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东北,一头担着华北。拔掉了锦州这个钉子,扁担一折两段,敌军一片慌乱。蒋介石认为,解放军攻锦之后至少要休整1个月,野司首长决定连续作战,“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同时以一部围歼长春可能突围之敌”。
此时,久困于长春的敌军出现变化。10月15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当日,二局侦获沈阳的东北“剿总”致驻守长春的“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的电报,电报是用东北“剿总”与驻守长春的第一兵团的一个专用密码发的。据当时破译这份密码的孙世聪回忆:“由于这个密码是刚刚突破的,我们尚不能译出这份电报的全文,但从片言只字中知道这是一份命令长春守敌撤退的电报。曹局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逐字逐码地进行破译研究,当电文中出现‘立即向沈阳转进……违者军法从处……中正手谕’这样一些段落后,曹详仁顾不上吃晚饭,拿上这份电报,坐上通信员开的摩托车,赶到牤牛屯向首长报告。”东野首长当即下令位于彰武地区的第6纵队,以急行军速度,日夜兼程开赴沈阳——长春之间的昌图地区,阻击并聚歼长春南撤之敌。
在我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之下,10月17日曾泽生的60军起义,19日郑洞国和新7军放下武器,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18日,位于后方的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高岗和东北军区副参谋长伍修权及时建议,应抓住时机,迅速解放东北全境。在此形势下,经请示毛主席同意,林、罗、刘命令,东野主力立即回头,歼灭在辽西平原的廖耀湘兵团。
野司首长要二局查明廖耀湘的指挥意图。曹祥仁感到压力很大。我军攻克锦州后,廖耀湘率领援锦的西进兵团,正在辽西的彰武、新立屯一带,而这几天廖兵团的无线电几乎是完全静默,侦察台无报可抄。但曹祥仁凭着多年的战场经验,经过分析、思考,向林彪、刘亚楼报告:“大兵团作战离不开无线电联络,没有无线电联络就可以判断,廖兵团肯定是在原地按兵不动,犹豫不前。”后来披露的文献表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蒋介石其时要求廖耀湘继续西进,收复锦州;卫立煌要廖退回沈阳;廖自己则想向营口转移,从海上撤离东北。三级指挥意见各异,廖耀湘举棋不定,痛苦难言。一向对二局极其信任的林、罗、刘首长,接受了二局的判断,于10月20日定下了在野外围歼廖兵团的作战计划。
锦州战役后仅仅休整了三天,东野10个纵队和数个独立师就迅速集结,从四面八方向廖耀湘逼进。10月22日,黑山阻击战打响,堵住廖耀湘向南退却之路。10月23日,各纵队大体完成对廖兵团的合围。东野首长下达命令:敌正向南总退却,我军要“乘敌撤退之中,与敌决一死战”,务求“歼灭全部敌人”。
要在野战中歼灭敌人10万精锐部队,在我军以往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大平原上廖兵团如何行动,二局严密布控。廖部两广籍的官兵很多,战事紧急时常使用广东话通联。为适应此情,二局早已训练了一批能听懂广东话的侦听员。当廖兵团在黑山遭到我10纵顽强阻击,面对我大军包围之时,廖耀湘再也沉不住气了,情急之下操着广东话通过无线报话机命令所部:“向东突围,如不成,转向东南”。二局当班侦听的二股股长黄振堂就是广东人,把廖的命令听得真真切切。事关重大,曹祥仁立即找到黄振堂,放出狠话,“这件事太重大,报错了可是要杀头的。”黄振堂答:“杀不杀头也就是这么回事。”一问一答,寥寥两句,凸显技侦工作的压力。
这一时期敌人主要使用话报,所以二局情报的时效特别快。林彪抓住廖兵团动摇的大好战机,在10月25日打响围歼廖兵团的战斗,26日,双方在野外展开大混战,二局侦悉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已撤到胡家窝棚,总部即令各部迅速向胡家窝棚进击歼敌。当晚三纵发起攻击,敲掉了廖兵团的指挥部。由于去营口的路被我军阻断,26日下午廖耀湘下达向沈阳撤退的命令,又被二局截获。27日,大混战继续,我军各部对敌实施迅速的包围、穿插、分割。在我军机动、勇猛的打击之下,廖兵团溃不成军,5个军12个师全部在野外被歼。廖耀湘化装潜逃,11月6日在黑山以西被我军俘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时势造英雄,在狼烟四起的晚清时代,无论是大清集团还是义军阵营,均诞生出一批令详情
在国军名将中,颜值高的有不少,比如张自忠、孙立人、张灵甫,都是英气逼人的大帅详情
新中国首任装甲兵司令员是谁?大家都知道,是开国排名第十的大将许光达。那么,最详情
国民党有不少的帅哥将领,比较有名的像张灵甫、孙立人等等。其实在我军的队伍中,详情
陈得才(?—1864年),又名陈德才,清广西浔州人,太平天国将领,封扶王。陈详情
在国军名将中,颜值高的有不少,比如张自忠、孙立人、张灵甫,都是英气逼人的大帅详情
再入皖西 陈得才原为英王部下,随英王转战皖西多年。同治元年受命去西北扩军,详情
荀首,春秋晋国次卿,荀息之孙、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是晋国六卿之一智氏家族的详情
1864年(清同治三年)7月,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忠王李秀详情
鲁惠公,姬姓,名弗湟(《世本》曰名 "弗皇",《史记·十详情
钟伟是湖南平江人,有人说,他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钟伟将军和李云龙确实颇为详情
李世贤(1834-1865)广西藤县新旺村人,是李秀成的族弟,在太平天国,李详情
对于太平天国的那些高层领导们,世人似乎都不怎么感冒。洪秀全,荒淫,杨秀清,跋详情
曾国藩带领湘军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手握重兵,让慈溪心中都惶恐不已。在此期详情
“百里奚,五羊皮,可记得熬白菜。煮小米,灶下没柴火,劈了门闩炖母鸡?今天富贵详情
据史书记载,闵子(公元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详情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不缺富甲一方的人物,但能拿出大多数家当免费帮助平民百姓详情
单衣顺母 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详情
我们中华古代兵器众多,在各种武器中,尤以剑最为爱武之人喜爱,行走江湖中的武士详情
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国君吴王僚没有其他特殊饮食爱好,唯独喜欢吃烤鱼。然而,详情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详情
在历史的国家中,相信最不可避免的就是争夺皇位的事情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能够详情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经曹县、定陶、城武、嘉祥、汶上、宁阳进抵曲阜详情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详情
高楼寨之战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详情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农历正月,镇海口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海战,这就是详情
裕谦一上任,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与定海隔水相望的镇海城稳定人心,恢复生产,修筑工详情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话说当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此乃奇耻大辱被外族攻入详情
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详情
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6艘军舰入侵福建马尾港,停详情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详情
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详情
广州城北,三元里。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之所以名震天下,与教科书中大肆详情
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说中,慕容复风流倜傥,是典型的详情
梁山好汉被大宋征召后,大小战役功勋卓著。 如果说之前梁山好汉打的都是小混混详情
李开先(1502-1568年),自伯华,别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详情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详情
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时常征召一些全国各地会奇术异法的妖人到宫里来,像什么一详情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错综复杂,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
公元824年,长安城,残阳如血,长街清冷。 昏睡了一下午的苏玄明打了一个呵详情
这一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 不料,在行进途中,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
康有为1858年生,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88年10月,鉴于民族危详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详情
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太监是谁?连不懂历史的都能回答上来:李莲英。 错。 还有详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像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只有古中国详情
三坟五典,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详情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
根据《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束皙》记载,在晋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准的汲详情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详情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详情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
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凡有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详情
现代生活中,各种车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然而车辆虽多,却能秩序井然,这中间除详情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历史非常详情
彭汝砺(lì),彭构云十三代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 人详情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王安石见其《诗义》,补国子直详情
《宋史·汪应辰传》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详情
李开先,字伯华,自号中麓子、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市)人详情
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对当时流行有关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详情
罗伦注,字彝正,吉安永丰人。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详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诗仙”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详情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详情
《西堂全集》,清代大文学家、诗人尤侗所著,共六十七卷,现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间详情
尤侗(1618—1704),清初文学家,字同人,晚年自称西堂老人。南宋著名诗详情
孙星衍(1753年~1818年) 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