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2024-01-30 10:25:09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源自于古代的一则典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情境:当整个鸟巢被颠覆时,里面的鸟蛋还能完好无损吗?它用来比喻在整体遭受灾难或毁灭的情况下,个体难以幸免。

  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四》。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冯谖因为得罪了权臣,被迫逃亡到齐国。他在齐国的日子里,深得齐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大将。然而,他始终心系故国,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赵国。

  一天,冯谖得知赵国的国君去世,新君即位,他认为这是一个回归的机会。于是,他请求齐王允许他回赵国奔丧。齐王虽然不舍,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冯谖回到赵国后,受到了新君的热烈欢迎。他对新君表示,自己虽然在齐国受到重用,但始终心系赵国,希望能为赵国效力。新君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为上大夫。

  然而,赵国的一些大臣对冯谖的回归心存疑虑,认为他是齐国派来的间谍。他们在新君面前进谗言,说冯谖是齐国的卧底,不能信任。新君听信了这些谗言,开始疏远冯谖。

  冯谖知道后,非常气愤。他对新君说:“臣闻之,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意思是说,如果整个鸟巢都被颠覆了,里面的鸟蛋还能完好无损吗?他用这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冤屈和无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谗言和诽谤。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朱祁镇:被讽刺为大明战神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