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麑为什么被奉为刺客鼻祖?
2025-03-05 04:00:04 孟母 季友 鲁庄公 许行 孟子

  锄麑为什么被奉为刺客的鼻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跌宕的时期,也是思想最为璀璨的时代。而这也更是“士”的黄金年代,不但智囊谋国之士辈出,如公孙衍张仪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是侠士以热血书写春秋的时代,如专诸、聂政等,若血溅五步,则天下缟素。

image.png

  提起刺客,很多人都血脉偾张。人们对专诸、要离、豫让、荆轲等人的故事也许耳熟能详,但提起谁是刺客之祖?知晓的人并不多。而此刺客之祖,还留下一段感人的事迹,此人叫锄麑(chúní)。

  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意思是说:晋灵公有失君道,爱敛财搞浮华,为人残忍好杀,不知悔改。赵盾劝谏,晋灵公嫌赵盾碍事,便派锄麑去刺杀赵盾。锄麑清晨前往赵盾府上,见赵盾的内室之门大开,而赵盾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因时间尚早,便和衣坐着打盹。锄麑退了回去,感叹道:如此恭敬之人,实乃百姓的好领导。杀掉百姓的好领导,不忠。违背国君的命令,又是不信。只要犯上这其中的一件(不忠或不信),都不如去死。于是,便头撞槐树而死。

  正因为锄麑的事迹,颇令人感触,而其年代又甚早,故被后世奉为刺客之祖。可是,锄麑“触槐而死”的事迹虽很感人,却有可疑之处。锄麑去行刺赵盾,又不可能带着史官,而让史官把自己的内心独白给记录下来。再则,锄麑既死,能把锄麑这番话给宣扬出去的也只能是赵氏

  而显然,锄麑的这种忠义节烈是不利於晋灵公的。故而,这故事也很有可能跟后来赵氏孤儿“忠臣义仆”的故事一样,出自於赵氏的缘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