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最后的i结局在书中有何暗示?
2025-04-22 19:50:03 玉嫔 孝德显皇后 慈安 咸丰 慈禧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林黛玉的结局有很多说法,但却极少有人愿意相信她最终离开了贾家远嫁异国。皆因世人先入为主,认为前世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这一世林黛玉还泪而来。林黛玉应该泪尽而去,不应该再有别的牵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曹雪芹在设计宝黛爱情,也有原型。她前后留下不止八条线索证明林黛玉却是远嫁他人。而贾宝玉也曾亲口证实。

  一,爱情观。太虚幻境来自秦观秦太虚。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红楼梦》中“情”定调。所以秦可卿一家三口都围绕“情”之一字。

  二,三生石的故事来源于苏轼《僧圆泽传》,由友情切入爱情。僧人圆泽与好友李源最终是分开的。

  三,宝黛钗的故事线,明显借鉴《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儿子和儿媳妇感情好,婆婆不满意,非要拆散了另娶她喜欢的女儿。棒打鸳鸯不得已,“儿媳妇”都外嫁他人,酿成悲剧。

  不过,林黛玉不是陆游妻子唐婉,她虽有嫁人结局,却没有委身他人。也不像刘兰芝那样决绝投河自尽。失去贾宝玉,林黛玉很快就泪尽而亡了。出嫁不过是她在人生最后时刻获得一丝自己做主的自由。

  四,《葬花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image.png

  《桃花行》: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柳絮词》:嫁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

  林黛玉的别离诗远不止此。而别离并不止死别。

  “东风”二字不只春风之意,还有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的意思!比方贾探春远嫁。

  细数“东风”二字诗文,大量出现在林黛玉和贾探春的相关文字中,别人或没有或一两个在不重要的位置。

  五,林黛玉的《五美吟》和《柳絮词》先后引用了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红拂、关盼盼和绿姬七位历史上有名的女子。这七人的共同点又全部为人“妃妾”,没有一位是嫡妻。红拂嫁给李靖后才是嫡妻,她之前也是杨素的姬妾。

  “红拂夜奔”其实是林黛玉的“梦想”。可惜贾宝玉不是李靖。

  而《五美吟》中五位女子,又全部是两方势力对立中,身不由己从一方势力到另一方势力的命运。

  六,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签是对所有人的姻缘影射。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是王昭君出塞嫁为匈奴王妃,让汉哀帝后悔莫及的典。

  所以,从《红楼梦》故事设定,林黛玉的诗文,以及歌咏七位女子的身份,尤其芙蓉花签,证明林黛玉确实与贾探春一起远嫁海外异国,为他人做了王妃。

  七,第十八回,脂砚斋批语《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牡丹亭》中杜丽娘相思而死。林黛玉虽还泪而来,守着贾宝玉“默默无语两眼泪”,并无相思之意。但《题帕三绝.三》中却有浓浓的相思: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的泪尽,已经不在潇湘馆,而是在另一个有千竿竹的地方,只可惜陪在她身边的人不懂得她为何流泪。

  八,宝黛二人偷看禁书,贾宝玉胡言乱语惹怒林黛玉。

image.png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急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这段谶语非常重要,也说的清楚。意思是贾家抄家后,贾宝玉和薛宝钗投奔薛姨妈,被薛蟠夏金桂百般不容,更污蔑贾宝玉和香菱不轨。香菱惨死,贾宝玉再受打击。薛宝钗为了让他振作,规劝她可否用心读书自立。

  贾宝玉心灰若死,离家出走想一死了之。危急关头癞头和尚出现,度化他悬崖勒马。贾宝玉像甄士隐一样出家而去,留下薛宝钗外嫁苦守余生。

  出家后的贾宝玉,寻到嫁人做“一品夫人”的林黛玉坟前,为她守墓余生。

  “一品夫人”很重要,属于帝王妃嫔的品级。一品诰命夫人才是正一品高官的诰命夫人品级。且王公侯伯四个等级为超品。像贾母,就是荣国公诰命夫人。

  有诰命和无诰命是地位尊卑的象征。无诰命的才是帝王妃嫔。像古代帝王的“三夫人”都是一品。贾元春的贤德妃为凤藻宫尚书,为唐四夫人“贤淑德贵”叠加,是一品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