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澳大利亚居民控诉由于当地鸸鹋数量太多,导致食物与淡水匮乏。结果澳大利亚军队向鸸鹋们开战了!军方向参战部队总共配发了两挺机枪和1万发子弹,士兵们拿着这两挺机枪冲锋陷阵,对着鸸鹋们扫射,但是鸸鹋们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轻巧的躲着子弹。战果必然不靠谱,一星期只打死了几只鸸鹋,而澳军的弹药几乎耗尽。澳军长官当时就震惊了,下令全军撤退。最终鸸鹋们获得了胜利。
一谈起战争,总是让人联想起流血,死亡等残酷的词眼。但是下面发生的战争却一点都没有战争该有的严肃,充斥其中的则更多的是欢乐,奇葩以及满满的乐趣,这场战斗就是澳大利亚同鸸鹋间展开的。纵观古今中外的任何人类对动物战争,都没有败的这么惨过,可谓是人类一败涂地。
鸸鹋战争
一战过后,大量的士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还是一片荒地,于是这些退伍士兵们被派遣到了澳洲西部的荒野进行开荒。刚开始这些退伍士兵们的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没过多久这种祥和的生活就被一群“傻狍子”们给打破了,这群傻狍子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珍稀动物鸸鹋,鸸鹋性格憨憨的,完全不惧怕人类,有时候遇上你还会过来打打招呼,交流交流。
鸸鹋大军
而且这些“傻狍子”胃口还巨大,成群结队的看见啥吃啥,在平原上仿佛一群无边无际的大号蝗虫。鸸鹋为王,席卷八荒!退伍士兵们好不容易种好的粮食转眼间就被这群“傻狍子”给糟蹋光了。而雪上加霜的是,一战后的澳大利亚经济很差,原本日子就过得不怎么好的农民们这下子算是彻底的忍不了了,开始采取手段对付这些鸸鹋。鸸鹋虽然性情温和,但是人家也是有脾气的啊,况且速度还很快,实在不行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飚起来人也奈何不了它。最重要的是鸸鹋数量巨大,一成群就是几万只。难道就没有人来管管这群无法无天的“傻狍子”们吗?
参加战斗的士兵
最终忍无可忍的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与鸸鹋开战。他们派出了一个连的士兵,带着机枪开始了对鸸鹋的战斗。部队接到任务不久就遭遇了一群鸸鹋大军,于是这支部队信心十足地出发了。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鸸鹋的实力,几天下来仅仅只有一百来只鸸鹋死在了他们的枪口下。原来鸸鹋虽然体形庞大,但是走位却一点也不呆萌。枪一响就四散开始躲避,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可不是盖得,一会就跑没影了,那时候还没有机动部队,可怜的士兵只能扛着沉重的机枪用双腿追着打,战斗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鸸鹋手中。
参加战斗的士兵
战况被汇报过去后,指挥官也坐不住了,太丢人了,说好的排队枪毙,突突死一大片后坐下来吃烤肉呐?没办法只得撤退,但是农民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战斗还得继续,经过几次围剿后,鸸鹋的数量丝毫没有受到威胁,只是白白的浪费了大量弹药。于是第一次鸸鹋战争澳大利亚军队被完虐。
最终鸸鹋被打进了动物园
这仗还得打下去啊,毕竟农民们的抗议越来越大了。但是军队太少没有实质作用,派出大量军队也不切实际。于是第二次鸸鹋战争澳大利亚军队总结前一次的经验,太急功近利没用,这仗还得慢慢打。于是澳大利亚当局开始发动人民参加战斗,打死一只鸸鹋给奖励,人们一听说有奖励后纷纷走出家门抗击鸸鹋。最终在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澳大利亚政府一雪第一次鸸鹋战争前耻。最后鸸鹋成了珍稀物种,澳大利亚当局在1988年开始立法保护这群可怜的“傻狍子”。
注:当时澳大利亚还没有完全独立,此处就偷懒称之为澳大利亚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提起历史上的那些奇葩战争,鸸鹋战争一定榜上有名。这场战争发生在1932年,参战双方是澳大利亚军队和鸸鹋,这场人类与鸟类之间爆发的战争最终以人类的失败告终,而鸸鹋依旧在澳大利亚的国土上漫游。鸸鹋是世界上第二大鸟类,排在鸵鸟之后,这种鸟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它虽然不会飞但是奔跑速度很快,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这种生物看起来大而无用,但是谁又能想到它笨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强悍的实力呢?
一战时英军的路易斯机枪组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遭遇了大萧条,农业形势的严峻加重了经济混乱。西澳大利亚州的农民因小麦价格的下跌生活陷入了困境,而更糟糕的是凭空出现的两万只鸸鹋正在他们的土地上大肆吞食小麦并毁坏麦田。双重打击下的西澳大利亚州农民向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请求政府驱逐鸸鹋。1932年底,时任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的乔治.皮尔斯爵士派出了三名士兵和两挺机枪——他自认对付鸸鹋这种蠢笨的鸟类,这点兵力足够了!
鸸鹋
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为澳大利亚皇家炮兵团的G.马里帝兹少校,少校下令让士兵们杀死所有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鸸鹋。另外,他还想着能够带回100只鸸鹋,这样农民们就可以用它们的皮做出帽子。对于这位渴望晋升的少校而言,帽子是个很好的礼物。马里帝兹少校率领两名携带路易斯机枪的士兵进入坎皮恩镇,他们信心十足的等待鸸鹋自投罗网。路易斯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使用,它每分钟可以发射500~600发子弹,他们总共携带了10000发子弹。
11月2日的射杀行动中,鸸鹋们并没有进入埋伏圈内,当马里帝兹少校下令开枪的时候,它们总会分成几个小队凭借速度优势逃到机枪的射程之外。当天,大约12只左右的鸸鹋被杀死;11月4日,马里帝兹少校发现了1000只左右的鸸鹋,他准备伏击这群鸸鹋。两名士兵得到命令等到鸸鹋进入射击内时再开火,结果不巧的是机枪卡壳了!这一次,他们又杀死了12只鸸鹋。
一名澳大利亚士兵拿着死去的鸸鹋
虽然连续两次遭遇了失败,不过马里帝兹少校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危险发生时,总有一只领头的鸸鹋会提醒其他鸸鹋逃走,等鸸鹋全部撤离后它再逃离现场。于是他改变策略,从军队中借了辆卡车,在卡车后方安装了一挺路易斯机枪打算追杀鸸鹋。可惜这个方法同样不好使:鸸鹋的速度太快,而且车身太过颠簸,后座的士兵根本无法准确瞄准鸸鹋进行射杀。截止11月8日,马里帝兹少校的团队发射了2500发子弹,绝大部分鸸鹋在射杀行动中幸存下来。
谁又能想到人类竟会输给鸸鹋?
第一次战争就这么草率的结束了,可是应农民们的要求第二次战争很快展开。作为唯一一名拥有与鸸鹋作战经验的资深指挥官,里帝兹少校在国防部的命令下再次率领军队与鸸鹋展开战斗。到12月中旬,里帝兹少校已经获得了“鸸鹋杀手”的称号,他在向国防部提交的报告中声称军方使用了9860发子弹,共杀死986只鸸鹋。不过,很快他就被军队召回。鸸鹋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照这么下去,澳大利亚军方也会在消灭鸸鹋的行动中“损失惨重”。之后,澳大利亚国防部数次拒绝了农民关于派出军队猎杀鸸鹋的提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战争给人们的印象一直都是惨烈和惨痛的,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中也有奇葩,意想不到的战争,有的脑洞大开,极尽搞笑之本能;有的出乎意料,逆转战争之变局,今天咱们的气氛就放轻松一点,小编来跟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有趣的战争故事。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就有这么一次脑洞大开的战列——河里冲浪之战。当时北方海军被南方陆军困在密西西比河支流,要知道一支被困住的舰队,面对陆军的打击是非常脆弱的。情急之下指挥官戴维·波特下令把一些被摧毁的船只残骸集中起来,在舰队的下游位置上筑起了一道堤坝,然后再炸掉,借着溃坝的洪水冲浪突围。想象力、毅力和工程能力都能打满分,指挥官戴维·波特实乃我辈工程师的楷模。
二战期间也有这么一场脑洞大开的奇葩战例,1942年,日本为了占领印度尼西亚,发动了爪哇海战役。在这场海战中,日本帝国海军把英,美,荷兰还有袋鼠国的海军联军纷纷打趴。到了最后只剩下荷兰海军一条扫雷艇,当时舰艇上的水兵就问:“舰长咋办啊,都跪了,就剩咱了。咱连印尼海域还没离开呢!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是啊,两年没回家了,儿子都一岁了。”
这时候舰长想到了一个奇葩的办法,砍树! 把军舰变成一座小岛的样子。估计因为有回家看儿子的动力,大伙动作十分迅速,一天下来"小岛"就初具规模了,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军舰垂直部分涂成了岩石的样子。为了隐蔽起见,白天出来的不要,晚上悄悄地干活,就这样小心翼翼的行进,8天时间终于到达了澳大利亚西部的弗里曼特尔。在1995年的时候,这艘扫雷艇还被荷兰海军博物馆买下来成为了一个博物馆军舰。
讲完了人与人之间的奇葩,意想不到的战争,小编再来给大家讲讲大半个世纪前的那场人禽大战!澳洲皇家炮兵装备万发弹药VS两万鸸鹋大军,人类惨败,史称鸸鹋(ér miáo)战争,
首先科普一下鸸鹋这种鸟,外形似非洲鸵鸟,擅长奔跑,最高速度可达69km/h。事情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时候大批澳洲退伍军哥哥和英国兵哥哥来到广袤的澳洲西部,过上了农家生活,结果没多久就碰上了经济大萧条。祸不单行,几乎同时大量鸸鹋常常偷袭农田,不但偷吃粮食偷喝牲畜的饮用淡水,踩坏庄稼还到处拉大便。
于是,这帮退伍军人写了一份报告捅到了政府去:澳洲国防部长就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澳大利亚皇家炮兵团第七炮兵连去执行。1932年,在肯皮昂和瓦尔高兰一带,出现了一支由两万鸸鹋组成的大军,所到之处呜呜泱泱浩浩荡荡,作风堪比“三光政策”的日军。
时机正好,皇家炮兵团派出了两名士兵手持路易斯机枪,配发了10000发子弹。然而,作为鸟类陆地速度的扛把子,鸸鹋以每小时近70公里的速度旋转、跳跃,急停、漂移。5天过去了,消耗了2500发子弹,只消灭了300只鸸鹋。第一次鸸鹋大战,惨败!
之后,澳洲政府又再次出兵,这一次战况还是没有改观,9900发子弹取了986只鸸鹋的鸟命,依旧惨败!失败两次的澳洲政府只好祭出绝招——悬赏。虽然这些退伍军人追不上鸸鹋,但凭借枪法和伏击,一只一只消灭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短短两年时间,就有超过50000只鸸鹋屈服于群众的力量下,鸸鹋帝国从此再无复兴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上下班分明的战争:摩尔多瓦内战,白天,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晚上,在酒馆里喝的如胶似漆;美英1859年战争,起因只是因为一名一个美国农民打死了一头爱尔兰人的猪,然后英美两国就宣战了;最短的战争,英国和桑给巴尔1896年战争,大战历时长达40分钟,从早上九点打到将近十点,桑给巴尔方面宣告投降,最后以英国的胜利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大家都知道战争残忍而又冷酷的,有这么一个规矩,往往有人的地方就都斗争,地球上这么多人类,而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这些年可谓是战争不断,但是人和人的战争是残酷的,是充满心机和欲望的战斗,但是如果战争换一个方式,那么虽然也残酷,但是更多的是奇葩而又搞笑的。那么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场和动物展开的资源争夺战。
大家都知道有一种萌蠢的生物叫平头哥,它的特性就是耿直,生死已看淡不服咱就干,它虽然体型不大,但是它耿直起来狮子老虎都不放在眼里,那么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也是性格耿直的一种动物,但是它体型可大得多,那就是澳洲特产—鸸鹋,这家伙长得和鸵鸟差不多,不过现在是澳大利亚的国鸟了。
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广袤无边,物种丰富,他们国家的生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什么都大,蜘蛛都是巨型蜘蛛,蚂蚁也是巨型蚂蚁,当然鸸鹋也是巨型生物,在以前鸸鹋可不是国鸟,而是灾害,它们的胃口巨大,而且还数量巨多,见啥吃啥,称它们为蝗虫一点都不为过,还是巨型蝗虫,而且它们生性耿直,根本不怕人,偶尔还会和你进行一下交流。当时一战过后,有大量的士兵退伍回乡,过起了日出而耕的农民生活,那时候刚打完仗经济不景气,农民也就靠种植点粮食生活,但是鸸鹋可不管这些,它们成群结队的该吃就吃,你说抗争吧,但是鸸鹋可不是好欺负的,跳起来一脚谁也受不了,更何况鸸鹋还是成群结队的,那普通人是根本就打不过了,那么政府就要出手了,于是战争爆发了。
虽然鸸鹋个头巨大,还跑得快,但是在现在武器面前那肯定是没的玩,于是政府就派遣了皇家炮兵团第七炮兵接受了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刚接到任务敌人就来了,当时有大约两万只鸸鹋正在光明正大的啃食庄稼,当时炮兵连就派出士兵端着两挺当时最先进的机枪,带着二万发子弹就直奔前线,当时找好位置架好机枪就开始对一大团肉乎乎的鸸鹋开始扫射,当时鸸鹋就开始用它们的大长腿,用着每小时六十多公里的速度开始了神走位,据说突突了好几天才打死了几百只鸸鹋,也有人说是十几只,放慢镜头还可以看到鸸鹋的嘲讽,这没办法只能撤退了,过了几天又有战情了,又过去突突,结果可想而知,鸸鹋打不过你但是跑起来谁也追不住,浪费了大量弹药,结局就是澳军完败。
最后政府明白了一个道理,打是不行的,你也追不住,大家可能想到用炮弹什么的,但是这样大规模杀伤武器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也犯不上,于是想出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悬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人们渐渐的在赏金的诱惑下开始歼灭这些动物,终于把它们打成了保护动物,终于在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立法保护了,从此鸸鹋成为了国鸟,那场和鸸鹋的战争渐渐成为了大家的笑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澳大利亚居民控诉由于当地鸸鹋数量太多,导致食物与淡水匮乏。结果澳大利亚军队向鸸鹋们开战了!军方向参战部队总共配发了两挺机枪和1万发子弹,士兵们拿着这两挺机枪冲锋陷阵,对着鸸鹋们扫射,但是鸸鹋们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轻巧的躲着子弹。战果必然不靠谱,一星期只打死了几只鸸鹋,而澳军的弹药几乎耗尽。澳军长官当时就震惊了,下令全军撤退。最终鸸鹋们获得了胜利。
澳大利亚战争
1932年,澳大利亚居民控诉当地鸸鹋数量太多,导致食物与淡水匮乏。结果澳大利亚军队向鸸鹋们开战了!军方向参战部队总共配发了两挺机枪和1万发子弹,士兵们拿着这两挺机枪冲锋陷阵,对着鸸鹋们扫射,但是鸸鹋们以每小时71公里的速度轻巧的躲着子弹。战果必然不靠谱,一星期只打死了几只鸸鹋,而澳军的弹药几乎耗尽。澳军长官当时就震惊了,下令全军撤退。最终鸸鹋们获得了胜利。
澳大利亚恩怨
国徽上的鸟
鸸鹋是澳大利亚特产鸟类之一,也是澳洲最有代表性的走禽类动物。它能飞上澳大利亚的国徽,和袋鼠一同作了国徽的图案,成了国家的象征。
战争的经过
但是鸸鹋在澳洲的处境并不妙,在澳大利亚,鸸鹋曾是被宣判死刑的“头等罪犯”。人们为了根除它,发动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本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宣布打死1只鸸鹋可得奖金2马克。“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仅诺思安普敦在一年之中就打死3.7万只。肯皮昂和瓦尔高兰一带,还爆发了一场可笑的“战争”,战争是由一篇消息引起的,说有两万只鸸鹋组成“兵团”,正向农场大举进攻,将要踏毁那里的庄稼。于是,皇家炮兵部队调兵遣将,与来自农场被重奖唤醒的勇夫一起,在少校的指挥下,荷枪实弹地向鸸鹋的驻地开拔。根据作战方案,先把鸸鹋赶进铁丝网围成的包围圈,然后再用机枪扫射,原以为这样可以使战犯全军覆没,但结局很糟,只死了12只鸸鹋。大部分鸸鹋已安然无恙地撤走了。
这次“战争”并没使当局甘心,鸸鹋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局仍然视鸸鹋为害,继续对它宣战。直到1964年,澳大利亚仍以重奖鼓励人们捕杀,共捕杀了1.4万多只鸸鹋。
战争的结束
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立法保护鸸鹋。西澳政府向Willuna Station的土著发出了许可证,准许他们购买鸸鹋雏鸟。各州的土著和欧洲地主于是纷纷学习养殖鸸鹋,鸸鹋商品的市场亦迅速发展。虽然最初的热潮随即冷却,但澳洲仍有约250个鸸鹋农场,海外则更多。
那么鸸鹋到底是益鸟还是害鸟呢?对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它有益又有害。益处是它的肉可食用,皮也可利用,害处是它对牧草、牧场的栅栏有破坏作用。澳大利亚人就是憎恨鸸鹋毁了牧场的铁栅栏,糟蹋了麦苗草场,偷喝了牛羊的饮水,而把它们看作是害鸟的。牧民的指责有道理。而鸸鹋遭到追赶,或食物短缺时,它们就凭借强壮的身体,弄毁围栏去躲避追赶或去找寻食物来充饥。
读音
鸸鹋的汉语拼音为“ér miáo”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战果必然不靠谱,一星期只打死了几只鸸鹋,而澳军的弹药几乎耗尽。澳军长官当时就震惊了,下令全军撤退。最终鸸鹋们获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