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其实林黛玉来贾府的第一天,就已经预示了结局
2025-04-22 23:50:03 贾雨村 贾代儒 贾瑞 贾蔷 贾芸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实来贾府的第一天,就已经预示了结局,因为她初入荣国府,当天就接连哭了两次,两次哭泣各有不同,却都有说法。

  (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与贾母抱头痛哭,是哭去世的贾敏

  贾母哭女儿早逝天人永隔,也哭外孙女小小年纪失去母亲的悲苦,有心疼、有懊悔更有遗憾。

  林黛玉哭母亲撒手而去,失去至亲孺慕,从此再无母爱关怀。更对未来人生充满忐忑和不安。

  林黛玉的第一次哭,哭得是亲情的沦丧。三年后她将再次迎来打击,父亲林如海也撒手而去,只留下她一人彻底孤苦伶仃

  双亲的去世让林黛玉由寄养在舅舅家的外甥女,变成了荣国府收养的养女。

图片.png

  寄养时还有家可归,收养后则无家可归。

  至此,林黛玉的人生成为浮萍,飘荡在贾家这片“池塘”之上。任由“风吹雨打”,只能随波逐流。

  如果有父母在,林黛玉可以凡事由父母做主。有心里话也可以和母亲诉说。就不至于日日煎心、彷徨无计的独自面对那些,她自己注定无法解决的难题。

  林黛玉一切的悲剧根源,也在于失去双亲之后,无依无靠的可悲。比之薛宝钗还有母亲和哥哥,林黛玉真是一无所有。

  (第三回)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地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就将通灵宝玉摔在了地上。这一摔大有“舍命”的意思。

  当时宝玉哭着说什么这样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不是好物。大体想表达什么不确定,但让林黛玉玉印象深刻的目的是达到了。

  林黛玉当时没表现如何,却一定吓坏了。她小女孩来了人家,面对如此事故势必彷徨无计,岂有不哭的道理?

  脂砚斋[甲戌侧批:黛玉第一次哭却如此写来。甲戌眉批:前文反明写宝玉之哭,今却反如此写黛玉,几被作者瞒过。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

  林黛玉此生为还前世灌溉而来,此为第一次以泪相还。

  宝黛初见就以“泪”铺垫,注定未来林黛玉的眼泪将要为宝玉落尽。

  情泪的前提是“为君倾尽心力”,林黛玉要将一颗心悬在贾宝玉的身上不能解脱,上演一出有头无尾的悲剧情缘。

  林黛玉第一次落泪为亲情,不为还泪而流。第二次落泪则为了她与贾宝玉注定无果的情缘而流,是为爱情。

  亲情、爱情也是林黛玉一生的羁绊。

图片.png

  当时社会,能够影响女儿命运的情愫就是亲情和爱情。女儿间的友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远无法与亲情爱情相提并论。

  林黛玉因亲情失怙影响爱情无人做主,再导致身体健康持续恶化,走入人生死胡同,十八岁不到的年纪泪尽而亡……

  林黛玉初来贾家时,就提到不能轻易流泪的缘故。

  (第三回)“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明知不能哭却偏偏一来就哭,岂不就是“要命”之举?

  外祖母听了她之言只有心疼。舅母听说就会觉得“这孩子难养”。等到察觉贾母有意促成宝黛姻缘,自然会反对!

  而癞头和尚对林黛玉见死不救,说她“好不了”。

  薛宝钗这边却有秃头和尚送的海上方“冷香丸”,又亲自给了药引子和金锁上的话。

  两相比较就知道癞头和尚“厚此薄彼”,薛宝钗更福大命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