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2018-06-27 10:28:00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小陂(今东来乡)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清代黄宗羲在他的《明儒学案》一书中,把《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又把吴与弼列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到国子监司业,著有《古崖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教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image.png

  吴与弼六岁入学,七岁学对句,十六岁学诗赋,十八岁习以科举之业。业永乐已丑年,他年方十九,亲临京师金陵,从学洗巴杨文定门下,一次偶读朱熹撰著的《伊落渊源录》,令其神往,慨然有志于道,说:“程泊淳见猎心喜,乃知圣贤犹夫人也,孰云不可学而至哉!”于是,废弃科举学来,谢绝纪俗交往,独处小楼,玩味四书、五经、诸儒语录,体贴身心,不下楼者两年。可见,他醉心于程朱学说,沉潜义理之中,这是对他理学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第一步。

  吴与弼治学严谨,刻苦专攻,身体力验,注重践行,大增进益。辛卯年,吴与弼年二十一,父命其还乡授室,从此,躬耕食力,居乡讲学。

  吴与弼归里躬耕食力,弟子众多,著名者有娄谅、胡居仁、陈石斋、杨杰、周文、魏校、陈献章等。胡居仁,字叔心,饶州府余干(今江西省余干县)人。少时拜吴与弼为师。决放弃科举,筑房舍于梅溪山中,除侍亲和讲学外,不问世率。后为扩展见闻,四方访问学者,与同乡娄谅、罗一峰、张东白论学于弋阳的龟峰和饶之余干的应天寺。曾主持白魔书院,又讲学于贵溪涧源书院和淮王府。娄谅,字克贞,号一斋,广信府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县)人。鄙夷科举,为寻求身心学问,前往临川拜吴与弼为师。坚守师说,并有所发展,其弟子王守仁。黄宗羲认为姚江学派实以娄谅为发端。其子娄子忱受家学颇有成绩,弟子多至僧舍不能容,竟有架木为巢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