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谋:一种智慧的象征
2023-12-22 11:34:1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聪明、机智的人,他们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智慧的表现,我们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足智多谋”。那么,足智多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典故出处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足智多谋的意思

  “足智多谋”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智多谋,国之宝也。”这里的“足智多谋”是指一个人具有丰富的智慧和计谋,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一个人聪明、机智、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足智多谋的典故出处

  关于“足智多谋”的典故,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光(后来的齐桓公)与鲁国的故事。

  当时,齐国和鲁国是邻国,两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有一次,齐国公子光想要攻打鲁国,但是他担心鲁国的季孙氏会出兵抵抗。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计策,决定先派使者去鲁国拜访季孙氏。

  公子光派出的使者名叫晏子,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晏子来到鲁国见到季孙氏时,他没有直接提出齐国要攻打鲁国的事情,而是故意说:“我国国君听说贵国有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想借来观赏一下。”季孙氏一听,心想齐国国君怎么会知道我们有宝物呢?于是心生疑虑,但又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晏子的请求。

  晏子回到齐国后,告诉公子光说:“我已经成功地让鲁国的季孙氏产生了疑虑,他们现在一定会加强防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趁他们不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取得胜利。”公子光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按照晏子的计划发动了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晏子的足智多谋,他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战术,使鲁国的季孙氏陷入困境。而这种智慧和计谋,正是“足智多谋”这个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

  三、结语

  总之,“足智多谋”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丰富的智慧和计谋,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它的典故出处是春秋时期齐国公子光与鲁国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足智多谋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