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补天神石与神瑛侍者有什么区别?

  《红楼梦》中的补天神石与神瑛侍者有什么区别?贾宝玉的前身到底是哪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补天神石究竟指的是什么?

  女娲补天之时,修炼了36501颗五彩神石,但最终,仅用了36500块,而剩下的那一块,则被遗弃在青梗峰下。

  原文对此,有一段明确的描述。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由此可知,补天神石在吸收天地之精华后,产生了灵性,也就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也是因此,当一僧一道偶然来到青梗峰下,谈论着红尘趣事的时候,他才会出言恳求这二仙,带它去那富贵场、温柔乡中体验几年。

  一僧一道经不住它的恳求,终于答应了它,但对它说了这样一番话:

图片.png

  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

  由此可见,贾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就是青梗峰下的补天神石。

  对于这一点,在原文中,还有两点特意提到过。

  1、空空道人在石头上所见的: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在此,还留下了一首诗。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的第一句,描述的是补天神石不幸被遗弃没有用于女娲补天;第二句的意思,是它幻行入世,以通灵宝玉的样子所体会的富贵场、温柔乡中的情形。

  其实在此,最难理解的,是第三句:此系身前身后事。这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相信,若我们熟悉《红楼梦》,就会发现,在《红楼梦》中所记录的,不仅包含了贾宝玉的所见所闻,同样,贾宝玉未见未闻的事,也被记录了下来。

  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就能明白这句诗的意思。它想阐述的,是通灵宝玉具有神性,虽然它佩戴在贾宝玉的身上,但是它却不仅能看到贾宝玉所经历的,还能看到这个时代所经历的一切。甚至于,在贾宝玉出家后,它还能记录到贾府的结局,众人的结局。

  2、甄士隐的梦境。

  在甄士隐的梦境中,一僧一道正携带着石头前往警幻仙子那里,甄士隐在梦中,听到了他们二人这样的一番对话: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从这也可以看出,补天神石是经过一僧一道用法力而变成通灵宝玉的,它因为没有修成人行,所以无法单独下世,而只能伴随在他人身上。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补天神石在《红楼梦》中,仅仅是以通灵宝玉的形式亲历着贾府或者说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它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2】赤霞宫的神瑛侍者。

图片.png

  对于神瑛侍者,原文也有这样一段描述。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这一段描述,不仅揭示了绛珠仙子下凡的目的;同样,也体现了,赤霞宫神瑛侍者是主动要下凡造历幻缘的。

  从这,我们就不难推测了。神瑛侍者,就是出现在贾府之中的贾宝玉,因为他本身就是神仙,具有形体和思想。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明白了,补天神石是幻行成了通灵宝玉,伴随着神瑛侍者下凡体验红尘趣事的。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能明白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了。简单说来,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是有肉体、有思想的参与者;而通灵宝玉,则是有灵性甚至于有法力但无肉身的见证者。

  也是因此,在马道婆做法的时候,当贾宝玉陷入昏迷之时,经过一僧一道的颂持,通灵宝玉能解救宝玉、凤姐二人。

  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在八十回后还会写道甄宝玉送玉的情形,由此可见,通灵宝玉还具有瞬移、具有自动离开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