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武器装备虽然落后,但是我们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这些武器在抗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李文斯”抛射炮
李文斯抛射炮因其发明者而得名,最早是在一战期间由英国的李文斯上尉研制出来。从1916年开始到30年代中期,它一直是各国列强最主要的化学战武器之一。这种武器由粗大的通气管或大型油桶改造、焊接而成,弹丸则是装满易燃油料的3加仑油桶。使用时,抛射炮可以将弹丸投射出180多米,落地爆炸后内装油料可以被撒布在相当大的一块面积上引燃,综合效果超过了当时的喷火器。
8.13助战上海
1937年8月13日,日军凭借优势陆海空军兵力在吴淞江湾一带强行登陆,大举进犯上海。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双方展开激战。鉴于我军火炮数量极为有限,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于8月15日命令正在南京受训的化学兵总队组建一个“李文斯”抛射炮联队,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
命令下达3天后,“李文斯”抛射炮联队即抵达上海前线,指挥部要求他们在两小时内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务必摧毁日军设在虹口公园附近一座七层钢筋水泥营房内的司令部,并以炮火掩护前线步兵向敌人发起攻击。
在第一轮齐射未能击中目标后,抛射炮联队修正了距离方位,于第二轮齐射击中目标的第四层。黄磷燃烧弹爆炸后效果惊人,日军司令部上空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敌枪炮声也随之沉寂了下来。受到极大鼓舞的官兵继续向这一目标进行三轮齐射,直到观测员报告敌工事已全部倒塌才停止炮击。紧接着友军步兵开始发起冲锋,一时间号声、炮声、枪声、喊杀声响彻云霄,我军成功地夺取了预定阵地。第二天,上海各大小报纸都以头版头条醒目位置报道了中国军队胜利的消息。
“对空猎手”高射机枪
抗战开始后,苏联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1.4万挺机枪。在这些机枪中,最被国民党军队看中的是12.7毫米高射机枪。得到这批高射机枪后,国民政府第21兵工厂便开始仿造,仿造的高射机枪由三脚架支撑,高近1.4米,长约1.7米,口径依然为12.7毫米,可用来射击800米高度以内的低空飞机,以及1500米距离内的敌空降伞兵。
“空中猎手”捍卫重庆领空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退守重庆,大批日机尾随而至,大轰炸成为重庆人民不得不面对的噩梦。为抗击日军空袭,重庆方面组建了大批防空部队与空军并肩作战。在他们的装备中,有一件专门用于射击低空飞行敌机的秘密武器———高射机枪。
这种机枪造价低廉,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密布开来,也够小鬼子喝一壶的,日本飞机往往不敢降低高度投弹,所以高空投弹的准确性就大大降低了。“当时有人把它称为‘对空猎手’,”三峡博物馆一位研究员说,“正是因为一架架高射机枪的英勇阻击,让敌机根本不敢贴近地面投弹轰炸,让国民政府在8年艰难的抗战岁月都没有投降。”
压轴出场:杀敌诛心,纸弹轰炸破敌胆
早在1936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就在所制定的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提出要派遣重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的设想。经层层选拔,徐焕升和其余7名飞行员于1938年3月被确定为执行此次远征任务的最终人选。当被问及为何要接受如此危险的任务时,徐焕升斩钉截铁地回答:“年轻人不能只求安逸、稳定,要上阵杀敌,要有流血报国的决心!”
1938年5月,中国空军制定了《空军对敌国内地袭击计划》,准备使用两架马丁重型轰炸机跨海东征。这款轰炸机理论航程900千米,是当时中国空军仅有的两架能飞到日本的远程轰炸机。考虑到仅靠两架飞机投掷炸弹不仅达不到震慑效果,还可能招致日军的大规模轰炸报复,国民政府遂决定使用“秘密武器”。
两架飞机出征前夜,军械人员把一箱箱“秘密武器”搬入飞机。如果打开箱子,会发现里面是成捆的传单和小册子。国民政府的意图是,以这些“纸片炸弹”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一方面突破日本人认为的日本本土不容侵入的自大狂妄,另一方面唤起日本民众的反战觉悟,同时显示我全民抗战的决心。时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将此次远征称作“人道远征”。
1938年5月20日凌晨2时20分,两架马丁轰炸机紧贴海面飞行,直达长崎港。3时,飞机盘旋一周,借助城市灯光投下第一批“纸炸弹”。一时间,雪片似的传单纷纷扬扬散落在长崎市区。随后,飞机按原定计划向北作半圆形航行,向九洲岛上的佐世保、佐贺、久留米、福冈等地飞去。在福冈,飞机被日军发现,但一时组织不起有效的对空防御,只是用探照灯乱照一气。我机组人员不为所动,一面投下照明弹,一面投下传单。
由于油料有限,两架马丁轰炸机在日本本土盘旋半个多小时,把带去的200万份“纸炸弹”全部投完后从容返航。第二天,早起的长崎市民拾起传单,看到上面用中日两种语言写着:“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驯,则百万传单变为万吨炸弹,尔其戒之。”同一时刻,这张传单也在其他城市疯狂传阅,一时间日本人心惶惶。
中国空军的秘密武器“纸炸弹”达到了出奇的效果,美国《华盛顿邮报》、苏联《莫斯科新闻》等纷纷发表文章大赞中国空军飞临日本散发传单的壮举,日本政府则心生恐慌。据说,日本在1940年庆祝皇历纪元2600年时,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非常警惕,调兵遣将沿着东海、黄海、日本沿海全力防范,他说:“要是这一天中国集中航程能到的飞机冲着日本皇宫来袭击,那可就麻烦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拗相公”的来历: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中,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文详情
安史之乱终结了盛唐的百年繁华,偌大帝国至此江河日下,再无昔年万邦来贺的景象。详情
江南自古文风昌盛,历来名倾天下的朝臣、大儒们,多数都出身于名门显宦之家。康熙详情
相信大家一定对黎元洪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曾担任过两届中华民国大总统,最终因为自详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能发展成一个大国,那么就会吞并或者统详情
一说到曹叡可能大家只是知道他是曹丕的儿子,但是关于他的事迹确实知之甚少,主要详情
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详情
人物事件 10月29日,下午4时20分,以色列空军16架“达科达”运输机载详情
(一)客观因素 凯奇的偶然音乐与整个西方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从详情
摩西·达扬(希伯来语:משה דיין,1915年5月20日-1981年详情
约翰·凯奇出生于一个英国移民家庭,凯奇家族中有好几代人都极具发明创造的天份,详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下指农历),已存在249年的广东巡抚正式撤详情
大宋历史上有个八王爷吗?应该说,有。只是他的名字叫做赵元俨,他和前文提到的“详情
与如今高考发榜后,随之而来,应接不暇的宴请一样,古代学子科举中榜后,也喜好宴详情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和化学推进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详情
令妃的人生非常有趣,她有两个重要的十年:一个十年生下了四个皇子和两位公主,其详情
有人说诸葛亮太厉害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如他隆中对那样,要不是孙权的背信弃义,要详情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详情
孙亮,字子明,三国英豪孙权的幼子。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孙登、二详情
人想长生,本也不足为怪,贩夫走卒如是,高官贵戚如是,皇帝更如是。可是,如果相详情
《资治通鉴》的开篇就是三家分晋,为什么司马光会以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时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详情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2.1万人。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详情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宿迁以北地区反击国详情
宿北、鲁南两次胜利充分体现了两个野战军联合作战的战斗力,为了更好发挥部队战力详情
峰山,位于嶂山镇与晓店子之间,标高98.3米,“在宿北战役中是敌我作战地区内详情
1949年12月9日蒋介石从成都飞抵台湾。胡宗南在蒋介石走后,在成都也就多呆详情
成都战役,在解放祖国大陆作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战役,此次作战刘伯承与贺龙以详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留下的是痕迹清晰的车辙印,还是漫山遍野、不为人知的尸山血详情
解放战争中的平潭岛战役是解次军首次执行越海作战任务,最终以平潭岛周边大小岛屿详情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比较可惜的一次失利。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指战员在战役计划详情
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不失时机地着手部署主力南下。他任命详情
扬州之战是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在清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中,详情
三国时期,蜀国虽然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长时期却是主动对外用兵,较长时间详情
《水浒传》中有位梁山好汉名叫林冲,他为人仗义,武功高强,而且还有一段辉煌的工详情
董卓之乱后,曹操第一时间逃离洛阳,跑到了兖州陈留郡,投靠自己的老友陈留太守张详情
这桃园三兄弟,刘备是卖草鞋的,张飞是杀猪的,关羽是卖枣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详情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其实国号依然是汉,代表继承汉室国祚,刘备既然自认为大汉正详情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春节也过去好几天了。在此佳节之际,人们自然会用很多方式详情
毛泽东吃饭的口味“喜辣、喜苦、喜咸、喜荤”。 毛泽东爱上红烧肉是1914年详情
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详情
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到达金陵。几个小时后,曾国藩连夜审讯了李秀成。李详情
诸城某甲 原文:学师孙景夏先生言: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乱,被杀,首坠胸前。详情
中华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更迭了多少的朝代,替换了多少的帝王,纵观史上详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详情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详情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详情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采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在里面有好几首诗都和详情
中国的汉字系统里,有一个特别的角色——多音字,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老外初学详情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详情
临江仙·歌哭无端燕月冷 作品原文 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详情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是一首诗词,作者:王鹏运。 作品原文 斜月半胧明,详情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详情
这首词写于庚子年除夕那天,正是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那年,那时八详情
彊邨授砚是指晚清词学宗师朱祖谋(字:彊邨)临终时把平生作词之砚授于学人龙榆生详情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详情
在近现代书法史上,郑文焯的名字并不显赫,今天很少有人知晓,但他得到了康有为与详情
本书“题词·评语”部分记载了一段词学公案,系关于郑文焯和况周颐中谁的填词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