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吴 一作:江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飘荡着羌管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注释

image.png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image.png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创作背景

  吴熊和《柳永与孙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证》考证此词为柳永在杭州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孙沔作。孙沔向误作孙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