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羞与为伍”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羞与为伍”含义详解
2025-03-16 18:00:04 韩信 萧何

  还不知道:成语“羞与为伍”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羞与为伍”是什么意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羞与为伍】故事的主人公: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樊哙(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

  【羞与为伍】是什么意思?

  羞:感到羞耻;与:跟;为伍:作伙伴。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

图片.png

  【羞与为伍】出自哪里?

  《后汉书·党锢列传》:“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

  【羞与为伍】词语辨析:

  【羞与为伍读音】:xiū yǔ wéi wǔ

  【羞与为伍的近义词】:羞与哙伍

  【羞与为伍的反义词】:引以为荣

  【羞与为伍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羞与为伍】典故:

  秦末汉初时,由于汉王刘邦能够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所以许多有本领的谋士、大将纷纷投在他的门下。在这些人才中,韩信是一个突出的人物,曾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的难得之将才。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后来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片.png

  由于韩信功高势大,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嫉,也引起了刘邦的不安。汉朝建立不久,有人向刘邦报告,说韩信想谋反,刘邦用计逮捕了他,后因查无实据,才放了他。韩信虽然被释放并封为淮阴侯,但心中总是闷闷不乐。他始终认为自己功劳大,本领高,对其他一些大臣和将领都看不上,便经常告病不上朝。他眼见周勃、樊哙、灌婴等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更是不愿意和他们一块儿上朝。

  有一次,韩信从樊哙的门口经过,樊哙很殷勤地把他请到家里,很客气地说:“大王肯光临敝舍,臣下我感到十分荣幸。”韩信本来就瞧不起樊哙,现在见樊哙虚情假义地来这一套,越觉讨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樊哙跪着把韩信送走。韩信一出大门,笑了笑说:“我真丢人,这一辈子竟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羞与哙伍”即以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感到羞耻,据此,人们引伸出“羞与为伍”这句成语,表示耻于同自己所轻视的人在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