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一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永乐四年,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藏书。解缙对以尚多阙略。帝曰:“土庶家稍有余资,尚欲积书,况朝廷乎?”遂命礼部尚书郑赐遣使访购,惟其所欲与之,勿较值。北京既建,诏修撰陈循取文渊阁书一部至百部,各择其一,得百柜,运致北京。宣宗尝临视文渊阁,亲披阅经史,与少傅杨士奇等讨论,因赐士奇等诗。是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正统间,士奇等言:“文渊阁所贮书籍,有祖宗御制文集及古今经史子集之书,向贮左顺门北廊,今移于文渊阁、东阁,臣等逐一点勘,编成书目,请用宝钤识,永久藏{去廾}。”制曰“可”。正德十年,大学士梁储等请检内阁并东阁藏书残阙者,令原管主事李继先等次第修补。先是,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摺,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迄流贼之乱,宋刻元镌胥归残阙。至明御制诗文,内府镂板,而儒臣奉敕修纂之书及象魏布告之训,卷帙既夥,文藻复优,当时颁行天下。外此则名公卿之论撰,骚人墨客一家之言,其工者深醇大雅,卓卓可传。即有怪奇驳杂出乎其间,亦足以考风气之正变,辨古学之源流,识大识小,掌故备焉。挹其华实,无让前徽,可不谓文运之盛欤!
四部之目,昉自荀勖,晋、宋以来因之。前史兼录古今载籍,以为皆其时柱下之所有也。明万历中,修撰焦竑修国史,辑《经籍志》,号称详博。然延阁广内之藏,竑亦无从遍览,则前代陈编,何凭记录,区区掇拾遗闻,冀以上承《隋志》,而赝书错列,徒滋讹舛。故今第就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稍为厘次,勒成一志。凡卷数莫考、疑信未定者,宁阙而不详云。
经类十: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诸经类,九曰《四书》类,十曰小学类。
朱升《周易旁注前图》二卷、《周易旁注》十卷
梁寅《周易参义》十二卷
赵汸《大易文诠》八卷
鲍恂《大易举隅》三卷(又名《大易钩玄》。)
林大同《易经奥义》二卷
欧阳贞《周易问辨》三十卷
朱谧《易学启蒙述解》二卷
张洪《周易传义会通》十五卷
程汝器《周易集传》十卷
永乐中敕修《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义例》一卷(胡广等纂。)
杨士奇《周易直指》十卷
刘髦《石潭易传撮要》一卷
林誌《周易集说》三卷
李贤《读易记》一卷
刘定之《周易图释》三卷
王恕《玩易意见》二卷
罗伦《周易说旨》四卷
谈纲《读易愚虑》二卷,《易考图义》一卷,《卜筮节要》一卷,《易义杂言》一卷,《易指考辨》一卷
蔡清《周易蒙引》二十四卷
朱绶《易经精蕴》二十四卷
何孟春《易疑初筮告蒙约》十二卷
胡世宁《读易私记》四卷
陈凤梧《集定古易》十二卷
刘玉《执斋易图说》一卷
许诰《图书管见》一卷
周用《读易日记》一卷
崔铣《读易余言》五卷,《易大象说》一卷
湛若水《修复古易经传训测》十卷
张邦奇《易说》一卷
郑善夫《易论》一卷
吕柟《周易说翼》三卷
王崇庆《周易义卦》二卷
唐龙《易经大旨》四卷
韩邦奇《易学启蒙意见》四卷(一名《周学疏原》)、《易占经纬》四卷
钟芳《学易疑义》三卷
王道《周易亿》四卷
梅鷟《古易考原》三卷
金贲亨《学易记》五卷
舒芬《易笺问》一卷
季本《易学四同》八卷、《图文余辨》一卷、《蓍法别传》一卷、《古易辨》一卷
林希元《易经存疑》十二卷
陈琛《易经通典》六卷(一名《浅说》)。
方献夫《周易约说》十二卷
余诚《易图说》一卷
黄芹《易图识漏》一卷
李舜臣《易卦辱言》一卷
叶良珮《周易义丛》十六卷
丰坊《古易世学》十五卷(坊云家有《古易》,传自远祖丰稷。又有《古书世学》六卷,言得朝鲜、倭国二本,合于今文。古文《石经》、古本《鲁诗世学》三十六卷,亦言丰稷所传。钱谦益谓皆坊伪撰也。)
唐枢《易修墨守》一卷
罗洪先《易解》一卷
杨爵《周易辨录》四卷
薛甲《易象大旨》八卷
熊过《周易象旨决录》七卷
胡经《易演义》十八卷
王畿《大象义述》一卷
卢翰《古易中说》四十四卷
陈言《易疑》四卷
陈士元《易象钩解》四卷
《易象汇解》二卷
鲁邦彦《图书就正录》一卷
李贽《九正易因》四卷(贽自谓初著《易因》一书,改至八九次而后定,故有“九正”之名。)
徐师曾《今文周易演义》十二卷
姜宝《周易补疑》十二卷
顾曾唯《周易详蕴》十三卷
孙应鳌《易谈》四卷
邓元锡《易经绎》五卷
颜鲸《易学义林》十卷
陈锡《易原》一卷
王世懋《易解》一卷
徐元气《周易详解》十卷
万廷言《易说》四卷、《易原》四卷
杨时乔《周易古今文全书》二十一卷
来知德《周易集注》十六卷
任惟贤《周易义训》十卷
张献翼《读易韵考》七卷
曾士传《正易学启蒙》一卷
叶山《八白易传》十六卷
金瑶《六爻原意》一卷
李逢期《易经随笔》三卷
方社昌《周易指要》三卷
孙从龙《周易参疑》十卷
沈一贯《易学》十二卷
冯时可《易说》五卷
唐鹤徵《周易象义》四卷
黄正宪《易象管窥》十五卷
郭子章《易解》十五卷
吴中立《易铨古本》三卷
周坦《易图说》一卷
朱篁《易邮》七卷
朱谋〈土韦〉《易象通》八卷
陈第《伏羲图赞》二卷
邓伯羔《古易诠》二十九卷,《今易诠》二十四卷
傅文兆《羲经十一翼》五卷
林兆恩《易外别传》一卷
王宇《周易占林》四卷
彭好古《易钥》五卷
方时化《易疑》一卷,《易引》九卷,《周易颂》二卷,《学易述谈》四卷
章潢《周易象义》十卷
姚舜牧《易经疑问》十二卷
颜素《易研》六卷
曾朝节《易测》十卷
邹元标《易彀通》一卷
徐三重《易义》一卷
苏浚《周易冥冥篇》四卷,《易经皃说》四卷
沈孚闻《周易日钞》十一卷
屠隆《读易便解》四卷
杨启新《易林疑说》二卷
钟化民《读易钞》十四卷
李廷机《易经纂注》四卷、《易答问》四卷
邹德溥《易会》八卷
钱一本《像象管见》七卷,《易象钞》、《续钞》共六卷,《四圣一心录》四卷
潘士藻《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
岳元声《易说》三卷
顾允成《易图说亿言》四卷
焦竑《易筌》六卷
高攀龙《大易易简说》三卷,《周易孔义》一卷
郝敬《周易正解》二十卷,《周领》四卷,《周易补》七卷,《学易枝言》二卷
张纳陛《学易饮河》八卷
吴炯《周易绎旨》八卷
万尚烈《易赞测》一卷,《易大象测》一卷
吴默《易说》六卷
姚文蔚《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
李本固《古易汇编意辞集》十七卷
杨廷筠《易显》六卷
汤宾尹《易经翼注》四卷
孙慎行《周易明洛义纂述》六卷,《不语易义》二卷
曹学牷《周易可说》七卷
张汝霖《周易因指》八卷
崔师训《大成易旨》二卷
刘宗周《周易古文钞》三卷,《读易图记》一卷
薛三省《易蠡》二卷
程汝继《周易宗义》十二卷
王三善《周易象注》九卷
魏浚《周易古象通》八卷
樊良枢《易疑》一卷,《易象》二卷
高捷《易学象辞二集》十二卷
陆振奇《易芥》十卷
杨瞿崃《易林疑说》十卷
王纳谏《周易翼注》三卷
陆梦龙《易略》三卷
文翔凤《邵窝易诂》一卷
卓尔康《易学全书》五十卷
缪昌期《周易会通》十二卷
罗喻义《读易内篇》、《问篇》、《外篇》共七卷
程玉润《周易演旨》六十五卷
钱士升《易揆》十二卷
钱继登《易篑》三卷
吴极《易学》五卷
方孔召《周易时论》十五卷
徐世淳《易就》六卷
汪邦柱《周易会通》十二卷
叶宪祖《大易玉匙》六卷
方鲲《易荡》二卷
鲍观白《易说》二卷
张伯枢《易象大旨》三卷
吴桂森《像象述》五卷
郑维岳《易经意言》六卷
喻有功《周易悬镜》七卷
潘士龙《演易图说》一卷
洪守美《易说醒》四卷
余叔纯《周易读》五卷
陆起龙《周易易简编》四卷
徐奇《周易卦义》二卷
洪化昭《周易独坐谈》五卷
沈瑞钟《周易广筌》二卷
林有桂《易经观理说》四卷
陈履祥《孔易彀》一卷
许顺义《易经三注粹钞》四卷
王祚昌《周易敝书》五卷
容若春《今易图学心法释义》十卷
张次仲《周易玩辞困学记》十二卷
顾枢《西畴易稿》三卷
陈仁锡《羲经易简录》八卷
黄道周《易象正》十四卷,《三易洞玑》十六卷
倪元璐《皃易内仪》六卷、《外仪》十五卷
龙文光《乾乾篇》三卷
文安之《易佣》十四卷
林胤昌《周易耨义》六卷
张镜心《易经增注》十二卷
李奇玉《易义》四卷
朱之俊《周易纂》六卷
何楷《古周易订诂》十六卷
侯峒曾《易解》三卷
黎遂球《周易爻物当名》二卷
郑赓唐《读易搜》十二卷
陈际泰《易经大意》七卷,《群经辅易说》一卷,《周易翼简捷解》十六卷
秦镛《易序图说》二卷
金铉《易说》一卷
黄端伯《易疏》五卷
来集之《读易偶通》二卷
──右《易》类,二百二十二部,一千五百七十卷。
明太祖注《尚书洪范》一卷(帝尝命儒臣书《洪范》,揭于御座之右,因自为注。)
仁宗《体尚书》二卷(释《尚书》中《皋陶谟》、《甘誓》、《盘庚》等十六篇,以讲解更其原文。)
世宗《书经三要》三卷(帝以太祖有注《洪范》一篇,因注《无逸》,再注《伊训》,分三册,共为一书。已乃制《洪范序略》一篇,复将《皋陶谟》、《伊训》、《无逸》等篇通加注释,名曰《书经三要》。)
洪武中敕修《书传会选》六卷(太祖以蔡沈《书传》有得有失,诏刘三吾等订正之。又集诸家之说,足其未备。书成颁刻,然世竟鲜行。永乐中,修《大全》,一依蔡《传》,取便于士子举业,此外不复有所考究也。)
朱升《尚书旁注》六卷,
《书传补正辑注》一卷
梁寅《书纂义》十卷
朱右《书集传发挥》十卷,《禹贡凡例》一卷
徐兰《书经体要》一卷
陈雅言《尚书卓跃》六卷
郭元亮《尚书该义》十二卷
永乐中敕修《书传大全》十卷(胡广等纂。)
张洪《尚书补得》十二卷
彭勖《书传通释》六卷
徐善述《尚书直指》六卷
陈济《书传补注》一卷
徐骥《洪范解订正》一卷
章陬《书经提要》四卷
费希冉《尚书本旨》七卷
杨守陈《书私钞》一卷
黄瑜《书经旁通》十卷
李承恩《书经拾蔡》二卷
杨廉《洪范纂要》一卷
熊宗立《洪范九畴数解》八卷
张邦奇《书说》一卷
吴世忠《洪范考疑》一卷
郑善夫《洪范论》一卷
刘天民《洪范辨疑》一卷
马明衡《尚书疑义》一卷
吕柟《尚书说疑》五卷
韩邦奇《禹贡详略》二卷
王崇庆《书经说略》一卷
舒芬《书论》一卷
郑晓《尚书考》二卷,《禹贡图说》一卷
马森《书传敷言》十卷
张居正《书经直解》八卷
王樵《尚书日记》十六卷,《书帷别记》四卷
陈锡《尚书经传别解》一卷
归有光《洪范传》一卷,《考定武成》一卷
程弘宾《书经虹台讲义》十二卷
屠本畯《尚书别录》六卷
邓元锡《尚书释》二卷
章潢《尚书图说》三卷
陈第《尚书疏衍》四卷
罗敦仁《尚书是正》二十卷
钟庚阳《尚书传心录》七卷
王祖嫡《书疏丛钞》一卷
瞿九思《书经以俟录》六卷
姚舜牧《书经疑问》十二卷
刘应秋《尚书旨》十卷
郭正域《东宫进讲尚书义》一卷
钱一本《范衍》十卷
袁宗道《尚书纂注》四卷
焦竑《禹贡解》一卷
吴炯《书经质疑》一卷
王肯堂《尚书要旨》三十一卷
郝敬《尚书辨解》十卷
卢廷选《尚书雅言》六卷
曹学牷《书传会衷》十卷
谢廷赞《书经翼注》七卷
赵惟寰《尚书蠡》四卷
陆键《尚书传翼》十卷
张尔嘉《尚书贯言》二卷
姜逢元《禹贡详节》一卷
朱道行《尚书集思通》十二卷
史惟堡《尚书晚订》十二卷
杨肇芳《尚书副墨》六卷
潘士遴《尚书苇籥》五十卷
徐大仪《书经补注》六卷
黄道周《洪范明义》四卷
郑鄤《禹贡注》一卷
艾南英《禹贡图注》一卷
傅元初《尚书撮义》四卷
袁俨《尚书百家汇解》六卷
江旭奇《尚书传翼》二卷
朱朝瑛《读书略记》二卷
茅瑞徵《虞书笺》二卷,《禹贡汇疏》十二卷
王纲振《禹贡逆志》一卷
张能恭《禹贡订传》一卷
黄翼登《禹贡注删》一卷
夏允彝《禹贡古今合注》五卷
罗喻义《洪范直解》一卷,《读范内篇》一卷
──右《书》类,八十八部,四百九十七卷。
周是修《诗小序集成》三卷
梁寅《诗演义》八卷,《诗考》四卷
朱升《诗旁注》八卷
汪克宽《诗集传音义会通》三十卷
曾坚《诗疑大鸣录》一卷
朱善《诗解颐》四卷
高颐《诗集传解》二十卷
张洪《诗正义》十五卷
杨禹锡《诗义》二卷
郑旭《诗经总旨》一卷
永乐中敕修《诗集传大全》二十卷(胡广等纂。)
范理《诗集解》三十卷
王逢《诗经讲说》二十卷
孙鼎《诗义集说》四卷
李贤《读诗纪》一卷
杨守陈《诗私钞》四卷
易贵《诗经直指》十五卷
程楷《诗经讲说》二十卷
陆深《俨山诗微》二卷
张邦奇《诗说》一卷
湛若水《诗厘正》二十卷
吕柟《毛诗序说》六卷
胡缵宗《胡氏诗识》三卷
王崇庆《诗经衍义》一卷
季本《诗说解颐》八卷、《总论》二卷
黄佐《诗传通解》二十五卷
潘恩《诗经辑说》七卷
陆垹《诗传存疑》一卷
薛应旂《方山诗说》八卷
陈锡《诗辨疑》一卷
劳堪《诗林伐柯》四卷
沈一贯《诗经纂注》四卷
冯时可《诗亿》二卷
郭子章《诗传书例》四卷
朱得之《印古诗说》一卷
袁仁《毛诗或问》二卷
邓元锡《诗绎》三卷
陈第《毛诗古音考》四卷
朱谋〈土韦〉《诗故》十卷
凌濛初《圣门传诗嫡冢》十六卷,《诗逆》四卷
陶其情《诗经注疏大全纂》十二卷
赵一元《诗经理解》十四卷
黄一正《诗经埤传》八卷
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
吴雨《毛诗鸟兽草木疏》三十卷
唐汝谔《毛诗微言》二十卷
瞿九思《诗经以俟录》六卷
姚舜牧《诗经疑问》十二卷
林兆珂《毛诗多识篇》七卷
汪应蛟《学诗略》一卷
徐常吉《毛诗翼说》五卷
吴炯《诗经质疑》一卷
郝敬《毛诗原解》三十六卷、《序说》八卷
张彩《诗原》三十卷
徐必达《南州诗说》六卷
刘宪宠《诗经会说》八卷
曹学牷《诗经质疑》六卷
沈万钶《诗经类考》三十卷
顾起元《尔雅堂诗说》四卷
蔡毅中《诗经补传》四卷
沈守正《诗经说通》十四卷
樊良枢《诗商》五卷
徐光启《毛诗六帖》六卷
赵琮《葩经约说》十卷
庄廷臣《诗经逢源》八卷
邹忠胤《诗传阐》二十四卷
陆化熙《诗通》四卷
胡胤嘉《读诗录》二卷
朱道行《诗经集思通》十二卷
何楷《毛诗世本古义》二十八卷
张次仲《待轩诗记》六卷
张睿卿《诗疏》一卷
唐达《毛诗古音考辨》一卷
张溥《诗经注疏大全合纂》三十四卷
高承埏《五十家诗义裁中》十二卷
朱朝瑛《读诗略记》二卷
张星懋《诗采》八卷
高鼎熺《诗经存旨》八卷
韦调鼎《诗经考定》二十四卷
赵起元《诗权》八卷
乔中和《葩经旁意》一卷
胡绍曾《诗经胡传》十二卷
范王孙《诗志》二十六卷
──右《诗》类,八十七部,九百八卷。
方孝孺《周礼考次目录》一卷
何乔新《周礼集注》七卷,《周礼明解》十二卷
陈凤梧《周礼合训》六卷
魏校《周礼沿革传》六卷、《官职会通》二卷
杨慎《周官音诂》一卷
舒苍《周礼定本》十三卷
季本《读礼疑图》六卷
陈深《周礼训隽》十卷、《周礼训注》十八卷、《考工》《记句诂》一卷
唐枢《周礼因论》一卷
罗洪先《周礼疑》一卷
王圻《续定周礼全经集注》十四卷
李如玉《周礼会注》十五卷
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十四卷
金瑶《周礼述注》六卷
王应电《周礼传》十卷,《周礼图说》二卷,《学周礼法》一卷,《非周礼辨》一卷
冯时行《周礼别说》一卷
施天麟《周礼通义》二卷
徐即登《周礼说》十四卷
焦竑《考工记解》二卷
陈与郊《考工记辑注》二卷
郝敬《周礼完解》十二卷
郭良翰《周礼古本订注》六卷
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
陈仁锡《周礼句解》六卷
张采《周礼合解》十八卷
林兆珂《考工记述注》二卷
徐昭庆《考工记通》二卷
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
郎兆玉《注释古周礼》六卷
沈羽明《周礼汇编》六卷
(已上《周礼》。)
汪克宽《经礼补逸》九卷
黄润玉《仪礼戴记附注》五卷
何乔新《仪礼叙录》十七卷
陈凤梧《射礼集要》一卷
湛若水《仪礼补逸经传测》一卷
徐骏《五服集证》一卷
王廷相《昏礼图》一卷,《乡射礼图注》一卷,《丧礼论》一卷,《丧礼备纂》二卷
舒芬《士相见礼仪》一卷
闻人诠《饮射图解》一卷
朱缙《射礼集解》一卷
胡缵宗《仪礼郑注附逸礼》二十五卷
郝敬《仪礼节解》十七卷
王志长《仪礼注疏删翼》十七卷
(已上《仪礼》。)
连伯聪《礼记集传》十六卷
朱右《深衣考》一卷
黄润玉《考定深衣古制》一卷
永乐中敕修《礼记大全》三十卷(胡广等纂。)
郑节《礼传》八十卷
岳正《深衣注疏》一卷
杨廉《深衣纂要》一卷
夏时正《深衣考》一卷
王廷相《夏小正集解》一卷,《深衣图论》一卷
夏言《深衣考》一卷
王崇庆《礼记约蒙》一卷
杨慎《檀弓丛训》二卷(一名《附注》),《夏小正解》一卷
张孚敬《礼记章句》八卷
戴冠《礼记集说辨疑》一卷
柯尚迁《曲礼全经类释》十四卷
李孝先《投壶谱》一卷
黄乾行《礼记日录》四十九卷
闻人德润《礼记要旨补》十六卷
丘橓《礼记摘训》十卷
徐师曾《礼记集注》三十卷
戈九畴《礼记要旨》十六卷
陈与郊《檀弓辑注》二卷
姚舜牧《礼记疑问》十二卷
沈一中《礼记述注》十八卷
王{艹亘}《礼记纂注》四卷
郝敬《礼记通解》二十二卷
余心纯《礼经搜义》二十八卷
刘宗周《礼经考次正集》十四卷、《分集》四卷
樊良枢《礼测》二卷
陈有元《礼记约述》八卷
朱泰祯《礼记意评》四卷
汤三才《礼记新义》三十卷
王翼明《礼记补注》三十卷
黄道周《月令明义》四卷,《坊记集传》二卷,《表记集传》二卷,《缁衣集传》二卷
陈际泰《王制说》一卷
张习孔《檀弓问》四卷
卢翰《月令通考》十六卷
杨鼎熙《礼记敬业》八卷
阎有章《说礼》三十一卷
(已上《礼记》。)
夏时正《三礼仪略举要》十卷
湛若水《二礼经传测》六十八卷(大略以《曲礼》、《仪礼》为经,《礼记》为传。)
吴岳《礼考》一卷
刘绩《三礼图》二卷
贡汝成《三礼纂注》四十九卷
李黼《二礼集解》十二卷(合《周礼》、《仪礼》为一,集诸家之说以解之)
李经纶《三礼类编》三十卷
邓元锡《三礼编释》二十六卷
唐伯玉《礼编》二十八卷
(已上通《礼》。)
──右《礼》类,一百七部,一千一百二十一卷。
湛若水《古乐经传全书》二卷
张敔《雅乐发微》八卷,《乐书杂义》七卷
韩邦奇《律吕新书直解》一卷、《苑洛志乐》二十卷
周瑛《律吕管钥》一卷
刘绩《六乐图》二卷
黄佐《礼典》四十卷,《乐典》三十六卷
何瑭《乐律管见》一卷(一名《律吕管见》。)
吕柟《诗乐图谱》十八卷
季本《乐律纂要》一卷,《律吕别书》一卷
李文利《大乐律吕元声》六卷,《大乐律吕考证》四卷
张谔《大成乐舞图谱》二卷,《古雅心谈》一卷
李文察《乐记补说》二卷,《四圣图解》二卷,《律吕新书补注》一卷,《典乐要论》三卷,《古乐筌蹄》九卷,《青宫乐调》三卷
刘濂《乐经元义》八卷,《九代乐章》二十三卷
邓文宪《律吕解注》二卷
黄积庆《乐律管见》二卷(正李文利之非。)
唐顺之《乐论》八卷
蔡宗兖《律同》二卷
杨继盛《拟补乐经》一卷
潘峦《文庙乐编》二卷
李璧《宴飨乐谱》一卷
葛见尧《含少论略》一卷
吕怀《律吕古义》二卷,《韵乐补遗》二卷,《律吕广义》三卷
孙应鳌《律吕分解发明》四卷
王邦直《律吕正声》六十卷
朱载堉《乐律全书》四十卷
乐和声《大成乐舞图说》一卷
何栋如《文庙雅乐考》二卷
史记事《大成礼乐集》三卷
瞿九思《孔庙礼乐考》五卷
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十卷
黄居中《文庙礼乐志》十卷
梅鼎祚《古乐苑》五十二卷,《衍录》四卷,《唐乐苑》三十卷
黄汝良《乐律志》四卷
王朝玺《律吕新书私解》一卷
王思宗《黄钟元统图说》一卷,《八音图注》一卷
叶广《礼乐合编》三十卷
王正中《律书详注》一卷
──右《乐》类,五十四部,四百八十七卷。
《春秋本末》三十卷(洪武中,懿文太子命宫臣傅藻等编)
赵汸《春秋集传》十五卷,《附录》二卷,《春秋属辞》十五卷,《左传补注》十卷
梁寅《春秋考义》十卷
张以宁《春秋尊王发微》八卷,《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
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三十卷
徐尊生《春秋论》一卷
蔡深《春秋纂》十卷
李衡《春秋释例集说》三卷
石光霁《春秋书法钩玄》四卷
永乐中敕修《春秋集传大全》三十七卷(胡广等纂)
金幼孜《春秋直指》三十卷,《春秋要旨》三卷
张洪《春秋说约》十二卷
饶秉鉴《春秋会传》十五卷,《提要》一卷
张复《春秋中的》一卷
童品《春秋经传辨疑》一卷
余本《春秋传疑》一卷
郭登《春秋左传直解》十二卷
邵宝《左觿》一卷
杨循吉《春秋经解摘录》一卷
湛若水《春秋正传》三十七卷
金贤《春秋纪愚》十卷
刘节《春秋列传》五卷
刘绩《春秋左传类解》二十卷
张邦奇《春秋说》一卷
席书《元山春秋论》一卷
江晓《春秋补传》十五卷
魏校《春秋经世书》二卷
蔡芳《春秋训义》十一卷
吕柟《春秋说志》五卷
许诰《春秋意见》一卷
胡世宁《春秋志疑》十八卷
钟芳《春秋集要》二卷
杨慎《春秋地名考》一卷
汤虺《春秋易简发明》二十卷
季本《春秋私考》三十卷
王崇庆《春秋析义》二卷
王道《春秋亿》四卷
胡缵宗《春秋本义》十二卷
姜絅《春秋曲言》十卷
李濂《夏周正辨疑会通》四卷
陆粲《左传附注》五卷,《春秋左氏觿》二卷,《胡传辨疑》二卷
任桂《春秋质疑》四卷
黄佐《缵春秋明经》十二卷
石琚《左传章略》三卷
唐顺之《春秋论》一卷,《左氏始末》十二卷
赵恒《春秋录疑》十七卷
魏谦吉《春秋大旨》十卷
詹莱《春秋原经》十七卷
林命《春秋订疑》十二卷
姚咨《春秋名臣传》十三卷
袁颢《春秋传》三十卷
袁祥《春秋或问》八卷
袁仁《针胡篇》一卷
邵弁《春秋尊王发微》十卷(《属辞比事》八卷,《或问》一卷,《凡例辑略》一卷。)
傅逊《春秋左传属事》二十卷,《春秋左传注解辨误》二卷
严讷《春秋国华》十七卷
高拱《春秋正旨》一卷
姜宝《春秋事义全考》二十卷,《春秋读传解略》十二卷(疏胡传之义意,以便学者。)
王樵《春秋辑传》十五卷,《凡例》三卷
马森《春秋伸义辨类》二十九卷
许孚远《左氏详节》八卷
颜鲸《春秋贯玉》四卷
李攀龙《春秋孔义》十二卷
汪道昆《春秋左传节文》十五卷
吴国伦《春秋世谱》十卷(以《春秋》列国事实见于《史记》、他书者,分国为诸侯世家。)
徐学谟《春秋亿》六卷
朱睦〈木挈〉《春秋诸传辨疑》四卷
王锡爵《左传释义评苑》二十卷
邓元锡《春秋绎》一卷
黄洪宪《春秋左传释附》二十七卷
黄正宪《春秋翼附》二十卷
冯时可《左氏讨》二卷,《左氏论》二卷,《左氏释》二卷
穆文熙《国概》六卷
余懋学《春秋蠡测》四卷
凌稚隆《左传测义》七十卷
钱时俊《春秋胡传翼》三十卷
冷逢震《周正考》一卷
徐即登《春秋说》十一卷
邹德溥《春秋匡解》八卷
姚舜牧《春秋疑问》十二卷
郝敬《春秋直解》十二卷
郑良弼《春秋或问》十四卷,《存疑》一卷,《续义》二卷
张事心《春秋左氏人物谱》一卷
陆曾晔《编春秋所见所闻所传闻》三卷
施仁《左粹类纂》十二卷
陈可言《春秋左传类事》三十六卷
曹宗儒《春秋序事本末》三十卷,《逸传》三卷,《左氏辨》三卷
曹学牷《春秋阐义》十二卷,《春秋义略》三卷
钱世扬《春秋说》十卷
王衡《春秋纂注》四卷
魏靖国《三传异同》三十卷
卓尔康《春秋辨义》四十卷
张国经《春秋比事》七卷
钱应奎《左记》十一卷
张铨《春秋补传》十二卷
冯伯礼《春秋罗纂》十二卷
耿汝忞《春秋愍渡》十五卷
顾懋樊《春秋义》三十卷
王震《春秋左翼》四十三卷
徐允禄《春秋愚谓》四卷
冯梦龙《春秋衡库》二十卷
林嗣昌《春秋易义》十二卷
张溥《春秋三书》三十一卷
余飏《春秋存俟》十二卷
虞宗瑶《春秋提要》二卷
刘城《春秋左传地名录》二卷
孙范《左传纪事本末》二十二卷
来集之《春秋志在》十二卷,《四传权衡》一卷
贺仲轼《春秋归义》三十二卷,《便考》十卷
──右《春秋》类,一百三十一部,一千五百二十五卷。
宋濂《孝经新说》一卷
孙贲《孝经集善》一卷
孙吾与《孝经注解》一卷
方孝孺《孝经诫俗》一卷
晏璧《孝经刊误》一卷
曹端《孝经述解》一卷
刘实《孝经集解》一卷
薛瑄《定次孝经今古文》一卷
杨守陈《孝经私钞》八卷
余本《孝经集注》三卷
王守仁《孝经大义》一卷
陈深《孝经解诂》一卷
归有光《孝经叙录》一卷
李材《孝经疏义》一卷
杨起元《孝经外传》一卷,《孝经引证》二卷
虞淳熙《孝经迩言》九卷,《孝经集灵》一卷
胡时化《注解孝经》一卷
吴捴谦《重定孝经列传》七卷
朱鸿《孝经质疑》一卷,《集解》一卷
王元祚《孝经汇注》三卷
陈仁锡《孝经小学详解》八卷
黄道周《孝经集传》二卷
何楷《孝经集传》二卷
张有誉《孝经衍义》六卷
江旭奇《孝经疏义》一卷
瞿罕《孝经贯注》二十卷,《孝经存余》三卷,《孝经考异》一卷,《孝经对问》三卷
吕维祺《孝经本义》二卷,《孝经大全》二十八卷,《或问》三卷
──右《孝经》类,三十五部,一百二十八卷。
蒋悌生《五经蠡测》六卷
董彝《经疑》十卷
黄润玉《经书补注》四卷,《经谱》一卷
周洪谟《经书辨疑录》三卷
王恕《石渠意见》二卷,《拾遗》一卷,《补缺》一卷
章懋《诸经讲义》二卷
邵宝《简端录》十二卷
王崇庆《五经心义》五卷
王守仁《五经臆说》四十六卷
吕柟《经说》十卷
杨慎《经说》八卷
詹莱《七经思问》三卷
郑世威《经书答问》十卷
薛治《五经发挥》七十卷
丁奉《经传臆言》二十八卷
唐顺之《五经总论》一卷
胡宾《六经图全集》六卷
陈深《十三经解诂》六十卷
穆相《五经集序》二卷
王觉《五经四书明音》八卷
蔡汝楠《说经劄记》八卷
朱睦〈木挈〉《授经图》二十卷,《五经稽疑》六卷,《经序录》五卷
陈士元《五经异文》十一卷
王世懋《经子臆解》一卷
徐常吉《遗经四解》四卷,《六经类雅》五卷
周应宾《九经考异》十二卷,《逸语》一卷
郝敬《九部经解》一百六十五卷
陈禹谟《经言枝指》十卷
蔡毅中《六经注疏》四十三卷
卜大有《经学要义》五卷
杜质明《儒经翼》七卷
陈仁锡《六经图考》三十六卷
杨联芳《群经类纂》三十四卷
杨维休《五经宗义》二十卷
张瑄《五经研朱集》二十二卷
顾梦麟《十一经通考》二十卷
──右诸经类,四十三部,七百三十四卷。
陶宗仪《四书备遗》二卷
刘醇《四书解疑》四卷
周是修《论语类编》二卷
永乐中敕修《四书大全》三十六卷(胡广等纂。)
孔谔《中庸补注》一卷
黄润玉《学庸通旨》一卷
周洪谟《四书辨疑录》三卷
丁玑《大学疑义》一卷
蔡清《四书蒙引》十五卷
王守仁《古本大学注》一卷
朱绶《四书补注》三卷
夏良胜《中庸衍义》十七卷
湛若水《中庸测》一卷
程嗣光《四书讲义》十卷
吕柟《四书因问》六卷
魏校《大学指归》一卷
王道《大学亿》一卷
穆孔晖《大学千虑》一卷
季本《四书私存》三十七卷
薛甲《四书正义》十二卷
梁格《集四书古义补》十卷
金贲亨《学庸义》二卷
苏濂《四书通考补遗》六卷
朱润《四书通解》十卷
马森《学庸口义》三卷
廖纪《四书管窥》四卷
陈士元《论语类考》二十卷,《孟子杂记》四卷
许孚远《论语学庸述》四卷
谢东山《中庸集说启蒙》一卷
唐枢《四书问录》二卷
杨时乔《四书古今文注发》九卷
李材《论语大意》十二卷
顾宪成《大学通考》一卷,《大学质言》一卷
管志道《论语订释》十卷,《中庸测义》一卷,《孟子订释》七卷
邹元标《学庸商求》二卷
郑维岳《四书知新日录》三十七卷
王肯堂《论语义府》二十卷
史记事《四书疑问》五卷
郝敬《四书摄提》十卷
姚舜牧《四书疑问》十二卷
李槃《中庸臆说》一卷
吴应宾《中庸释论》十二卷
顾起元《中庸外传》三卷
林茂槐《四书正体》五卷
陈禹谟《谈经苑》四十卷,《汉诂纂》二十卷,《引经绎》五卷,《人物概》十五卷,《名物考》二十卷
陶廷奎《四书正学衍说》八卷
刘元卿《四书宗解》八卷
陈仁锡《四书语录》一百卷,《四书析义》十卷,《四书备考》八十卷
张溥《四书纂注大全》三十七卷
──右《四书》类五十九部,七百十二卷
危素《尔雅略义》十九卷
朱睦〈木挈〉《训林》十二卷
朱谋〈土韦〉《骈雅》七卷
李文成《博雅志》十三卷
张萱《汇雅前编》二十卷,《后编》二十卷
罗曰褧《雅余》八卷
穆希文《蟫史集》十一卷
黄裳《小学训解》十卷
朱升《小四书》五卷(集宋元儒方逢辰《名物蒙求》、程若庸《性理字训》、陈栎《历代蒙求》各一卷,黄继善《史学提要》二卷)
何士信《小学集成》十卷,《图说》一卷
赵古则《学范》六卷,《童蒙习句》一卷
方孝孺《幼仪杂箴》一卷
张洪《小学翼赞诗》六卷
郑真《学范》六卷
朱逢吉《童子习》一卷
吴讷《小学集解》十卷
刘实《小学集注》六卷
丘陵《婴教声律》二十卷
廖纪《童训》一卷
陈选《小学句读》六卷
王云凤《小学章句》四卷
湛若水《古今小学》六卷
钟芳《小学广义》一卷
黄佐《小学古训》一卷
王崇文《蒙训》一卷
王崇献《小学撮要》六卷
朱载玮《困蒙录》一卷
耿定向《小学衍义》二卷
吴国伦《训初小鉴》四卷
周宪王有燉《家训》一卷
朱勤美《谕家迩谈》二卷
郑绮《家范》二卷
王士觉《家则》一卷
程达道《家教辑录》一卷
周是修《家训》十二卷
杨荣《训子编》一卷
曹端《家规辑略》一卷
杨廉《家规》一卷
何瑭《家训》一卷
程敏政《贻范录》三十卷
周思兼《家训》一卷
孙植《家训》一卷
吴性《宗约》一卷,《家训》一卷
杨继盛《家训》一卷
王祖嫡《家庭庸言》二卷
(已上小学。)
《女诫》一卷(洪武中命儒臣编。)
高皇后《内训》一卷
文皇后《劝善书》二十卷
章圣太后《女训》一卷(献宗为序,世宗为后序。)
慈圣太后《女鉴》一卷,《内则诗》一卷(嘉靖中命方献夫等撰。)
黄佐《姆训》一卷
王敬臣《妇训》一卷
王直《女教续编》一卷
(已上女学。)
《洪武正韵》十六卷
孙吾与《韵会订正》四卷
谢林《字学源委》五卷
赵古则《声音文字通》一百卷,《六书本义》十二卷
穆正《文字谱系》十二卷
兰廷秀《韵略易通》二卷
章黻《韵学集成》十二卷,《直音篇》七卷
涂观《六书音义》十八卷
黄谏《从古正文》六卷
顾充《字类辨疑》二卷
张颖《古今韵释》五卷
梁伦《稽古叶声》二卷
周瑛《书纂》五卷
《音释》一卷
王应电《同文备考》九卷
杨慎《转注古音略》五卷,《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附录》五卷,《古音余》五卷,《古音略例》一卷,《六书练证》五卷,《六书索隐》五卷,《古文韵语》二卷,《韵林原训》五卷,《奇字韵》五卷,《韵藻》四卷
方豪《韵补》五卷
龚时宪《玉篇鉴磻》四十卷
刘隅《古篆分韵》五卷
潘恩《诗韵辑略》五卷
张之象《四声韵补》五卷
陈士元《古俗字略》七卷,《韵苑考遗》四卷
田艺蘅《大明同文集》五十卷
茅溱《韵谱本义》十六卷
焦竑《俗书刊误》十二卷
方日升《古今韵会小补》三十卷
程元初《五经词赋叶韵统宗》二十四卷
黄钟《音韵通括》二卷
郝敬《读书通》二十卷
林茂槐《读书字考略》四卷
赵宧光《说文长笺》七十二卷,《六书长笺》十三卷
梅膺祚《字汇》十二卷
吴汝纪《古今韵括》五卷
吴继仕《音声纪元》六卷
吕维祺《音韵日月灯》六十卷
周宇《字考启蒙》十六卷,《认字测》三卷
周伯殷《字义切略》二卷
杨昌文《篆韵正义》五卷
熊晦《类聚音韵》三十卷
杨廉《缀算举例》一卷,《数学图诀发明》一卷
顾应祥《测圆算术》四卷,《弧矢算术》二卷,《释测圆海镜》十卷
唐顺之《句股等六论》一卷
朱载堉《嘉量算经》三卷
李瓒《同文算指通编》二卷,《前编》二卷
杨辉《九章》一卷
(已上书数。)
──右小学类,一百二十三部,一千六十四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僖宗李儇是唐朝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已深陷内忧外患的泥详情
田横,这位活跃于秦末汉初的齐国贵族,以不屈的气节和悲壮的结局,在中国历史上镌详情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唐朝以其辉煌的武功和璀璨的将星群而著称。其中,李嗣业与薛详情
在三国东吴的历史长卷中,孙权的女儿们以其独特的身份与命运,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详情
公元前108年,长安城外,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向西进发。锦旗蔽日,鼓乐喧天详情
在日本战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武田氏家臣高坂昌信以“逃弹正”的称号闻名于世。这详情
元末乱世,陈友谅以渔民之子崛起,曾掌控鄂、湘、赣等战略要地,麾下六十万大军、详情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1668-1743)作为康熙朝最具影响力的妃嫔之一,其居所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黄金家族谱系中,成吉思汗之孙阔端与忽必烈的关系远非简单的亲属称谓详情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秦宜禄作为吕布麾下的一名普通将领,其人生轨迹因详情
在中国两宋之际的抗金历史中,吴玠无疑是一位熠熠生辉的名将。他长期镇守四川,扼详情
姚思廉(yáo sī lián)作为中国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姓名拼详情
公元557年,南梁政权在侯景之乱的余烬中摇摇欲坠。陈霸先以“禅让”之名废黜梁详情
19世纪的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如三颗璀璨流星划破夜空,夏洛蒂的《简·爱》、详情
作为维也纳分离派的核心人物,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以颠覆性的艺术语言重新定义了1详情
在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璀璨星河中,海蒂·拉玛以“世界第一美人”的称号惊艳世人,但详情
卢绾,这位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从沛县起兵时便以亲信身份追随刘邦,详情
寇准,北宋名相,以刚直敢谏著称,却在仕途上屡遭贬谪,最终客死雷州。他的命运轨详情
阴山山脉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地理屏障,其战略地位在历史长河中始终被中原王朝与北详情
在《青丘狐传说》的奇幻叙事中,花月与刘子固的结局始终是观众热议的焦点。这段交详情
在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谋士如璀璨星辰般耀眼,而刘巴虽名详情
春秋时期,宋国公子朝(即宋朝)的美貌不仅载入史册,更成为后世传颂的传奇。这位详情
公元前273年,战国中期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在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的战场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征伐,战火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