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娑:古印度梵语戏剧家,其戏剧抄本被称为跋娑十三剧
2021-09-06 14:07:19 净饭王 波旬 帝释天 毗湿奴 梵天

  跋娑(约2~3世纪)古印度梵语戏剧家。他的作品长期失传,1909年发现13部戏剧抄本,被称为跋娑十三剧。这些作品分别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黑天传说、优填王传说及其他民间传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中的《惊梦记》是一部6幕剧,写犊子国遭到敌国入侵,负轭氏施展计谋,取得摩揭陀国援助,击败敌国,收复国土。作者用笔的重心不在政治,而在爱情,强调国王对故妻的眷恋之情。

image.png

  简介

  跋娑的剧作语言简洁有力,情节富于冲突,场景描写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代表了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

  详细介绍

  1909年,在南印度特里凡得琅先后发现13部用马拉雅拉姆字体抄写的古代梵语戏剧抄本,据考证是长期失传的跋娑作品,故统称为“跋娑十三剧”。

  跋娑十三剧可以按题材分成5组:①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有《黑天出使》(独幕剧),描写黑天作为般度族的和平使者前往俱卢族与难敌谈判;《迦尔纳出任》(独幕剧),描写迦尔纳在德罗纳战死后,出任俱卢族统帅;《使者瓶首》(独幕剧),描写瓶首奉黑天之命出使俱卢族。

  《断股》(独幕剧),描写大战最后一天,怖军打断难敌的大腿;《仲儿》(独幕剧),描写怖军在森林中巧遇妻儿;《五夜》(3幕剧),描写般度族乔装流亡摩差国期间,协助毗罗吒王击退难敌的侵扰。②取材于史诗《罗摩衍那》。

  有《灌顶》(6幕剧),描写罗摩在神猴哈奴曼协助下,战胜魔王罗波那,夺回妻子悉多;《塑像》(7幕剧),描写罗摩从流亡森林直至登基为王的完整故事。③取材于黑天传说。有《神童传》(5幕剧),描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从诞生直至杀死暴君刚沙的神话传说。④取材于优填王传说。

  有《负轭氏的誓言》(4幕剧),描写犊子国优填王被俘,成为敌国公主仙赐的琴艺教师,其宰相负轭氏施展计谋,迫使敌国王同意优填王与仙赐的婚事;《惊梦记》(6幕剧),描写犊子国遭到敌国入侵,负轭氏施展计谋,取得摩揭陀国援助,击败敌王,收复国土。

1600054101924458.png

  ⑤取材于其他民间传说。有《穷善施》(4幕剧),描写穷婆罗门商人善施与妓女春军相爱的故事;《宰羊》(6幕剧),描写一位王子与一位公主秘密相爱,最后结成姻缘的故事。

  十三剧所取题材大多为群众所熟悉,但跋娑并不拘泥旧说,敢于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改编。跋娑戏剧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朴有力,情节富于冲突,场景描写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心理洞察深刻,代表了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摩诃婆罗多和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