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前线前秦军队为何惨败?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2023-05-11 17:35:46

  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驻守硖石的胡彬面对兵力不足和粮道被断的困境,不得不派使者向谢石通报战况。然而,前秦军队截获了这封信件,上面写着“今贼盛而我粮尽……”。苻融立即将信件呈送给项城的苻坚

  苻坚此次南下征调了众多军队,但由于征兵命令下达得晚,标准又十分苛刻,导致征调困难重重。前秦军队大多未能按时抵达战场。

  西路军由于时间紧迫,未能顺利出发,甚至连足够的船只都未能凑齐,结果战争已经结束,他们还未出发。

  东路军从征兵开始到攻克寿春,时间只有三个月,但从幽州到彭城的距离却很远,根本来不及赶到战场。

  中路军规模最大,但由于各地距离项城不同,军队抵达时间各异,无法按时完成集结。即使苻坚从长安抵达项城时,军队也还在混乱之中。

  苻坚得到苻融送来的书信后,只能放弃未能集结的大军,带着八千轻骑前往寿阳,留下大军在项城。实际上,最终抵达前线的只有苻融的二十万先锋军团,远远不及原计划。

  尽管前秦军队未能完成集结,但他们仍然是东晋的两倍兵力。苻坚派降将朱序劝降谢石等人,但朱序本心向晋室,反而建议谢石等人果断出击,趁前秦军队调度期间,击败先锋、打破死局。

  最终,在辅国将军谢琰的劝说下,谢石派刘牢之发动攻击。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渡水发起猛攻,奇袭梁成,斩杀前秦主将,前秦军队全线溃败。在刘牢之的围追堵截下,前秦军队遭受惨重损失。

  在此之后,谢石、谢玄等人带领东晋主力,水陆并进逼近寿阳,双方在淝水两岸布防,形成对峙态势。谢玄派人向苻融送信,提出持久战的策略,建议前秦军后撤,让东晋军队渡河与他们进行决战。

  前秦的众将纷纷表示不可上当,认为当前我军兵力占优势,只需守住防线,等待大军集结完毕,便能取得全胜。然而,苻坚却坚决主张稍退几步,待东晋军队过半渡河后再发起突击,以取得迅速胜利。

  苻融也认为这个计策可行,于是命令前军后撤,让出一部分地方给东晋军队渡河。然而,在前军后撤之际,朱序派人在军中大喊“前线的秦军败了”,导致前秦军队陷入混乱,东晋军队趁机发动猛攻,使前秦军队溃败。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的东晋军队七万人,战胜了由苻坚和苻融统领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斩杀了苻融。而其他前秦军队则大部分逃散,淝水之战最终以东晋的全面胜利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朱祁镇:被讽刺为大明战神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