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坑长平古战场:每逢下雨就会发现人骨
2016-11-02 09:49:57

  廉颇的三道防线与计谋

  从长平的地形来看,当地东,西、北三面环山,境内山峦绵亘,丹河从境内纵贯而过,又有五大支流呈网状遍布全境。其地理环境在战争中极具价值——不仅守军在山地作战中有险可凭,在西、北方面又有高平关(今高平、沁水界),长平关(今高平、长子界)、故关(今高平、长治界)等诸多要塞可以防守;当年廉颇进驻长平,可见是一位谙熟军事的战略家的精准选择。

  山西多山,古来交通运输、军队行军容易受地形条件制约,廉颇充分利用了长平的地理优势,依次在这里构筑三道防线:即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和百里石长城防线——其中,空仓岭防线南北长达40公里,与高平古寨和秦城三者呈椅角之势,构成防卫集群;丹河防线东南长达亦40公里,并拥有高平关和韩王山两大制高点,登高而望,可使整个战场敌我态势了如指掌;而百里石长城防线西起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因沿山亘岭而构筑有简易的石长城而得名,它担当起了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防线。

  就这样,在公元前262年春夏间,长平之战打响,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秦军主将王龁率领秦军于沁河沿线突击。初战,秦军锐不可当,一举便攻破了空仓岭,赵军企图作出加固南北两翼以钳制深入之敌的努力,结果没有成功,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数日后完全陷落。

  但秦军的进攻,并没有让廉颇失去信心,相反,廉颇在初战失利后,反而摸透了秦军的底细,他明白不可与其正面硬拼,于是,这位身经百战、老成持重的将领,没有再出击收复空仓岭,而是选择撤回丹河东岸,以河险为依托,固守第二道防线的有利地形,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这场相持战,被后人用一个叫作“旷日持久”的成语来形容,在《史记》中是这样形容的:“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的记载。双方这一僵持,竟然耗费了长达3年时间,实力强大而急于求战的秦军主将王龁一筹莫展,却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再加上秦军远道而来,补给维艰,又被冠上好战嗜杀之名,当地居民见了秦军就跑,赵军则以逸待劳,补给源源而来,更有上党吏民全力支持与合作,很快,优势倒向了赵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