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玉屑》,诗话集,南宋魏庆之著。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有才名而无意仕进,种菊千丛,常与诗人逸士在菊园中吟诵。有人曾赋诗赞誉他说:“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可知他过着以种菊、赋诗为乐的隐逸生活。庆之与当时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这给他辑录南宋诗话带来了不少方便。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总 论
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然终不能奇。李贺母责贺曰:是儿必欲呕出心乃已!非过论也。今之君子,动辄千百言,略不经意,真可责哉!唐子西语录
炼 字
作诗在于炼字。如老杜“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是炼中间一字。“地坼“坼”原作“拆”,误,改之——哈哈儿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是炼末后一字。酬李都督早春诗云:“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若非“入”与“归”二字,则与儿童之诗何异!葛常之
炼 格
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以声律为窍,物象为骨,意格为髓。金针格
炼 意
世俗所谓乐天金针集,殊鄙浅;然其中有可取者:炼句不如炼意,非老于文学不能道此。又云:炼字不如炼句,则未安也。好句要须好字。诗眼
炼 韵
陈君节,字明信,言炼句不如炼韵。余以为若只觅好韵,则失于首尾不相贯穿。王直方诗话
句锻月炼
唐人虽小诗,必极工而后已。所谓句锻月炼,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完,语未工,改第三句云:“人面只今何处在?”盖唐人工诗,大率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笔谈
句中有眼
汪彦章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先以示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迥然与前不侔,盖句中有眼也。古人炼字,只于眼上炼,盖五字诗以第三字为眼,七字诗以第五字为眼也。
诗贵造微
小律诗虽末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至于字字皆炼,得之甚艰,但患观者灭裂,不见其工耳。若景意纵完,一读便尽,此类最易为人激赏,乃诗之折杨黄华也。譬若三馆楷书,不可谓不精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笔谈
求其疵而去之
诗在与人商论,求其疵而去之,等闲一字放过则不可,殆近法家,难以言恕矣。故谓之诗律。东坡云:“敢将诗律斗深严”,予亦云:“诗律伤严近寡恩”。大凡立意之初,必有难易二涂,学者不能强所为,往往舍难而趋易,文章罕工,每坐此也。作诗自有稳当字,第思之未到耳。唐子西语录
剩一字
皎然以诗名于唐,有僧袖诗谒之,然指其御沟诗云:“此波涵圣泽”,“波”字未稳,当改。僧怫然作色而去。僧亦能诗者也,皎然度其去必复来,乃取笔作“中”字掌中,握之以待,僧果复来,云:欲更为“中”字,如何?然展手示之,遂定交。要当如此乃是。又郡阁雅言云:王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御沟为卷首云:“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远,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自谓冠绝无瑕,呈僧贯休,休公曰:此甚好,只是剩一字。贞白扬袂而去。休公曰:此公思敏,取笔书“中”字掌中。逡巡,贞白回,忻然曰:已得一字,云“此中涵帝泽”,休公将掌中示之。二说不同,未知孰是。同上
老 杜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李商老云:尝见徐师川说,一士大夫家,有老杜墨迹,其初云:“桃花欲共杨花语”,自以淡墨改三字,乃知古人字不厌改也。不然。何以有日锻月炼之语。漫叟诗话
陵阳谓少陵改诗
赋诗十首,不若改诗一首,少陵有“新诗改罢自长吟”之句,虽少陵之才,亦须改定。室中语
乐 天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又张文潜云:世以乐天诗为得于容易,而耒尝于洛中一士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殆与初作不侔。苕溪渔隐曰:乐天诗虽涉浅近,不至尽如冷斋所云,余旧尝于一小说中曾见此说,心不然之,惠洪乃取而载之诗话,是岂不思诗至于老妪解,乌得成诗也哉!余故以文潜所言,正其谬耳。
百练为字,千练成句。
欧 公
老杜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工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鲁直长年多改定前作,此可见大略,如宗室挽诗云:“天网恢中夏,宾筵禁列侯。”后乃改云:“属举左官律,不通宗室侯。”此工夫自不同矣。吕氏童蒙训
东 坡
东坡作蜗牛诗云:“中弱不胜触,外坚聊自郛。升高不知疲,竟作粘壁枯。”后改云:“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余以为改者胜。王直方诗话
清诗要淘练,乃得铅中银。坡诗
山 谷
鲁直嘲小德,有“学语春莺啭,书窗秋雁斜。”后改曰:“学语啭春鸟,涂窗行暮鸦。”以是诗文不厌改也。东皋杂录
山谷与余诗云:“百叶缃桃苦恼人。”又云:“欲作短歌凭阿素,丁宁夸与落花风。”其后改“苦恼”作“触拨”,改“歌”作“章”,改“丁宁”作“缓歌”,余以为诗不厌多改。王直方诗话
荆 公
王驾晴景云:“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里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云:“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此诗,因为改正七字,遂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镵斧之迹,真削锯手也。渔隐
王平甫
岭下保昌县沙水村进士徐信,言东坡北归时,过其书斋,煮茗题壁,又书一帖云:尝见王平甫自负其甘露寺诗:“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余应之曰:精神全在“卷”字上,但恨“飞”字不称耳。平甫沉吟久之,请余易,余遂易之以“横”字,平甫叹服。大抵作诗当日煅月炼,非欲夸奇斗异,要当淘汰出合用字。此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三日甲子玉局老书,而赵德麟以为陈知默诗,东坡必不误矣。遗珠
王仲至
王仲至召至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于壁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赋长杨罢,闲拂尘埃看画墙。”旧云“奏罢长杨赋”,亦荆公所改。王直方诗话
韩子苍
公尝赋送宜黄丞周表聊诗云:“昔年束带侍明光,曾见挥毫对御床。将为骅骝已腾踏,不知雕鹗尚摧藏。官居四合峰峦绿,驿路千林橘柚黄。莫恋乡关留不去,汉廷今重甲科郎。”表卿既行久之,乃改“对”字作“照”字,盖子瞻送孙勉诗云:“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注云君尝考中进士第一人也。改“峰峦绿”为“峰峦雨”,“橘柚黄”为“橘柚霜”;改“莫恋乡关留不去”作“莫为艰难归故里”,益见其工。又题辛仲及斗牛图诗云:“好事谁如公子贤,断缣求买不论钱。”后改云“千金买画亦欣然”,亦于卷中断取旧诗别题。室中语
诗不可不改,余在龙安道中,尝作五言诗,其初云:“雨时万木翳,雨后群山开。”后改为“未雨万木翳,既雨群山开。”与其初大段不同。室中语
论用工之过
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煅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晚唐诸人,议论虽浅俚,然亦有暗合者,但不能守之耳。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者,使所见果到此,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有何不可为!惟徒能言之,此禅家所谓语到而实无见处也。往往有好句当面蹉过,若“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不知何处合费许多辛苦;正恐虽捻尽须,不过能作“药杵声中捣残梦,茶铛影里煮孤灯”句耳。人之相去,固不远哉!蔡宽夫诗话
沿 袭
诚斋论沿袭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垅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阴铿云:“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杜云:“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又云:“水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此一联胜。庾信云:“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杜云:“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亦胜庾矣。南朝苏子卿梅诗云:“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介甫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述者不及作者。陆龟蒙云:“殷勤与解丁香结,从放繁枝散诞春。”介甫云:“殷勤与解丁香结,放出枝头自在春。”作者不及述者。
诚斋论渊明子美无己诗相似
渊明、子美、无己三人,作九日诗大概相似。子美云:“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此渊明所谓“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也。无己云:“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此渊明所谓“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也。
诚斋论东坡介甫诗流丽相似
东坡云:“春宵一刻直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人寂寂,秋千院落夜深深。”介甫云:“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二诗流丽相似,然亦有甲乙。
东 坡
欧公自扬州移汝州,作西湖诗云:“绿芰红莲画舸浮,使君那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后东坡复自汝移扬,作诗曰:“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用欧公诗也。侯鲭录
陵阳论山谷
一日,因坐客论鲁直诗体致新巧,自作格辙次,客举鲁直题子瞻伯时画竹石牛图诗云:“石吾甚爱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如此体制甚新。公徐云:“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盖是李白独漉篇也。室中语
诚斋论山谷诗
山谷集中有绝句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零落杏花香。春风不解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此唐人贾至诗也,特改五字耳。贾云:“桃花历乱杏垂香”,又“不为吹愁”,又“惹梦长”。
山谷取唐人诗
唐朱昼喜陈懿老至诗云:“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苦心无闲时,今日见玉色。”乃知山谷“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之句取此。复斋漫录
山谷仿欧公诗
永叔送原甫出守永兴诗云:“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坂。”黄鲁直送王郎诗云:“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浇胸中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从来兄弟之情。”近时学者以谓此格独鲁直为之,殊不知永叔已先有也。渔隐
简 斋
郑谷蜀中海棠诗一首,前一云:“秾丽最宜新着雨,妖饶全在欲开时。”然欧公以郑诗为格卑,近世陈去非尝用郑意赋海棠云:“海棠默默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虽本郑意,便觉才力相去不侔矣。山谷亦有“紫绵揉色海棠开”之句。复斋漫录
吴 可
韩子苍喜吴可小诗“东风可是闲来往,时送江梅一阵香。”殊不知张芸叟荼醿诗云:“晚风亦自知人意,时去时来管送香。”吴取此耳。复斋漫录
同机轴
老杜雨诗云:“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之句似之。赠王侍御云:“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似之。殆是同一机轴也。葛常之
有家法
杜审言,子美之祖也;则天时以诗擅名,与宋之问相唱和。其诗有“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寄语洛城风月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之句。若子美“林花著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又云“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虽不袭取其意,而语脉盖有家法矣。麈史
暗合子美
王元之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似。因请易之。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蔡宽夫诗话
模写东坡
西清诗话记其父蔡元长喜周邦彦祝寿诗:“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乃模写东坡藏春坞诗:“年抛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屦中。”复斋
承袭其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此辞可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知人远上溪桥。”东坡送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许彦周诗话
用其意
范季随曰:仆尝往外邑迎妇,故公有诗见寄云:“万里投殊俗,余生老一丘。常怜之子秀,能慰此翁愁。只欲连墙住,胡为下邑留。黄尘诗思尽,乞与四山秋。”孙内翰见谓曰:此诗卒章,岂用“诗思人间尽,今将入海求”之意耶!室中语
取其意
晁元忠西归诗:“安得龙山潮,驾回安河水。水从楼前来,中有美人泪。”韩子苍取其意,以代葛亚卿作诗云:“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唐孙叔向有经昭应温泉诗云:“一道泉回绕御沟,先皇曾向此中游。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子苍末句,又用孙语也。复斋漫录
意同辞异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此退之早春诗也。“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惟有傲霜枝。一年好处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此子瞻初冬诗也。二诗意同而辞殊,皆曲尽其妙。渔隐
辞同意异
予初喜杜紫微“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语,已乃知出于老杜“千崖秋气高”,盖一语领略尽秋色也。然二家言嵓崖间秋气耳,犹未及江天水国气象宏阔处。一日雨后,过太湖,泊舟洞庭山下,乃得句云:“木落洞庭秋。”或云:此蹈袭“枫落吴江冷”语,第变“冷”为“秋”则气象自不同。彼记时耳,是安知秋色之高,尽在洞庭里许乎。此渊源自楚骚中来。九歌云:“洞庭波兮木叶下。”其陶写物象,宏放如此。诗可以易言哉!休斋
即旧为新
庾信宇文盛墓志铭云:“受图黄石,不无师表之心;学剑白猿,遂得风云之志。”牧之题李西平宅诗云:“受图黄石老,学剑白猿翁。”亦即旧为新之一端也。潘子真诗话
摹 拟
许昌西湖展江亭成,宋元宪留题云:“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之句,皆以谓旷古未有此语。然本于五代马殷据潭州时建明月圃,命幕客徐仲雅赋诗云:“凿开青帝春风圃,移下姮娥夜月楼。”用古句摹拟,词人类如此。但有胜与否耳。西清诗话
剽 窃
余旧见颜持约所画淡墨杏花,题小诗于后,仍题持约二字,意谓此诗必持约所作。比因阅唐宋类诗,方知是罗隐作,乃持约窃之耳。诗云:“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古之诗人如王维,犹窃李嘉祐“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僧惠崇为其徒所嘲云:“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诗句犯师兄。”皆可轩渠一笑也。渔隐
相 袭
公尝有诗送李节夫云:“治声临颍复临川,籍甚临江已预传。”仆曰正如王介甫“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公笑曰:偶尔!室中语
一日,因论诗,珪粹中曰鲁直清江引:“浑家醉着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说尽渔父快活。公曰:“醉着”二字,是用韩偓“渔翁醉着无人唤。”室中语
一日,有坐客问公曰:全用古人一句可乎?公曰:然,如杜少陵诗云:“使君自有妇”,“而无车马喧”之类是也。室中语
袭全句
东坡送人守嘉州古诗,其中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上两句全是李谪仙诗,故继之以“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之句。此格本出于李谪仙。其诗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还忆谢元晖。”盖“澄江净如练”即元晖全句也。后人袭用此格,愈变愈工。渔隐
依仿太甚
东坡作藏春坞诗,有“年抛造物甄陶外,春在先生杖屦中。”而少游作俞充哀词乃云:“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余以为依仿太甚。王直方诗话
南方浮图能诗者多,士大夫鲜有汲引,多汩没不显。福州僧有诗百余篇,其中佳句如“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不减古人也。苕溪渔隐曰:“此一联乃体李义山“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所谓屋下架屋者,非不经人道语,不足贵也。古今诗话
着力太过
“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此两联虽唐人小说,其实佳句也。郑谷诗:“睡轻可忍风敲竹,饮散那堪月在花”盖与此同。然论其格力,适堪揭酒家壁,与为市人书扇耳。天下事每患自以为工处,着力太过,何但诗也。石林诗话
不约而合
退之:“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临川云:“发为感伤无翠葆,眼从瞻望有玄花。”又“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又云:“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韩“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永叔“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柳“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今为岭外行。”王“十年江海别常轻,岂料今随寡妇行。”柳“直以疏慵招物议,休将文字趁时名。”王“直以文章归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柳“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又“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苏“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又“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皆不约而合,句法使然故也。溪
古人亦有所祖
樊宗师墓铭云:“惟古于词必己出”云云,“后皆指前公相袭”,真是如此。子虚大人赋全仿远游,而屈子心事,非相如所可窥识,故气象自别。渊明归去来辞,千古绝唱,亦是祖归田赋意。此类甚多,只如退之平淮西碑,全是尚书句法;秋怀诗全是选诗体。漫塘录
祖习不足道
江淹拟汤惠休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古今以为佳句,然谢灵运:“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谢玄晖:“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即是此意。尝怪两汉间所作骚文,初未尝有新语,直是句句规模屈宋,但换字不同耳。至晋宋以后,诗人之辞,其弊亦然。若是,虽工亦何足道!盖当时祖习,共以为然,故未有讥之者耳!
述者工于作者
诗恶蹈袭古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盖思之愈精,则造语愈深也。魏人章疏云:“福不盈身,祸将溢世。”韩愈则曰:“欢华不满眼,咎责塞两仪。”李华吊古战场曰:“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娟娟原文应作“悁悁”心目,寝寐见之。”陈陶则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盖工于前也。隐居语录
述者不及作者
梅尧臣赠邻居诗有云:“壁隙透灯光,篱根分井口。”徐铉亦有喜李少保卜邻云:“井泉分地脉,砧杵共秋声。”此句尤闲远也。同上玉林云:按唐于鹄有题邻居诗云:“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二公之诗,盖本乎此。
不沿袭
太白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还忆谢元晖。”至鲁直则云:“凭谁说与谢元晖,休道澄江静如练。”王文海云:“鸟鸣山更幽”,至介甫则曰:“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皆反其意而用之。盖不欲沿袭之耳。渔隐
不蹈袭
太白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元微之侠客行云:“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二公寓意不同。复斋漫录
陵阳云:目前景物,自古及今,不知凡经几人道。今人下笔,要不蹈袭,故有终篇无一字可解者。盖欲新而反不可晓耳。室中语
夺胎换骨
总 说
山谷言: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如郑谷诗:“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此意甚佳,而病在气不长。西汉文章雄深雅健,其气长故也。曾子固曰:诗当使人一览语尽,却意有余,乃古人用心处。荆公菊诗曰:“千花百卉雕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东坡曰:“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又李翰林曰:“鸟飞不尽暮天碧”,又曰“青天尽处没孤鸿。”其病如前所论。山谷达观台诗曰:“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豁开。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凡此之类,皆换骨法也。顾况诗曰:“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其诗简缓而意精确。荆公与故人诗曰:“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冈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乐天诗:“临风杪“杪”原作“抄”,误,改之——哈哈儿秋树,对酒长年身。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诗:“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凡此之类,皆夺胎法也。冷斋夜话
诚斋论夺胎换骨
有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者。庾信月诗云:“渡河光不湿”,杜云:“入河蟾不没。”唐人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坡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杜梦李白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山谷簟诗云:“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退之云:“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吕居仁云:“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此皆以故为新,夺胎换骨。白道猷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后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僧道潜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其源乃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亦可谓善夺胎者也。庚溪
意同辞异
郑毅夫云:“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语意清绝。顷在澄江见一诗云:“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状霁后景物,语不凡也。或云:司马才叔作,诗选载在可正平诗中。同上
当有别意
杜陵竭玄元庙,其一联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盖纪吴道子庙中所画者。徽宗尝制哲庙挽词,用此意作一联云:“北极联龙衮,西风拆雁行。”亦以“雁行”对“龙衮”,然语意中的,其亲切过于本诗。兹不谓之夺胎可乎!不然,则徒用前人之语,殊不足贵。苏子美云:“峡束沧渊深贮月,岩排红树巧装秋。”非不佳也;然正用杜陵“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之句耳。语虽工,而无别意。艺苑雌黄
点 化
尤更精巧
诗选云朱乔年绝句:“春风吹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盖前人有咏笋云:“急忙且吃莫踟蹰,一夜南风变成竹。”乔年点化,乃尔精巧。余观鲁直已先有此句,从斌老乞苦笋云:“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前诗并蹈袭鲁直也。渔隐
玉林云:按白乐天笋诗云:“且吃莫踟蹰,南风吹作竹。”亦袭此语耳。
用古人意
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荆公点化之则云:“缲成白发三千丈。”刘禹锡云:“遥望洞庭湖面水,白银盘里一青螺”,山谷点化之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孔稚圭白苎歌云:山虚钟响彻”,山谷点化之云:“山空响管弦。”卢仝诗云:“草石是亲情”,山谷点化之云:“小山作友朋,香草当姬妾。”学诗者不可不知此。
精彩数倍
山谷黔南十绝七篇,全用乐天花下对酒、渭川旧居、东城寻春、西楼、委顺、竹窗等诗,余三篇用其诗,略点化而已。叶少蕴云:诗人点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重经号令,精彩数倍。此语诚然。韵语阳秋
点化古语
徐陵鸳鸯赋云:“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天下真成长会合,无胜比翼两鸳鸯。”黄鲁直题画睡鸭曰:“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全用徐陵语点化之,末句尤工。随笔
句优于古
吴僧钱塘白塔院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高。”陈后山诗话鄙其语不文,曰:是分界堠子耳。及后山在钱塘,仍有句云:“语音随地改,吴越到江分。”此如李光弼用郭子仪旗帜士卒,而号令所及,精采皆变者也。程泰之考古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炎帝与黄帝的并立不仅是两位部落首领的传说,更是中华文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宋朝以319年的国祚、18位帝王的更迭,勾勒出中国封详情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详情
公元220年的成都城内,一场关乎蜀汉政权存续的隐秘博弈悄然落幕。养子刘封在刘详情
在清世宗雍正帝的铁腕统治下,直隶总督李绂的生死存亡成为检验皇权与清流博弈的试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淳于琼以"乌巢酒徒"的形象定详情
在秦末汉初的烽烟中,一位出身沛县丰邑的布衣老者,以七十五载春秋见证了从泗水亭详情
在朝鲜王朝十二代君主更迭的权力漩涡中,文定王后尹氏以“继后”身份执掌中宫四十详情
樊哙,西汉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与汉高祖刘邦有着深厚的交情。然而,详情
在北宋政坛的风云变幻中,王钦若推荐寇准为副宰相这一事件,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详情
唐懿宗李漼(833-873)的统治,恰似一曲王朝衰亡的挽歌。作为唐朝第十八位详情
在唐代文学星空中,李白与高适的关系始终笼罩着"梁园三剑客"详情
在唐代历史长河中,"永徽之治"犹如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既详情
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篇中,马周的《凌朝浮江旅思》如同一叶扁舟,载着寒微文人的孤详情
在苏州城外的桃花坞深处,54岁的唐伯虎在寒风中写下绝笔"生在阳间有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苏味道或许并非最耀眼的那颗,但他以一首《正月十五夜》详情
在战国时期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秦宣太后芈八子与男宠魏丑夫的故事,犹如一面棱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以凄美的爱情与反详情
闽越国作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古国,其疆域范围远超现代福建省行政区详情
浅井茶茶的人生轨迹与日本战国时代的血腥动荡深度交织。作为近江大名浅井长政与织详情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长河中,王守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宛如一颗璀璨的详情
笈多王朝作为中世纪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在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