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方鬼帝

"

  在古代中国传说中,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在重庆酆都县的东北,有一座平都山,后来也叫酆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五方鬼帝

五方鬼帝——万鬼之主

陆之道是谁?他为什么是四大判官之一

  《陆判》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主要写了主人公朱尔旦奇遇陆判官的幻异故事,其中陆判官为朱尔旦换心和为朱妻子换头的情节奇特诡谲、扣人心弦。朱尔旦死后来到家里生活的场面及路上教诲儿子赠送佩刀的情景,也寄托了作者对人间美好的希望之情。这本书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朵璀璨文书,值得细细品味。

  陵阳人朱尔旦,字小明,性情豪放。但他生性迟钝,读书虽然很勤苦,却一直没有成名。

  一天,朱尔旦跟几个文友一块喝酒。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你以豪放闻名,如能在深夜去十王殿,把左廊下那个判官背了来,我们大家就做东请你喝酒。”原来,陵阳有座十王殿,殿里供奉着的鬼神像都是木头雕成的,妆饰得栩栩如生。在大殿东廊里有个站着的判官,绿色脸膛,红色胡须,相貌尤其狰狞凶恶。有人曾听见夜间两廊里传出审讯拷打声。凡进过殿的人,无不毛骨悚然。所以大家提出这个要求来为难朱尔旦。朱听了,一笑而起,径自离席而去。过了不久,只听门外大叫:“我把大胡子宗师请来了!”大家刚站起来,朱尔旦背着判官走了进来。他把判官放在桌子上,端起酒杯来连敬了三杯。众人看见判官的模样,一个个在座上惊恐不安,忙请朱尔旦再背回去。朱又举起酒杯,把酒祭奠在地上,祷告说:“学生粗鲁无礼,谅大宗师不会见怪!我的家距此不远,请您什么时候有兴致了去喝两杯,千万不要拘于人神有别而见外!”说完,仍将判官背了回去。

image.png

  第二天,大家果然请朱尔旦喝酒。一直喝到天黑,朱尔旦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中。酒瘾没过,他又掌上灯,一个人自斟自饮。忽然,有个人一掀门帘走了进来。朱尔旦抬头一看,竟是那个判官!他忙站起身说:“咦!看来我要死了!昨晚冒犯了您,今晚是来要我命的吧?”判官大胡子一动一动的,微笑着说:“不是的。昨晚承蒙你慷慨相邀,今晚正好有空,所以特来赴你这位通达之人的约会。”朱尔旦大喜,拉着判官的衣服请他快坐下,自己起来刷洗酒具,又烧上火要温酒。判官说:“天气暖和,我们凉喝吧。”朱尔旦听从了,把酒瓶放在桌子上,跑了去告诉家人置办菜肴、水果。他妻子知道后,大吃一惊,劝阻他躲在屋里别出去了。朱尔旦不听,立等她准备好菜肴,然后端了过去,又换了酒杯,两个人便对饮起来。朱尔旦询问判官的姓名。判官说:“我姓陆,没有名字。”朱尔旦跟他谈论起古典学问,判官对答如流。朱尔旦又问他:“懂得现时的八股文吗?”判官说:“好坏还能分得出来。阴间里读书作文跟人世差不多。”陆判官酒量极大,一连喝了十大杯。朱尔旦因为已喝了一整天,不觉大醉,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等到一觉醒来,只见残烛昏黄,鬼客已经走了。

  从此后,陆判官两三天就来一次,两人更加融洽,经常同床而眠。朱尔旦把自己的文章习作呈给陆判官看,陆判官拿起红笔批改一番,都说不好。一夜,两人喝过酒后。朱尔旦醉了,自己先去睡下了,陆判官还在自饮。朱尔旦睡梦中,忽觉脏腑有点疼痛,醒了一看,只见陆判官端坐床前,已经给他剖开肚子,掏出肠子来,正在一根一根地理着。朱尔旦惊愕地说:“我们并无仇怨,为什么要杀我呢?”陆判官笑着说:“你别害怕,我要为你换颗聪明的心。”说完,不紧不慢地把肠子理好,放进朱尔旦的肚子里,把刀口合上,最后用裹脚布把腰缠起来。一切完毕,见床上一点血迹也没有,朱尔旦只觉得肚子上稍微有些发麻。又见陆判官把一团肉块放到桌子上,朱尔旦问是什么东西,陆判官说:“这就是你原来的那颗心。你文思不敏捷,我知道是因为你心窍被堵塞的缘故。刚才我在阴间里,从千万颗心中选了最好的一颗,替你换上了,留下这个补足缺数吧。”说完,便起身掩上房门走了。

image.png

  天明后,朱尔旦解开带子一看,伤口已好了,只在肚子上留下了一条红线。从此后,他文思大进,文章过目不忘。过了几天,他再拿自己的文章给陆判官看,陆判官说:“可以了。不过你福气薄,不能做大官,顶多中个举人而已。”朱尔旦问:“什么时候考中?”“今年必考第一!”陆判官回答。不久,朱尔旦以头名考中秀才,秋天科考时又中了头名举人。他的同窗好友一向瞧不起他,等见了他的考试文章,不禁面面相觑,大为惊讶。仔细询问朱尔旦,才知道是陆判官给他换了慧心的结果。众人便请朱尔旦把陆判官给大家介绍介绍,都想结交他。陆判官痛快地答应了。众人便大摆酒席。等着招待陆判官。

  到了一更时分,陆判宫来了。只见他红色的大胡子飘动着,炯炯的目光像闪电一样,直透人心。众人脸上茫然失色,牙齿不禁格格作响。过了不久便一个跟着一个地离席逃走了。朱尔旦便请陆判官到自己家去喝。二人喝得醉醺醺的时候,朱尔旦说:“你替我洗肠换心,我受你的恩惠也不少了!我还有件事想麻烦你,不知可以吗?”陆判官请他说。朱尔旦说:“心肠既能换,想来面目也可以换了。我的结发妻子身子倒还不坏,只是眉眼不太漂亮,还想麻烦你动动刀斧,怎么样?”陆判官笑着说:“好吧,让我慢慢想办法。”

  过了几天,陆判官半夜来敲门。朱尔旦急忙起床请他进来。点上蜡烛一照,见陆判官用衣襟包着个东西,朱尔旦问是什么。陆判官说:“你上次嘱咐我的事,一直不好物色。刚才恰巧得到一个美人头,特来履行诺言来了!”朱尔旦拨开他的衣襟一看,见那脑袋脖子上的血还是湿的。陆判官催促快去卧室,不要惊动鸡犬。朱尔旦担心妻子卧室的门晚上闩上了。陆判官一到,伸出一只手一推,门就开了。进了卧室,见朱尔旦的妻子侧身熟睡在床上。陆判官把那颗脑袋交给朱尔旦抱着,自己从靴子中摸出把匕首,一手按住朱妻的脖子,另一只手像切豆腐一样用力一割,朱妻的脑袋就滚落在枕头一边了。陆判官急忙从朱尔旦怀中取过那颗美人头,安在朱妻脖子上,又仔细看了看是否周正,用力按了按,然后移过枕头,塞到朱妻脑袋下面。一切完毕,命朱尔旦把割下的脑袋埋到一处无人的地方,自己才离去了。

  朱妻第二天醒来,觉得脖子上微微发麻,脸上干巴巴的。用手一搓,有些血片,大吃一惊,忙喊丫鬟取水洗脸。丫鬟端水进来,见她一脸血污,惊骇万分。朱妻洗了脸,一盆水全变成了红色。她一抬头,丫鬟猛然见她面目全非,更加吃惊。朱妻自己取过镜子来照了照,惊愕万分,百思不得其解。朱尔旦进来后,告诉了妻子陆判官给换头的经过,又反复打量妻子,见她秀眉弯弯,腮两边一对酒窝,真像是画上的美人。解开衣领一看,脖子上只留下了一圈红线,红线上下的皮肤颜色截然不同。

image.png

  在此以前,吴侍御有个女儿,非常漂亮。先后两次订亲,但都没过门丈夫就死了,所以十九岁了还没嫁人。上元节时,吴女去逛十王殿,当时游人又多又杂,内中有个无赖窥视到她容貌艳丽,便暗暗访查到她的家,夜晚用梯子翻墙进院,从她卧室的门上打个洞钻进去,先把一个丫鬟杀死在床下,然后威逼要奸淫吴女。吴女奋力抗拒,大声呼救,无赖发怒,一刀把她脑袋砍了下来。吴夫人隐约听见女儿卧室里有动静,喊丫鬟去察看,丫鬟一见房间里的尸体,差点吓死过去。全家人都起来了,把尸体停放在堂屋里,把吴女的头放在她的脖子一侧。一家人号啕大哭,乱了一整夜。第二天黎明,吴夫人掀开女儿尸体上的被子一看,身子在,头却不见了。气得她将看守尸体的侍女挨个痛打了一顿,还以为是她们看守不严,被狗叼去吃了。吴侍御立即把女儿被杀的事告诉了郡府。郡守严令限期缉捕凶手,可三个月过去了,凶手仍没抓到。

  不久,朱尔旦的妻子换了脑袋的奇异消息,渐渐传入吴侍御的耳朵里。他起了疑团,派了一个老妈子借故去朱家探看。老妈子一见朱夫人的模样,立刻惊骇地跑回来告诉了吴公。吴公见女儿尸体还在,心中惊疑不定,猜测可能是朱尔旦用邪术杀了女儿,便亲自去盘问朱尔旦。朱说:“我妻子在睡梦中被换了脑袋,实在不知是怎么回事!说我杀了你女儿,真是冤枉!”吴公不信,告了郡府。郡守又把朱尔旦的家人抓了去审讯,结果和朱说的一样,郡守也判断不清。朱尔旦回家后,向陆判官求计。陆判官说:“这不难,我让他女儿自己说清楚。”到了夜晚,吴侍御梦见女儿跟自己说:“女儿是被苏溪的杨大年杀害的,与朱举人没有关系。朱举人嫌妻子长得丑,所以陆判官把女儿的头给朱妻换上了。现在女儿虽然死了,但脑袋还活着,愿我们家不要跟朱举人为仇。”吴侍御醒后,忙把梦告诉了夫人,夫人也做了个同样的梦。于是又告诉了郡府,郡守一问,果然有个杨大年。立即抓了来一拷问,杨大年供认了罪行。吴侍御便去拜访朱尔旦,请求见一见朱夫人。又认了朱夫人为女儿,和朱尔旦结成了翁婿。于是把朱夫人的脑袋安在吴女尸体上埋葬了。

  后来,朱尔旦又三次进京考进士,都因为违犯了考场规矩而被黜名。他由此灰心丧气,不再想做官。过了三十年,有一晚,陆判官告诉朱尔旦说:“你的寿命快到头了。”朱尔旦询问死的日期,陆判官回答说五天后。“能挽救吗?”陆判官说:“生死全由天定,人怎能改变呢?况且在通达人看来,生和死是一样的,何必活着就认为是快乐,而死了就觉得悲哀呢?”朱尔旦听了,觉得很对,便置办起寿衣棺材。五天后,他穿着盛装去世了。

image.png

  第二天,朱夫人正在扶着灵柩痛哭,朱尔旦忽然飘飘忽忽地从外面走来了。朱夫人害怕,朱尔旦说:“我确实是鬼,但和活着时没什么两样。我挂念着你们孤儿寡母,实在是恋恋不舍啊!”夫人听了,号啕大哭,泪水一直流到胸前。朱尔旦爱抚地劝慰着妻子,夫人说:“古时有还魂的说法,你既然有灵,为什么不再托生呢?”朱尔旦说:“天数怎能违背呢?”妻子又问:“你在阴间干些什么?”朱尔旦回答说:“陆判官推荐我掌管文书,还封了官爵,也没什么苦处。”妻子还想再问,朱尔旦说:“陆公跟我一块来了,快点准备酒菜吧。”说完便出去了。朱夫人立即按丈夫吩咐的去准备。一会儿,便听见陆判官和朱尔旦二人在室内饮酒欢笑,高腔大嗓,宛如生前。到了半夜,再往屋里一看,二人已都不见了。

  从此后,朱尔旦几天就来一次,有时就在家里和妻子同宿,顺便料理料理家务事。当时,他的儿子朱玮才五岁。朱尔旦来了后,就抱着他。朱玮长到七八岁,朱尔旦又在灯下教他读书。儿子很聪明,九岁能写文章,十五岁考进了县学,还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早已去世多年。但此后,朱尔旦来的次数渐渐少了,有时个把月才来一次。

  又一天晚上,朱尔旦来了,跟妻子说:“现在要和你永别了!”妻子问:“你要去哪里?”朱回答说:“承蒙上帝任命我为太华卿,马上就要去远方赴任。公务繁忙,路途又遥远,所以不能再来了。”妻子和儿子听了,抱着他痛哭。朱尔旦安慰说:“不要这样!儿子已长大成人,家境也还过得去,世上哪有百年不散的夫妻?”又看着儿子嘱咐说:“好好做人,不要荒废了父亲教给的学业。十年后还能见面。”说完,径直出门走了。从此再没来过。

image.png

  后来,朱玮二十五岁时考中了进士,做了行人官,奉皇帝令去祭祀西岳华山。路过华阴的时候,忽然有支打着仪仗的人马,急速冲来,也不回避朱玮的队伍。朱玮十分惊异,细看对方车中坐着的人,竟是父亲!朱玮忙跳下马来,跪在路边痛哭。父亲停下车子,说:“你做官的声誉很好,我可以闭目了。”朱玮哭着跪在地上不起来。朱尔旦不顾,催促车辆飞速驰去。刚走了不几步,又回头望了望,解下身上的佩刀,派个人回来送给朱玮,远远地喊道:“佩上这把刀,可以富贵!”朱玮要追着跟去,只见父亲的车马从人,飘飘忽忽地像风一样,瞬间便消失不见了。朱玮怅痛了很久,无可奈何。抽出父亲送给的刀看了看,制作极其精细,刀上刻着一行字:“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后来,朱玮做官一直做到司马。生了五个儿子,依次是:朱沉、朱潜、朱沕、朱浑、朱深。有一晚,朱玮梦见父亲告诉自己说:“佩刀应赠给朱浑。”朱玮听从了。后来朱浑官至总宪,很有政声。

  异史氏说:斩断仙鹤的脚给鸭子接上,如此矫情而作者是妄为;移花接木,创始的人却很神奇。何况为人凿削肝肠(喻为朱生换心),在脖子上施加刀锥(即为朱妻换首)的呢?陆公,可谓相貌丑陋但是内心美好的鬼判啊。明末至今,相去不远,不知陵阳的陆公还在吗?如果尚有英灵,为他执鞭赶车,成为仆役,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方鬼帝都有谁?他们厉不厉害

  幽冥世界是一个系统非常庞杂,除了酆都大帝,十殿阎王,地藏王,泰山大帝之外,尚有五方鬼帝。五方鬼帝各司一方,各有治所。那么五方鬼帝在幽冥世界到底属于什么地位,来历又是如何。在幽冥世界中属于哪一个派别?

image.png

  五方鬼帝分别处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自有治所,东方鬼帝是神荼、郁垒,治"桃止山" 、一说“度朔山”“鬼门关”西方鬼帝是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是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是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是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也就是五方鬼帝一共有九个人,除了南方鬼帝只有一个人外,其余都是两个人。五方鬼帝中资历最老,事迹最多,位置最重的是东方的二位。

image.png

  五方鬼帝的方位暗合五道将军。职司之上也有重合,但是绝对不是一类人。五道将军属于东岳大帝治下,没有治所,最重要的职责是守护五方的冥界入口。然而五方鬼帝,显然有治所,有治理冥界的权力,并且还有一定的管理人间的权力,当然五方鬼帝也是有看守五方冥界入口的职责的。

  五方鬼帝应当是属于酆都大帝之下的鬼帝,属于酆都之下的一级机构,职司应该高于十殿阎王和五道将军,低于东岳大帝,当然我们说如果地府三大势力之间是合作的条件下。地府三大势力分别是佛家的地藏王以及阎罗天子,神界的东岳大帝、五道将军和部分阎王。此外酆都大帝及其属下才是真正地幽冥世界的原主人,虽然酆都大帝后来和仙界合作成为大神,但是毕竟在地府有自己的机构。

image.png

  五方鬼帝中除了神荼、郁垒之外,都是曾经为人的,并且成为鬼帝事迹并不显著。神荼郁垒是和酆都同一时代的神祇,为最早的鬼帝,那时候就可是把手众鬼入冥界的入口了。山海经上说: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蟠三千里,其枝问东门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后来神荼郁垒还一度成为冥王,相当于酆都大帝的副手,地位比其他鬼帝就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方鬼帝谁最大?为什么酆都为先

  在传统神话故事中,关于地府熟悉的大多就是阎罗、判官和牛头马面等,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乃至是传说却是不多的,在传说中掌管五方鬼帝的酆都大帝也知之甚少。

image.png

  酆都大帝,其实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而在一些古代神话传说中,酆都大帝就是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的所有鬼魂,因此,也就有人将其认作是“阎王”。

image.png

  关于酆都大帝的传说起源是较早的,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鬼国的记载,而在其中记载的最早鬼魂管理者神荼和郁垒。“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在酆都大帝之下就是五方鬼帝,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在各类神话典籍中是很少的,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算是较为明确详细记载五方鬼帝的了,其文中称:

  “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image.png

  此文中记载的也是其管理之地,关于其详细姓名传说却也就没有记载,而在一些传说中也有将这五方鬼帝姓名罗列出来,现代玄幻修真小说中也有涉及,这里也就说说五方鬼帝在各类记载中的一些名字: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五方鬼帝都有着什么来历?出自哪里

  道教认为在地狱之中有五方鬼帝来管理鬼魂,这五方鬼帝分别是:

  蔡郁垒为东方鬼帝,治桃丘山。

  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

  杜子仁为南方鬼帝,治罗浮山,领羌蛮鬼。

  周乞、嵇康为中央鬼帝,治抱犊山。

  赵文和、王真人为西方鬼帝,治嶓冢山。

image.png

  网上关于五方鬼帝的介绍就这么多,在这里为大家做出更具体的介绍。蔡郁垒为神荼和郁垒二神,传说他们是商周时期的人,曾为民除害!死后镇守鬼门关,鬼门关在度朔山,又名桃都山上,传说此山之上有大桃树,神就在桃木之下镇守鬼门关。凡是想逃跑到人间作恶的鬼怪皆会被二神所阻!

  后民间在桃木板上书二神名讳,挂在大门两边,称之为桃符,这个是现在门神和春联的雏形,王安石的名作元日反应了这个历史事实。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的新桃旧符是王安石以民俗为比喻,表现他想变法的心。闲话不谈,之所以蔡郁垒是东方鬼帝是因为鬼门关在这里,我们传统文化认为泰山之下是地狱的入口,泰山在传统文化是东方的代表,故蔡郁垒为东方鬼帝。

  最早记载五方鬼帝的人是葛洪,他在《元始上真众仙记》中记载了五方鬼帝,在道藏中杨云的名字还出现在葛天师的《抱朴子》中。在《抱朴子》中说杨云酒不离口,而《太玄》乃就。

  太玄的作者是汉代大儒扬雄,杨应为通假字,实为扬。兴扬相信大家都记得《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亭,这里的子云是扬雄的字,在《抱朴子》出现杨云一名的酒诫篇中,葛天师称呼人皆用敬称未称人名讳。

image.png

  为了押韵,葛天师在这里称呼人名皆用二字,如尧舜,仲尼,姬旦,汉高,于公,管辂,杨云等。可见这里的鬼帝杨云实为汉大儒扬雄。即为扬子云。

  同样这里的张衡不是正一道的二代天师张衡,应为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发明家,科学张衡。张衡天文学家的身份广为人知,身为文学家张衡留下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千古名句,可谓是一代文豪。

  为什么兴扬说这里的张衡是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了?在《抱朴子》中张衡出现过一次,在内篇辩问中有:“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故张衡、马忠于今有木圣之名焉。

  罗酆山为地狱之北都,传为地府所在又称酆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什么汉代的大儒会成为道教的鬼帝了?

  汉代独尊儒术,这个儒是儒家,术包含了后世道士研习的术数,如张衡是术数大家,扬雄有《太玄》这种道家思想的玄学著作。

  道教自古以来就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诠释道、美德、正义、良知而成神,这就是我们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image.png

  正因为如此,才会会有杜子仁 周乞,赵文和,王真人这种在史籍中默默无名的人为鬼帝。哪怕史书上将你遗忘,如果你能诠释大道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你就能享受人间的香火以至于灵魂不至于泯灭。

  南方的罗浮山是葛洪隐居之处,许是在这里葛天师听到了杜子仁的故事。让他在千百年后,还能受到我们的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中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