下野源于其政治根基未稳,在内部权力斗争中失利,而非以退为进策略的运用。
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间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他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
最是故乡情
浙江奉化溪口,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蒋介石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虽然蒋介石经常回忆幼时孤儿寡母的不幸生活,但在其日记中也不乏家乡秀丽风景的描述。传统社会中,故乡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也是外乡人心中的避风港。纵观蒋介石的三次下野,每次下野后必先还乡。故乡成为蒋介石政治失意后的精神疗养地。
1927年8月12日,蒋介石辞职后,当夜便离京归乡。虽然蒋介石心中无法割舍对政治的眷恋,但此时亦无力扭转乾坤,只能顺势下野。因此,初到宁波时,蒋介石无不自嘲道:“余自民国十三年违离故乡,迄今始归,百战余生,犹得见故乡山水,殊自幸也。”随着家乡的愈来愈近,交通由轮船换成肩舆,蒋介石久违的故乡情被这崎岖山路唤起,因此,他讲道:“遥望江口,甬山之上,古塔耸然,亭亭云际,而诸山之雄厚,众水之清秀,相将迎余有情,使余爱乡之心,弥加切至,惟自恨卸肩归来之不早也!”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临近家乡,蒋介石心中的失意心情多多少少被家乡的熟悉风景、残存的童年记忆以及对归乡后的期待冲淡了。
溪口名胜众多,千丈岩、雪窦山等都是蒋介石喜爱游玩的地方。宜人的风景也促使蒋介石的心境发生变化。蒋介石一回乡,便参观新建成的乐亭,但却认为乐亭“样式不良”,并不是自己属意的。乐亭,又称文昌阁,蒋介石于1924年令蒋介卿重修整理,翌年竣工。竣工后,蒋介石更名为“乐亭”,并作《乐亭记》,其中道出了更名的缘由,“凡远方同志来游者,莫不徜徉依恋而不忍舍,盖无间乎仁与智,皆有乐于此,乃取其义而名之曰乐亭”。由此看出,乐亭是为了能够与革命同志同游同乐而取名,但如今看到乐亭不免想到自己的在野身份,心中的不痛快可想而知。随后,蒋介石游雪窦寺,观看千丈岩瀑布,感叹“不见此瀑三年矣,然寤寐念之,未尝一日忘也,今拟建三椽于岩麓,并造一桥,以为栖息养心之所”。17日,蒋介石在游览飞雪亭与妙高台时,又感叹曰:“此山此水,乃天之所开,以贻我者乎,吾愿于此终老焉。”至此,蒋介石的心境已经渐趋平复,并在日记中袒露自己愿在此终老的想法。蒋介石在游览过程中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也表露无遗。他在中秋观赏月亮时,便称赞“在故乡赏月,月倍明也”。中秋过后,他仍感觉“明月尚满,可爱”,并由此想起年少时曾希望能够在乐亭观月,现在竟然实现了此愿望,心中颇为满足。对于一位驰骋战场并曾掌握军政大权的人来说,此时能够想起儿时的梦想,并因为实现梦想而感到欣慰,蒋介石的心境多了些许淡定与从容。
对于蒋介石来说,蒋母是影响其一生的重要人物。1922年母亲去世后,蒋介石给自己立下规矩,“以后无论阴历阳历,凡为母亲忌辰之日,不食荤,不动气,不御色,以为终身自省自戒,冀减不孝之罪于万一”,足见母亲在其心中的地位。蒋介石在第一次下野时,已有三年未还乡省墓,因此在回乡后的第二天便“省母墓,遂入居慈庵”。之后,蒋介石多次扫墓,并“督修墓道”。蒋母虽已去世,但仍然是蒋介石心中的精神寄托,是他再次奋发的动力之源。
虽然蒋介石在家乡“大乐忘寝”,但忧患仍然深植于心底。9月16日,蒋介石谈论出洋意见,谓“愿在日本注重军事、经济,在德国注重哲学与军事学,在法国注重政治与社会学,在英国注重政治经济与海军,在美国注重哲学与经济,在意国注重社会、政治,在土耳其注重革命历史”云。蒋介石预定出洋期大约为一年,主要以学习经济、政治、社会、哲学、军事为重点。22日,蒋介石启程赴沪。
沪上订婚
蒋介石对宋美龄一见倾心,但因宋美龄的家人不同意一度作罢。随着北伐顺利进行,蒋介石声名鹊起,重新燃起了追求宋美龄的念头。
下野之前,蒋介石通过“赠梅弟相”“致梅弟信”,已与宋美龄热烈地联系,并得到宋美龄的良好回应。蒋介石每次到上海,无论是拂晓还是深夜,总要拜访宋美龄。如在6月11日,蒋介石从南京到杭州路过上海,虽然已是凌晨三点,仍旧“往访三弟”。次日,蒋介石由杭州返回,路过上海是晚上九点,再去拜访宋美龄,并谈至午夜。
下野之后,虽然蒋介石回到溪口,但仍与宋美龄联系不断,并致函宋美龄,谓:“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囊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可谓是情真意切的表白信。
9月23日,蒋介石从溪口启程,到上海后立即与宋美龄见面,并在日记中记道:“与三弟叙谈,情绪绵绵,相怜相爱。惟此稍得人生之乐也。”此时的蒋介石所谓的人生之乐,不仅指与宋美龄叙谈,更是指接下来的订婚。24日,蒋介石“邀王正廷往宋氏作伐”。26日,由王正廷、李德全做媒,蒋宋两人订婚。“晚与三弟谈往事,人生之乐以定婚之时为最也。”订婚让蒋介石与其“恋恋不能忘”的宋美龄关系更近一步,但两人要正式结婚还需要得到宋太夫人的允许。接下来,蒋介石便要请求尚在日本疗养的宋太夫人的准婚了。
28日,蒋介石启程去日本。在赴日前一夜,蒋介石在日记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两人依依惜别之情:“六时起床,整装往别。三弟情绪绵绵,何忍舍诸?不惟外人不知三弟之性情,即中亦于此方知也。七时前登‘上海丸’,九时开船,假眠。下午,发三弟电后,写字,与琢堂兄谈时局。夜,以有浪早眠。致三弟两电,不知其今夜早能安眠否?”刚订婚便要分别,其中的不舍滋味在蒋介石的记录中一览无余。
日本之行
按照原定计划,蒋介石首先赴日,并称来日目的为“视察及研究十三年以来进步足以惊人之日本,以定将来之计划,且余之友人居日者甚多,欲乘此闲暇之机会,重温旧好,并愿藉此与日本诸名流相晋接”。蒋介石在游历过程中,对日本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9月29日,蒋介石到达长崎,便观察到“港内清洁安静,有条不紊,亦不如十年前舢板尚有杂乱情状,益有进步矣”。一抵达日本,蒋介石便有这样的印象与评价,其考察学习之心思显而易见。10月2日,蒋介石在车站换车时,发现日本车站中晚间电灯通明,并听说整个国家几乎都通了电灯,不免感叹日本电力及经济发展之迅速。当他游览宝冢,发现剧场、旅馆都已经欧化,社会秩序与教育亦有很大进步,且日本国内到处都是公园时,心中甚是羡慕。羡慕的同时,蒋介石更深叹“谓不知吾国何日乃能臻于此耳”。在观察到日本惊人的进步之后,蒋介石在此期间开始阅读日本史,思索应该如何让中国发展,但无奈当时还是下野身份,不免悲凉曰:“昔以为辞职以后,即可置身事外,专心修养,孰知无职思政、有志莫伸更为苦痛耶。”
蒋介石赴日还有另一重要任务——请婚。到达日本后,他便与宋子文同车拜访当时在有马养病的宋太夫人。此时宋太夫人的病已基本痊愈,允准了两人的婚事。欢喜的结果让蒋介石在同一日内拜访太夫人三次,并细腻地描写拜访准岳母时的情景:“下午,三谒太夫人,视其甚快愉,双眼钉(盯)看,未免令新婿为难。”婚姻大事至此尘埃落定。在日期间,蒋介石与宋美龄也鸿雁不断。10月10日是蒋介石的农历生日,宋美龄专门电贺。11日,蒋介石在琵琶湖边赏景,“明月当空,湖水如画,公觉对景怀人,情不能自已”。此时,蒋介石所思念的正是未婚妻——宋美龄。
11月8日,蒋介石启程回国,接着就开始筹办与宋美龄的婚事。婚事结束后,蒋介石便开始思索复职一事。在复职之前,蒋介石游历的时间大为减少。
蒋介石一生经历三次下野,与后面两次下野相比,蒋介石此次下野源于其政治根基未稳,在内部权力斗争中失利,而非以退为进策略的运用。
1927年蒋介石为何下野?
第一次下野,自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在1927年4月12日突然发动针对共产党人的“清党运动”,掌握了国民党的控制权。但仅仅4个月过后,他便受到来自三方的巨大压力――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中的原国民党左派势力,拥有数十万军队的冯玉祥,蒋的得力部下何应钦。分裂的国民党南京、武汉两派如果要统一,首要前提就是蒋介石下野。他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大的转折,不得不黯然返回老家浙江奉化。此次下野为期4个多月。其间,蒋介石前往日本争取日本朝野各方势力对他的支持;他还与宋美龄结婚,为日后复出并确立统治地位奠定基础。于是,1927年底,当他与宋美龄在上海隆重举行婚礼时,他重返权力中心之旅也就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经说过,南宋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详情
对魏忠贤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不知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忠贤遗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如果详情
刘法是北宋末年名将,有着“天生神将”的称号。在宋夏战争期间,刘法立有多项关键详情
王继勋,陕州平陆(今属山西运城)人,五代末年,北宋初年将领,是个有勇无谋的鲁详情
对古代县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职官详情
说到万历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报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元朝详情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详情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太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宇文化及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大业十四年(详情
说到满清大屠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早期作为李世民妃子的武则天,由于没有生下子嗣,在李世民死后被迫削发为尼,有传详情
说到清朝文字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做和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说到浑河血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朝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每个朝详情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百废待兴的国家,最为不稳定的政治因素就是之前一起打天下的开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名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的包容性可详情
说到明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详情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晋襄公是他的继承者,那么历史上晋襄公有什么功绩呢?作为详情
晋国能强大到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历代君王励精图治有很大关系,其中晋襄公就是一详情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详情
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初一,燕军进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详情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详情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从山东德州,郭英、吴杰等从真定誓师北伐燕军详情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详情
滹沱河之战发生于明建文三年闰三月,在靖难之役中,燕王军与建文帝军吴杰、平安部详情
你知道长平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战国时期,秦详情
你知道阴晋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说到这个阴晋之详情
清朝平定西北,大致要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消灭噶尔丹。 康熙时详情
说到大非川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慈禧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罪魁祸首,因此后世对她大都没有什么好评价,很多野史中详情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详情
你知道和珅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和珅的仕途顺的让人详情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详情
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尽管有许多可以称颂的地方,但是,他还是没有实现中兴唐室的愿详情
对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中国详情
对杨玉环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都知道详情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有云:“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是一个昏君,在岳飞对外抗敌的时详情
提到澶渊之盟,估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杨家将死的真心冤枉。澶渊之盟签订之前,杨详情
北宋刘娥都已经穿上龙袍了为什么不称帝?说明了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说到这个耶律休哥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很多人估计认识,很多人估计也不认识,但详情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丹书铁券非常的感兴趣,那么也有人要问了,大家是从什么地方知道详情
崖山海战,南宋战败就此灭亡,蒙元完成了统一。我们都知道蒙古是北方游牧民族,但详情
说到金朝,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上了解一些,那么金详情
宋朝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开创,经济发达,文治鼎盛,先后分为北宋和南宋,一共经历详情
说到赵构这位皇帝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位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那么也详情
说到北宋时期的周侗,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善于箭术。详情
实际上,宋仁宗一生其实也蛮传奇的,或者说宋朝的皇帝都比较传奇,不按常理出牌。详情
聊斋志异《大力将军》原文 查伊璜[1],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详情
聊斋志异《云翠仙》原文 梁有才,故晋人[1],流寓于济[2],作小负贩。无详情
聊斋志异《河间生》原文 河间某生[4],场中积麦穰如丘,家人日取为薪,洞之详情
聊斋志异《绛妃》原文 癸亥岁(1),余馆于毕刺史公之绰然堂(2)。公家花木详情
聊斋志异《马介甫》原文 杨万石,大名诸生也[1]。生平有“季常之惧[2]”详情
聊斋志异《堪舆》原文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1],素尚堪舆[2];即闺阁中亦能详情
聊斋志异《彭海秋》原文 莱州诸生彭好古[1],读书别业,离家颇远。中秋未归详情
聊斋志异《金生色》原文 金生色,晋宁人也。娶同村木姓女。生一子,方周岁。金详情
聊斋志异《郭生》原文 郭生,邑之东山人[1]。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详情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详情
聊斋志异《蒋太史》原文 蒋太史超[1],记前世为峨嵋僧[2],数梦至故居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