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1月11日,德国海军中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Maximilian von Spee) 率领德国海军东亚分舰队在智利沿海的科罗内尔海战中,成功地击败了英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指挥下的一支英国海军分舰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击沉了“好望角”号和“蒙默思”号两艘装甲巡洋舰,同时,施佩的舰队只被无足轻重地命中6发,只有2个人受伤。这一战果迫使剩下的英国轻巡洋舰逃走,同时英国还丢掉了来自秘鲁和智利的硝酸盐、铜和锡的船运。
福克兰群岛海战是1914年12月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英两国分舰队在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大西洋西南部的一个群岛)附近进行的一场海战。
1914年11月11日,德国海军中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Maximilian von Spee) 率领德国海军东亚分舰队在智利沿海的科罗内尔海战中,成功地击败了英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指挥下的一支英国海军分舰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击沉了“好望角”号和“蒙默思”号两艘装甲巡洋舰,同时,施佩的舰队只被无足轻重地命中6发,只有2个人受伤。这一战果迫使剩下的英国轻巡洋舰逃走,同时英国还丢掉了来自秘鲁和智利的硝酸盐、铜和锡的船运。
克拉多克舰队的失败,使英国这头雄狮顿时惊醒过来。英国海军部立刻作出反应:向斯佩可能去的各个水域派出了强大的增援兵力。从大舰队中抽出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战列巡洋舰是普通巡洋舰的克星),在海军中将弗雷德里克·斯特迪的指挥下,从德文波特秘密启航,到达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与原来驻泊在那里的5艘舰艇会合一处,组成了一个新的舰队。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就在斯特迪舰队到达福克兰的第二天,斯佩的舰队也一路奔波赶到了该海域。
施佩已经缓慢地绕过南美洲的南端,又花了3天时间从他缴获的一艘加拿大帆船上加煤。他召集舰长们开会。施佩并不知道英国人已经叫来了战列巡洋舰,他还想着施展一下沿途袭扰的老把戏,计划途中进攻斯坦利港,夺取港内的存煤并摧毁岛上的英国人的无线电及其其他军用设施。但是其他舰长们无一赞同这一计划,但是斯佩主意已定,执意实施。斯佩舰队进入南大西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掉进斯坦利港这一“陷阱”。
1914年12月8日上午9时20分,斯佩舰队中担任侦察任务的前卫舰队“格奈森诺”号装甲巡洋舰和“纽伦堡”号轻巡洋舰,观测到在斯坦利港内有很多桅杆,接着又发现出两根巨型三角桅塔——这是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典型标志。与此同时,在港外警戒的老式战列舰“卡诺珀斯”号在岸上瞭望哨的引导下用双联305毫米前主炮向德巡洋舰突然齐射。得知这一消息的斯佩此时才方知斯坦利港内英军藏龙卧虎,原准备顺手牵羊的美梦顿时烟消云散。斯佩觉得末日降临,连忙下令舰队撤退。
早在上午7点50分,斯特迪就收到了的斯佩舰队正向这个群岛接近的消息。斯特迪同斯佩一样感到意外,因为刚刚到达的英国人正在给军舰加煤和维修,还未作好战斗的准备,没想到德国人却自己送上门来……历史之笔在这里又一次躇踌了,连英海军将领自己也承认,抛锚停泊而没有升火的斯特迪舰队“被发现时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德国人坚持及时发动攻击,则英舰队的结局将是极不愉快的”。然而,此时的斯佩已经吓破了胆,正在落荒而逃。相反,斯特迪却报仇心切,他下令立即升火出港迎战。英舰的司炉们在锅炉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舰船升火了。被煤灰染黑而且带着加煤装具的英国战列巡洋舰立即出海,全速前进。8时45分,“肯特”号驶离港口。9时45分,其他舰只也相继离港。10时,“无敌”号发出了振奋人心的信号“追击!”11时,匆匆逃跑的斯佩收到了最令他担心的报告:他的舰队已被那2艘英国战列巡洋舰追上了。12时45分,双方在相距14400米的距离上开始了战斗。排水量17250吨、装有8门12英寸大炮的“无敌”号和“不屈”号,立即射出了令人恐怖的巨型炮弹,暴风骤雨般地泻向德舰。13时20分,遭受英舰第一次打击的德舰队乱了阵脚。斯佩眼看要彻底悲剧,慌忙令他的巡洋舰立即分散,各自逃命。
为减少己方损失,斯特迪命令跟随战列巡洋舰作战的“卡那封”号装甲巡洋舰拉开距离,亲自率领“无敌”、“不屈”号战列巡洋舰,单独与斯佩的主力“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对垒,而“肯特”号、“康沃尔”号和“格拉斯哥”号已奉命前去追击“纽伦堡号”和“莱比锡号”。这一调整使德国人在射程、火力和航速上完全处于劣势。英舰12英寸大炮立刻显示出了威力,“沙恩霍斯特”号首尾中弹多发,被打得千疮百孔,水线以下遭到了严重破坏,大火弥漫了整个舰体。在科罗内尔海战中耀武扬威的“沙恩霍斯特”号,此时在战列巡洋舰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真可谓一物降一物。15时30分,该舰的第三个烟囱被炸飞,火炮也被打哑了。15时30分“沙恩霍斯特”号突然向左舷倾侧,直到来个底朝天。晚16时17分,残破不堪的“沙恩霍斯特”号带着格拉夫·斯佩和他的两个儿子内的700多名舰员一同沉入海底。
斯佩舰队的另一艘主力舰“格奈森诺”号装甲巡洋舰,企图与“沙恩霍斯特”号携手顽抗,但是英国战列巡洋舰的重型炮弹轻易地穿透了它的甲板,给该舰舰体造成严重破坏。“格奈森诺”号的两个锅炉舱涌进大量海水,燃起的浓烟吞噬了整个舰体。晚18时02分,该舰沉没。在它覆没前,英国军舰营救了从该舰逃亡出来的190名官兵。与此同时,德军另外两艘巡洋舰“纽伦堡”号和“莱比锡”号,在英军追杀下无路可逃,分别于19时26分和20时30分被击沉,只有25名舰员获救。只有“德雷斯顿”号逃避了追击,隐匿于夜色之中,悄悄离开。
战斗中,许多德国水兵挣扎于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中,只有一部分被英舰救起,残存者成了信天翁和鲨鱼的猎物。整场战斗持续了4小时50分钟。最终,德国除1艘轻巡洋舰和1艘医院船外,其余军舰全部击沉,英国军舰无一损失。1915年3月13日,幸免于难的“德累斯顿”号在智利领海被英国巡洋舰“格拉斯哥”号和“肯特”号撞见,短暂交火后重创自沉。加上此前“埃姆登”号已于1914年11月9日被澳大利亚轻巡洋舰“悉尼”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施佩伯爵分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福克兰群岛海战后,英德双方降下了远海战争舞台的幕布。德国人再也不能到处跟英国人打游击了(直到后来搞无限制潜艇战为止),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安全得到了保证。这场海战中,战列巡洋舰将其火力和速度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是战列巡洋舰第一次在也是唯一一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费舍尔的思想,战列巡洋舰就是用来猎杀普通巡洋舰的)。在余下的战争中,英德双方均将战列巡洋舰当尖兵使用,战列巡洋舰成为多戈尔和日德兰这两次惨烈海战的主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发现和登陆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在1592年最早发现该岛,最早登陆者则为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他于1690年发现两主岛之间的海峡,并以当时英国海军司库福克兰子爵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后来英国便称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
各国占领
18世纪初,若干法国航海家陆续到过这里,并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îles Malouines),以纪念法国探险队的出发地圣马洛,该群岛后来的西班牙名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亦出于此。
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海军上将率探险队在东岛登陆,建立了一个定居地,称路易斯港。
1765年,英国探险队登上西岛,建立了名为埃格蒙特港的定居地,并升起英国国旗,声称该岛归属英王。
1766年,西班牙人宣称,按照1493年划分西葡势力范围的“教皇子午线”,这些岛屿位于西班牙的管辖范围之内,理应归西班牙所有。
同年10月3日,法国人以24000英镑的代价把东岛卖给了西班牙。
1770年,西班牙军队以武力赶走了西岛的英国人,但是次年英、西两国达成协议,英国人回到了西岛,重新驻扎在埃格蒙特港。1774年,英国以节省军费为理由,主动撤走了西岛驻军,但未放弃该岛主权。
1806年,西班牙王国向拿破仑投降,英国乘机打击西班牙的海外势力,在阿根廷登陆并占领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过此时英国既未向福克兰岛派遣驻军,也没有委任总督,该岛处于无政府状态达十多年之久。
1810年阿根廷爆发起义,成立了拉普拉塔联合省临时政府,于1816年宣布独立,并声明继承西班牙对福克兰群岛的主权。
1820年11月,阿根廷人在岛上升旗并宣布行使从西班牙继承来的主权。
1829年英国致函阿外交部长,声明福克兰群岛为英国领土。
1833年1月2日,英舰“史诗女神”号(HMS Clio)开进东岛,于次日升起英国国旗,宣布奉命行使主权,阿根廷总督何塞·玛丽亚·皮内多中校及其50名士兵被迫撤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英国夺回福克兰后一个多世纪,历届阿根廷政府虽未加以承认,但是也未再对该岛提出主权要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安·多明戈·庇隆将军上台,才用“民族主义”这一武器,将对经济状况不满的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大量宣传“收复马尔维纳斯”的问题。
1982年,英阿因为福克兰群岛归属问题爆发了福克兰群岛战争(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战败,英国保住了对福克兰群岛的管辖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1914年12月8日,德国东亚舰队在试图袭击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时,与港内英国皇家海军的多艘巡洋舰以及战列巡洋舰发生遭遇战。在战斗中德国东亚舰队只有两艘船只成功逃脱,其余舰船被皇家海军击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东亚舰队指挥官马克西米安·冯·斯佩发现东亚区域的协约国海军力量远超东亚舰队的实力。于是他在决定秘密起航,前往南美沿岸进行作战,因为那里有众多德国的支持者,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
一路上,斯佩带领的东亚舰队袭击了多个英国港口,抢夺了港内补给并且摧毁了无线电设施以及生产建筑。在抵达南美后,德国东亚舰队于1914年11月1日与英国皇家海军西印度群岛舰队遭遇,爆发了著名的科罗内尔海战。在这场海战中,德国东亚舰队以极其微小的损失击沉了皇家海军的好望角号和蒙茅斯号巡洋舰,取得大胜。这让斯佩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为之后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埋下了伏笔。
经历了科罗内尔海战后的德国东亚舰队,绕过了南美的最南端继续往北行驶。但是此时南美东岸的补给已经越来越少,甚至连船只使用的煤都很难找到供给。12月8日,斯佩决定故技重施,袭击英国福克兰群岛上的斯坦利港,夺取港内存煤并且摧毁港内无线电设施。但是斯佩不知道的是,在科罗内尔海战之后英国人已经派遣了舰队,前来南美试图寻找并歼灭斯佩舰队,而这支舰队此时就停泊在斯坦利港内!
12月8日早上9时40分,东亚舰队中担任前置侦察的格奈森瑙号巡洋舰看见地平线那端的斯坦利港内有大批的桅杆,接着格奈森瑙号的观察手还发现了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的著名特征——巨型三角桅塔。实际上,斯坦利港内当时停泊了两艘战列巡洋舰(无敌、不屈),三艘装甲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以及一艘老式的前无畏舰(曾经参加过科罗内尔海战的老人星号),这些英军舰艇正在补充舰上的燃煤。
同一时间,港内的英国观察哨也发现了来袭的斯佩舰队。随后,处于一座小山后的英军老人星号战列舰在观察哨的指引下突然发起一轮齐射。突如其来的射击让斯佩如梦初醒,连忙下令舰队转向撤退。而港内英舰纷纷开始生火出航,追击德国东亚舰队。
在下午13点,英军的战列巡洋舰逮住了德国人,随后爆发激烈炮战。在战斗中,德国东亚舰队的沙恩霍斯特号、莱比锡号、纽伦堡号以及格奈森瑙号巡洋舰纷纷沉没,只有一艘辅助船和德累斯顿号逃过了英军舰队的拦截。不过在次年的三月,德累斯顿号再次与英军巡洋舰发生遭遇战,最终重伤自沉。至此,嚣张一时的德国东亚舰队全军覆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提起英国,大家都会想到其强悍的海上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就曾和德国在南太平洋的福克兰群岛进行海战,并毫无悬念地获得胜利。有的朋友或许会说,此时的德国实力也不弱,为什么会轻易战败呢?说起来令人啼笑皆非。
▲福克兰群岛
福克兰群岛,也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直是英国和阿根廷两国颇具争议的领土。它的位置处于南大西洋水域,距离阿根廷大约五百公里,距离麦哲伦海峡约四百八十公里左右,在南美洲南端的东北也差不多是同等距离。地形比较曲折复杂,为英德两国在这里展开海战提供了地形条件。
▲福克兰群岛地图
1914年11月1日,德国斯佩中将指挥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出航,在智利科罗内尔角附近一举击沉了两艘英国巡洋舰。返回德国的途中,舰队路过福克兰群岛,斯佩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偷袭英国的斯坦利港,以歼灭其在该海域的有生力量。
不巧的是,就在11月11日,英国派出2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艘武装商船组成巡洋舰分舰队,在斯特迪海军中将指挥下前往福克兰群岛,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当地的海军力量。
一战期间德国军舰旧照
12月8日上午7时30分,英国战列巡洋舰到达斯坦利港,斯佩得知消息时大吃一惊。当他正在思考是否要与英国舰队开战之时,在斯坦利港外担任警戒任务的英国老式战列舰"卡诺珀斯号"却突然斯佩率领的德国远东舰队发起了进攻。
事实上,斯特迪到达斯坦利港的时候已经8点,而且一进港就安排士兵维修军舰并添加航行燃料。当他得知斯佩战舰向群岛接近时非常意外,毕竟他们完全没做好战斗的准备。再加上舰队在这个时候抛锚停泊,一时之间无法起航,所处位置又十分不利,所以故意安排老式战列舰虚晃一枪,算是唱一出“空城计”。谁知德军却真被唬住了,心虚的斯佩将军早已忘记偷袭计划,满脑子只想要逃跑。
如今的斯坦利港
眼见德军没有反应,斯特迪心下大定,一边命令司炉们给船舰加煤生火,另一边则安排士兵做好出港战斗的准备。在加过燃料之后,英国的战列巡洋舰没有片刻停顿,直接带着加煤工具,立即出海。此时的斯特迪报仇心切,命令巡洋舰全速前进。8时45分,英国"肯特号"战舰率领其他战舰相继驶离斯坦利港,并在一个多小时后由旗舰 "无敌号"发出了追击命令,英国士兵们军心大振。经过数小时的追赶,英国军队最终在11时左右追上了狼狈逃跑的斯佩舰队。
德国远东舰队指挥官斯佩中将
英国的"无敌号"和"不屈号"战列舰,排水量有17250吨,装载了八门304毫米火炮,可谓是世界级领先水平。距离德国舰队相距12海里时,斯特迪将军下令进攻,巨型炮弹如同暴雨般射向德舰,德舰在遭受第一次攻击的时候就阵脚打乱,斯佩将军无奈之下只得命令轻巡洋舰各自疏散逃命,然而其余英舰已经奉命前去堵击。
迎风飘扬的英国旗帜
此时的德国舰队本有两艘主力战舰,完全可以与英军一决高下,结果斯佩为避免在这场战役中损失过大,硬是让"卡那封号"装甲巡洋舰尽量远离战场。这样一来就使德国在这场战役里失去了射程、航速以及火力上的优势,主舰更是损失惨重,水线以下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甚至燃起了熊熊大火。面对英国舰队304毫米口径的大炮,德军几乎无力反抗。
威名赫赫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
数轮打击之后,德国主舰之一的"沙恩霍斯特号"这个时候已经无力还击了,只能在英国战列巡洋舰面前俯首称臣。16时17分,曾经在科罗纳尔海战中耀武扬威的"沙恩霍斯特号"彻底沉入海底,战舰上的格拉夫.斯佩将军和全体舰员无一幸免。
当然,德国另一艘主舰也未能幸免。杀伤力巨大的重型炮弹使德国主舰"格奈森诺"号整个战舰燃起浓烟,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不过好在有190名官兵逃了出来,最后被英国军舰救起,算是保住了性命。德国军舰"尼恩贝格号"、"莱比锡号"则共有25名士兵被英国人俘虏。
战舰受损沉没
海战结束后,曾经目空一切的斯佩舰队只有小小的"德雷斯顿"号趁着夜色逃跑,但仍在三个月之后被英舰击沉。这次战斗,由于德国人在射程、火力、航速和数量上都处于劣势,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1915年7月,英国将德国在海外的最后一艘巡洋舰击沉。从此德国退出了远海战争的舞台,英国航线再也没有遭到任何骚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福克兰群岛海战后,英德双方降下了远海战争舞台的幕布。德国人再也不能到处跟英国人打游击了(直到后来搞无限制潜艇战为止),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安全得到了保证。这场海战中,战列巡洋舰将其火力和速度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是战列巡洋舰第一次在也是唯一一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费舍尔的思想,战列巡洋舰就是用来猎杀普通巡洋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