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原型:权相李林甫的功过是非

  在热门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右相林九郎以其老谋深算、权倾朝野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身处权力中枢,与太子一党明争暗斗,将朝堂搅得风云变幻。而这位虚构角色的背后,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唐朝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这位能力超群却饱受后世诟病的权相,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出身宗室,仕途攀升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曾祖父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被封为“长平王”。这样的家族背景为他踏入仕途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然而,李林甫并非一开始就顺风顺水。他年轻时生性浮浪、不学无术,被时人瞧不起。但他善于钻营,凭借舅父姜皎(唐玄宗的心腹,官至秘书监)的帮助,打通各种“关节”,踏上了仕途。姜皎因罪被杀后,李林甫又攀上了武惠妃高力士这两个“高枝”。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宠妃,李林甫极力讨好她,还与她勾结,企图拥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高力士则是唐玄宗身边的宦官,深受皇帝信任,李林甫通过他获取皇帝的意图,从而投其所好

  在开元十四年(726 年),李林甫得到宇文融的引荐,被授为御史中丞,后历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他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正式成为大唐的宰相,开了他长达十九年的宰相生涯。

image.png

  能力超群,政绩斐然

  从能力方面来看,李林甫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他主持了玄宗朝田制、税制、兵制以及边防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在编纂、推行法令方面,他也有突出的贡献。即便对李林甫大加斥责的《旧唐书》,也认为他“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

  在处理政务时,李林甫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按照惯例,宰相们一般要办公到下午一点才能下班打卡出宫回家,未能处理完的军国机密大事,全都到了李林甫的私宅决定。唐玄宗有时候不出宫主持早朝,文武百官就全体集合在李林甫家门,听候指示。这足以说明他在处理政务上的能力和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他还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十月,当时身在洛阳的唐玄宗打算返回长安。张九龄和裴耀卿认为庄稼还没有收割完毕,于是建议李玄宗推迟行程。李林甫待二人离开之后,私下对唐玄宗说:“长安、洛阳,不过是陛下的西宫、东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要选什么日子!即便妨碍秋收,只要免除沿途人民的捐税就可以了。”这一番话正合唐玄宗的心意,从此他更加宠信李林甫。

  嫉贤妒能,排除异己

  然而,李林甫最大的缺点就是嫉贤妒能,见不得别人比他好。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他不择手段地打击异己。

  左相李适之性格开朗,坦率正直。有一次,李林甫私下告诉他说:“华山有金矿,如果组织开采的话,能够为国库增加不少收入,但皇上还不知道这件事!”几天后,李适之面圣时顺便提到了这件事。唐玄宗回头问李林甫,李林甫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早就知道华山蕴藏金矿,但华山是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应该开凿。所以我一直不敢提出。”唐玄宗听后,对李适之大为不满,警告他说:“以后报告事情,最好先跟李林甫商议一下,不要随便发言。”就这样,李适之逐渐被唐玄宗疏远。

  玄宗曾经向李林甫问起严挺之的情况,并想给严挺之安排一些工作。李林甫退出后,召见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告诉他说:“皇上仍把你哥放在心上,为什么不想办法晋见皇上呢?你们不妨上疏,奏报身染风湿请求回京医治。”严挺之不知其中有诈,接受了李林甫的建议。结果,李林甫拿着这份奏章报告唐玄宗说:“严挺之年老体衰,又害上风湿,最好加授给他一个散官,让他能安心疗养。”唐玄宗叹息很久,只能让严挺之当一个编外的太子宫总管。时人皆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正是如此。

  结党营私,祸乱朝纲

  李林甫在朝中拉帮结派,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他担任吏部侍郎时,手中掌有各官员升迁调动的大权,为升官发财而来巴结讨好他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便形成了一股势力党派。他与武惠妃勾结,企图拥立李瑁为太子,失败后又与太子李亨为敌,想方设法地打压太子一党。他使手段将李亨的妻兄韦坚、亲信皇甫惟明贬官,甚至还逼得李亨不得不休弃太子妃韦氏

  他还大力提拔胡人掌兵,为了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巩固自己的相权,主张重用蕃将、胡人。他向唐玄宗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天宝后期,唐朝各个重要战区的司令官几乎已经全由胡人将领担任。帝国的精锐部队聚集于北疆,内外军事力量逐渐失衡。这让安禄山等人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晚景凄凉,遗臭万年

  天宝十一载(752 年),李林甫病逝,终年 71 岁。然而,还没等他下葬,便遭到杨国忠的疯狂报复。杨国忠诬告李林甫勾结叛将阿布思同谋造反,并胁迫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为自己作证。唐玄宗闻讯后下令有司审理此案,官员们秉承杨国忠的意指,一致认为确有此事。唐玄宗大怒,下令削夺李林甫的官职,抄没其家产,诸子及党羽皆被罢官、除名,并远流荒蛮之地。事后,唐玄宗又下令将李林甫的棺木劈开,挖出其口中所含的明珠,并剥下他身穿的金紫朝服,然后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李林甫一生作恶多端,死后遭遇如此羞辱,也算是罪有应得。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负面,认为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嫉贤妒能、结党营私、祸乱朝纲等行为,给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李林甫是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历史人物。他能力超群,在政务处理和改革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但他又心胸狭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择手段,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严重的危机。他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它,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难。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汲取教训,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