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早蝉

  白居易唐代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译文

  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

  蝉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

  蝉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秋风还没开始吹,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

  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

  现在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注释

image.png

  石楠: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image.png

  湓城:瑞昌市西清湓山。清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