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宣上帙六。
起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辛亥,尽五月十三日庚午。
四月二十三日辛亥童贯驻军高阳关宣抚司揭榜示众。
榜曰: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比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改作尚在)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惟在勉力同心背虏(改作蕃)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已戒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应契丹自来一切横敛悉皆除去虽大兵入界凡所须粮草及车牛脚价并不令燕人出备仍免二年税赋。
使北录曰:政和七年童贯建北伐之议大出禁旅告戒河北诸帅皆先事而具二月中旬前军已发三月上旬卜吉贯领中军戒涂在廷无敢异议上意欲须贺正国信使归以司封员外郎陶悦假太常少卿为国信使知霸州李邈副之二月二十五日入国门适贯导从出门与国信使副相值遂得传旨令先至府中议事翌日悦与邈至贯府第贯略问使人道涂次第遂问虏中(改作辽国)有寇果否悦对不闻贯云:何以知无寇悦云:悦所行道日行一程既不留。且。又不改行他路以此积压之贯。又云:何以知他处无寇悦云:所至皆以物赂听头访其国中事宜但云:唯(时与)女真争战别无他寇贯云:见说人多流移悦云:悦所行路皆有居人田皆耕垦所过处观者满道不见有流移也。贯。又云:已有人据易州悦云:非悦所由路然每采访不闻此也。贯词色甚厉。又云:今已围霸州朝廷已起兵贤何不说悦云:悦自雄莫来去霸甚近亦不闻此此皆贯已曾虚妄奏陈欲遂实其说尔贯云:莫是初无圣旨贤不曾探问否悦云:寻常使人不待得旨自当探问虏(改作敌)中事宜回日闻奏悦。又白贯云:有谭襄者欲立九大王九大王窜入深山藏逃众人即时捕获杀谭襄以此观之彼国人心未至离离。且悦到莫州。
得雄州探报云:已差接伴人使大使姓耶律不得名副使姓李洎悦过界河与接伴相见副使乃姓王接伴使人非机密事界河至莫数十里而探报如此乖缪。若诸事如此未可轻动也。贯大怒乃曰:虏中(改作彼国)待使人如何悦云:以前使人礼数悦所不知但随行人皆言前後礼数如此贯即云:莫是贤们得他相厚遂不说事宜否悦云:悦辈士人岂以礼数稍厚遂隐虏(改作敌)情也。贯见悦意终不相假不敢隐遂悉以所问奏知翌日道君皇帝见二府具道此说云:他甚有备三省。且收起文字以此推之北伐实非道君皇帝之意贯既狂妄误国是时在廷皆无敢拒之者圣意欲俟国信使来问而後行万一其或可缓也。而悦幸能纵横遏其说而撤其谋即日下诏抽回已发禁军拘收已降宣头而北伐寝矣。悦既对即锡章服由不得是迁吏部员外郎时中书舍人王安中行词云:持聘复命忠实可嘉当是时朝廷不敢峻其褒擢词臣不敢指其事实则贯之气焰可知矣。士大夫虽心服之而不敢昌言故其说罕传。又五年悦不幸既死贯复理前议所以成今日之祸也。以今日祸变之甚则知前日悦力排其说其为利可胜算耶建炎末臣僚以此上言有旨褒赠告词曰:故承议郎陶悦朕信赏必罚以励多士彰善瘅恶以风四方率由陟降之公靡有幽明之间以尔刚毅有守直谅不回顷自郎曹出将指使陈杜钦窥虏(改作间)之策排王恢首祸之谋时既息於起戈奸既莫逃於明罚九泉遗忠之士,岂可後於显褒疏恩闵章升华秘殿庶以伸久郁之公议贲不朽之馀光尚其有知钦此茂宠可特赠秘阁修撰。
五月九日丙寅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
《北征纪实》曰:童贯以四月十日行而攸以五月九日降旨十一日敕出十三日拜命攸辞免哪常礼批答云:朕以童贯宣抚北道独帅重兵其统领将佐及四路守臣监司并其门人故旧贯以昏耄所施为乖谬故相隐匿蔽不以闻致边事机会差失为朝廷之害莫大於此卿朕所倚毗无出右者所以辍卿为副实监军尔如军旅之事卿何预焉只专任民事及监察贯之所为可只今受命择十八日出门进发。
十三日庚午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童贯奏乞应副军期。
奏曰:臣仰遵睿训付以北事寅夕竭虑深恐不逮上辜委寄之重臣窃惟复燕大计昨正月间女真下中京余睹(改作伊都)往云:中契丹分力枝梧女真之际我乘机会进兵收复殊省事力既失此便巳为後时臣奉诏来北星夜倍道於四月二十三日到高阳关整促行军之备即见河朔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有如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须旋舂簸仅得其半。又多在远处将输费力军器甚阙虽於大原大名开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适用至於得地版筑之具并城戍守御之物悉皆无备盖河朔二百年未尝讲兵一旦仓卒责备颇难臣近闻易州军民万人延颈引兵(改作领)以献城垒。又西兵未来未敢出应致彼复疑臣虽夙夜竭力经营渐向就集然尚虑将输及军须守具版筑之类备之稍缓更迁延旬日复失事机伏望指挥下河北漕臣中山真定高阳关路帅臣究心办集及催已差睛将兵星夜赴本司应期驱使疾速前去如少敢稽缓有误军期并寘军法各令知悉。
童贯至河间府分军。
贯至河间府分雄州广信军为东西路以种师道总东路兵屯白沟王禀将前军杨惟忠将在劳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後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辛兴宗总西路之众屯范村杨可世王渊将前军焦安节将左军刘光国冀景将右军曲奇王育将後军吴子厚刘光世将选锋军并听刘延庆节制。
童贯次雄州议进兵。
贯次雄州诸军既集以种师道为中军。且议进兵师道曰:今日之事譬如盗入邻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且师出无名事固无成发踪之初宜有所失贯曰:今日之军事上既有成算第籍公威名以镇服耳第行勉旃谋之不臧不以罪也。因出御笔俾不得辞杨可世请於贯曰:事起之由毫发未尝预一旦临利害。若仓卒失计我辈要领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国为重愿熟计而後行贯未语和诜在坐曰:公自谓有万人敌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拉枯朽今日观之一懦夫耳燕蓟之民真。若沸羹望我以苏倘金鼓一鸣必便比肩系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公欲扇衅败我事耶可世默然不语贯即以诜副师道以可世为前军统制下令以(素车壮士)驰往开谕招来之意无得邀功生事。又令良嗣草书令归朝官张宪。
赵忠谕淳祸福《书》曰:月日太师领枢密院事充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楚国公童贯谨致书秦晋国王阁下。盖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国失人心者罔克守邦惟天人精祲相与之际乃祸福存亡必致之理明者未形而巳悟愚者患至而犹安窃惟国王之於大辽亲则叔侄也。义则君臣也。白水之师播越蒙尘国王不能率兵赴难使之复立乃乘隙以处磁疗非篡而何此所谓逆天也。西京危急亡在朝夕国王。又不能遣兵命将拯人於涂炭哀此元元其将畴依失人之心无大於此扶逆天道失人心如此其甚国王如是自视可能久乎!则是燕蓟云:朔名为有主其实无主也。国王春秋高。且。又无子而乃骤用馀列庶出之侄扰攘颠错以致於此燕人何辜坐待残灭皇帝恻然念之乃命贯领重兵百万救燕人於水火灵旗北指渐次燕圻天地神人莫不悦喜于于而来者如水之就下沛然孰能御之想惟国王亦已知之矣。国王温恭和裕通达古今存亡之机洞然深悉善为计者因败以图成转祸以为福如能开门迎降归朝纳土使国王世世不失王爵之封燕人亦无蹈斧钺之患孟蜀南唐及两浙钱王昔尝纳土并享王封袭传至今子孙昌盛天下耳目众所共知国王翻然入朝岂减钱王故事如其不然当议进兵国王势蹙事穷天厌人离欲北走则无所归欲南归则安可得当此之际虽悔何追况大辽五路所管州城四京已为草莽区区之燕必不能守国王平日以仁爱为心。若能知昔人存亡之机全燕蓟一方之命其馀阴德与世无穷。若国王迟疑犹豫不断窃恐子密窃发於便室严庄遽起於帐中国王之识兼人亦,岂不能虑此乎!。若是则国王左右前後之人皆敌国也。母蹈前车取笑後世贯与国王幸有一面之契不敢不以诚告惟审思而熟计之勿为庸人所误亮此悃诚速希示报不宣。
宣抚司募马扩入燕招谕。
茆斋自叙曰:宣抚司使张宪等持书入燕燕王得书执二人斩之知游说不行,於是募某借閤门宣赞舍人以往临行以三事白童贯一乞戒将士勿使求取珍宝递相献遗用严军律二请勿妄杀降人用安燕人之心三愿审量事势乘机举用勿以使人为念唐俭小义古人所行某一介之微得尽忠节苟利於国死无所惜时皆伟之士卒愿偕行者一十五人五月。
十八日晚过白沟食时至虏(改作辽)界新城县差到契丹汉儿官一员引伴须臾有父老数百人填拥驿外询使人何处来仆遂出榜读之众皆惊愕有汉儿刘宗吉者自後窃出相谓云:使人今夕当宿涿州宗吉涿州人也。见隶白沟军中愿得敕榜副本携示诸人他日南师入境愿先开门以献今夕复当密至驿中遂携二副本往晚抵涿州入小使驿祗接如国信礼夜久忽刘宗吉自壁衣下出云:今燕京戏诸处皆无军马止是四军大王有部曲二百馀骑曾历战阵(四军大王者奚人萧干小字夔离不常统军契丹渤海奚汉四军故号四军大王注夔离不改作古尔班删统军军字)其馀有马军六七百皆富豪儿郎不识战斗今白沟北岸下寨结草人相间夜饮昼睡马亦散放。若南军乘夜劫之但闻军声必自溃走宗吉欲以此事往见童宣抚少立功绩恐南军不察见害。若得一文信庶得必达仆筹虑久之乃作一书上童贯。且以贯所赠新履一只为信使宗吉去明燕京差到汉儿官牛稔充接伴使达燕京门外复遣四方馆使萧奥礼部郎中张觉(乃後来据平州者)充馆伴馆净垢寺次日有殿前指挥使姚璠枢密承旨萧夔都管乙信(改作伊逊)来伴食因请所持书榜样地云:两府官欲借看仆云:宣抚司令见九大王亲纳不敢先以示人辞难久之众持榜去既暮诸人亲来云:书榜中语言大段狂悖多是指斥不通商量安敢进呈今复纳回仆笑而取之谓诸人曰:贵朝不度德量力不审天时人事此何等时而较此闲事耶萧夔曰:南朝礼义之国今不顾盟好辄先举兵兵贵有名不知兵戈缘何至此仆答曰:朝廷命将出师使人不能尽知但略闻北朝兴兵累年并不相报天祚皇帝播迁不发赴难之师乃篡立於燕京邻国义均兄弟今来问天祚皇帝车驾驶员所在。又闻已削降为湘阴王事出非常兴师问罪访寻边主存亡举合礼经何谓无名夔云:国不可一日无主本朝级天祚失道奔窜宗社颠危臣民拥戴册立今上事与贵朝殊无干涉何至问罪况自古有之唐明皇奔蜀肃宗即位於灵武但期中兴,岂不与此事体一同南朝宜念邻国久和之义假借兵力共除大难今乃乘衅攘夺民土岂所望於大国哉!仆曰:明皇幸蜀太子监国既即位乃册明皇为太上皇祸乱既定迎还明皇肃宗亲步控马此则君臣父子之道尽矣。贵朝初非委托自立。又贬削湘阴之号何可少望古人况假师求救当在志诚包胥泣秦孔明趋吴皆竭诚意则。
邻国甯不相应耶贵朝泥於矫饰未常行一信使本朝虽有哀法庭之心无所施设今大兵压境止在旦夕祸福存亡贵朝君臣自裁可也。诸人唯唯而退次夕云:门下侍郎李处温自外来未见书榜再借观之次早姚璠来云:已议定来日欲令宣赞朝见。若对上。且委曲庶易酬答迫暮数人者复集互发言云:南朝徒夸兵众不思天理不顺人无斗心昨日种师道发杨可世一军过白沟本朝小小迎击南朝望尘退走。若非借自来和好已直入雄州矣。既一面遣使。又一面进兵却容易退走是何颜面自此已往如何可休兼宣赞受刘宗吉之约其人巳陈首即探怀取所付书履作色云:宣赞却如何归得仆徐答曰:某之此来非寻常礼貌之使每切畏谨唯恐为两国生事今次乃招纳使人刘宗吉献诚款安得不受大军之来初得朝旨不许杀戮一人昨日,必是立旗招安为贵朝军马袭取万一宣司申取朝廷降一讨荡指挥少俟西军毕集恐非燕民之福萧夔愕然曰:南朝遣宣赞来作死间耶不谓南朝弃士大夫之命如草芥也。仆答曰:某之此来本以一己之命易全燕之命悟则同生不悟则同死也。。又岂以徒归为志。且兵家用间最为下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用间以倾败或彼强我弱或彼我势均固有间以离析其势者如目今贵朝事势兵力自视南朝十分有一否百分有一否千万分中有一否。若非念自来邻国契好即分兵数道整阵齐入不识贵朝何以御之何在使人矫陈祸福为死间耶夔等唯唯而去曰:少间株津府自有行遣(析津府在燕京如京师之有开封府)仆因相送。且笑谓之曰:某此奉待行遣只不可错了一旦使燕人尽成血肉则甚幸自是馆伴者凡三日不至二十六日晚忽萧奥张觉押赆路锦绮衣袄并从人银绢等物来云:来日发宣赞回程仆辞以未见九大王及未得回书不敢受赆奥云:李门下传圣旨有故事支赐请留(李门下者处温也。初欲面议称藩因白沟之衄遂已)差秘书王介儒都官王仲孙赍回书同往雄州宣抚司。
封氏编年曰:马扩见燕王王俾译者责马云:两朝讲好百有馀年忽尔逾盟以兵临境曾不畏天自古违誓国祚不长马答如见姚璠等说及上敕与檄书呈燕王令姚璠读讫付门下省令听敕既至庭中具香案拜褥夔云:请舍人朝拜马云:适巳见毕何云:朝拜是何礼也。夔云:舍人无怒,於是有张画二轴一云:大。
宋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孝元皇帝一云:大宋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孝明皇帝马既见帝衔积压是真宗仁宗御容即朝拜捻香礼毕(真宗御容者至和初北朝绍圣初令使先赍画像来。且言两国交欢未尝识面因请御容朝延许之遂给使回仁宗御容者嘉祐二年秋七月北朝遣使求上御容以为後世子孙之夸议者虑有厌胜之术上曰:朕待虏甚厚必无是理遣御史中丞张升送之虏主具仪服迎谒见御容惊再拜退而谓左右曰:中国之主天日之表神异如此真圣人也。我。若生生在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捧盖为一都虞侯而已其畏服哪此所有帝衔求得中国谥号遂涂金字书於像傍注虏改作彼虏主改作辽主删见御容至退而八字中国之主四字如此二十六字於字)夔令译者读两朝誓《书》曰:维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章圣皇帝谨致书於弟大辽皇帝阙下有云:共遵成约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一十恨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任北朝令三司差人般取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边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陇亩稼穑南北勿纵绎骚所见两朝城池并各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心庶同悠久自此保安黎庶镇守封陲质於天地神只告於宗庙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其当殛之北朝绍圣皇帝答书云: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於天地誓之子孙有渝此盟神明是殛呜呼此盟可改後世何述云云又读仁宗皇帝誓《书》曰:窃以两朝修睦三祀於兹边鄙用甯干戈是偃近怀先誓炳。若日星今绵礻異已深敦好如故关南十县本朝传守已久愧难依从别纳金缯之仪用代赋敛之物每年增绢一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并前银绢般至雄州所管白沟交割两界塘淀除已前开畎者并依旧外自今已後各不得添展其见在提堰水口逐时决泄壅塞量兵夫之便修垒疏导外非时霖潦大段涨溢并不在关报之限两地作过逃走诸色人并依先朝誓书外更不得似日前停留容纵恭惟二圣威灵在天顾兹纂承各当遵奉共存大体无介小嫌。。且夫守约为信善邻为义二者关一罔以守国皇天厚地实闻此言其明文藏之宗庙副在有司依景德年两朝誓书顾惟不德必敦是盟苟或食言有如前誓专奉书咨闻不宣读讫夔请马上厅茶罢谓马曰:舍人适闻两朝誓书,岂不怀於心乎!南朝君臣忍违此约马曰:前日巳尝面闻诸公朝廷虽知有此曙所以起兵者只为燕王擅行废立兄弟之情固宜问罪所举岂无名也。夔曰:舍人之言虽稍有理然。
终违誓约请公就馆燕王召李处温等看南朝皇帝敕傍事当如何盖天锡知天祚尚在大金方炽大宋兴兵意欲归顺未敢形言故云:南朝敕榜事当如何然而处温素与赵良嗣善在天祚时二人知其国祚将危共议欲归南朝遂为莫逆友密於北极庙捻香沥酒为誓後知良嗣南奔朝廷命以直阁待遇礼厚亦欲南奔值天祚奔窜乃建立燕王为天锡皇帝既有推戴之功遂已其约至是知童贯大兵压境犹豫未决天锡既问亦未敢令天锡南归惧众不协从奏云:此乃军国大事臣虽大尉位长百僚不敢以管见自处即容与大臣共议此事甚大更在陛下睿知独断令臣等参议天锡恐天祚复来。又畏大金乃召李处温等面议云:朕以眇躬荷祖宗之灵获承大位本与卿等求保宗庙女真人骑复据西京未闻归国今者大宋重兵临境与大金夹攻朕观人事天时不敢当宝位欲称藩南朝与卿等同保血属未审如何言毕呜咽流涕处温亦为之下泪,於是议遣使。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六校勘记。
以司封员外郎陶悦假太常少卿为国使知霸州李邈副之(此系小注误作正文)此皆贯已曾虚妄奏陈欲遂实其说尔(此系小注误作正文)陈杜钦窥虏之策(杜钦一作娄敬)贯以耄所施为乖谬(以应作已为字衍)令归朝官张宝(宝误作宪)惟天人精神相与之际(神误作祲)使张宝等持书入燕(宝误作宪)访寻辽主存亡(辽误作边)不思天理不顺人情师无斗心(脱情字师字)。若非惜自来和好(惜误作借)小注(初北朝昭圣误作绍圣)所见两朝城池(朝一作边)开掘河道(掘一作拓)北朝昭圣皇帝(昭误作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晋末期的晋怀帝司马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身处“八详情
公元557年2月15日,15岁的宇文觉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于长安太极殿正式详情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十五万精锐边详情
公元228年,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率十万精锐深入皖城,却陷入东吴陆逊的伏击圈,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徐荣仅是一个被夏侯惇数回合斩于马下的三流武将,其详情
东汉末年,凉州大地涌现出三位以“明”为字的名将——皇甫规、张奂与段颎,合称“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其铁腕统治与复杂性格闻名。这位从乞丐、和尚一路逆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恭亲王奕欣(1833—1898)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详情
在清朝初年的政治舞台上,于成龙以清廉自守、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封建官场中一抹详情
赵惠文王赵何(约公元前309年—前266年),嬴姓赵氏,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详情
在清宫题材影视剧与小说的广泛传播中,“纯元皇后”这一角色成为观众与读者热议的详情
日本战国时代,天正十二年(1584年)爆发的小牧长久手之战,是羽柴秀吉(后称详情
北宋中叶,西北边疆长期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西夏凭借河西走廊的地理优势,屡次侵详情
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北京城寒风凛冽。南宫墙外,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率领千详情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颁布诏令,废除郡国铸币权,将铜钱铸造收归中央上林三官专详情
在影视剧与文学作品的渲染下,古代地主常被塑造成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前呼后拥的详情
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详情
公元253年冬,东吴宗室孙峻以宴饮为名,在宫中设下“鸿门宴”。当辅政大臣诸葛详情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私情”,自《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以来,便成为唐代历详情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巴比伦空中花园始终是最璀璨却也最神秘的存在。这座被誉为“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曹操(155-220年)的名字始终与“枭雄”“乱世之杰”详情
作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星空下,承载着中华民族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