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公认的解放军最牛的十个军长:
一. 38军军长梁兴初
38军是原东北野战军1纵, 是东野的主力部队。在国内战争中,相对于其他野战军的兄弟部队来说,38军虽然战绩赫赫,但要说全军排头,那肯定会有许多部队不服气。如果没有朝鲜战争,38军就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38军初入朝鲜第一仗就是打熙川,本来是要包了韩8师,结果却夹生了。原因仅仅是得到了误报,说熙川有一个美国黑人团。梁兴初一含糊,韩8师就跑了。为此,老彭发了雷霆震怒,连“斩马谡”的话都出来了。
二次战役可以说是38军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初,梁兴初就打了包票,要独个打下德川,结果一仗就端了韩7师。接着38军插向军隅里、价川方向,准备大迂回兜住美第9军。在戛日岭,38军和土耳其旅练开了刺刀对长刀,把这帮突厥人的后裔打了个落花流水。突破之后,38军迅猛穿插,其113师14小时跑了145里,终于抢占了三所里和龙源里,卡住了美第9军的南逃之路。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38军独自一个军顶住了南逃的美第9军美2师、美25师、韩1师的进攻,又击退了北援的美骑1师和土耳其旅。南北之敌最近处只相距1公里,可就是冲不过去。后续中国军队源源赶到,整个价川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肉搏战场。万般无奈之下,美第9军只好抛弃全部重装备,向西翻山越岭逃至肃川沿海公路,会合美第1军南逃。整个二次战役中,38军独自毙伤俘敌11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全军歼敌总数的33%。彭德怀大喜,当即去电嘉奖,高呼“38军万岁!”梁兴初和他的部队终于一战成名,奠定了中国陆军部队中的老大地位。
在四次战役中,38军担负西线战场的阻敌任务,为保障东线横城反击战役的胜利,拚死阻击美军的进攻。这一路都是美精锐部队,包括美骑1师、美24师、英27旅、韩6师、希腊营等。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38军官兵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当时的台湾报纸就幸灾乐祸的称这一仗为“火海洗人海”。在左右友邻部队都撤过汉江后,38军仍独守南岸,终于完成了保障东线进攻的任务。在接令后撤不久,汉江就解冻了,好险全军覆没。这一仗几乎将38军的精锐打光了一半,是其军史上最惨烈的一仗。
38军参加了朝鲜战争一至四次战役,然后奉调回国休整。1952年,38军再次入朝,前往中部战线担任守备任务。在当年的秋季攻势中,38军负责攻取白马山。因战前一个参谋叛变投敌,导致军情泄露。结果这一仗打成了艰苦的攻坚战。当面之敌韩9师极为顽强,双方反复拉锯,白马山打成了红血山。经9天苦战,38军伤亡6700余人,仍然没能攻占全部高地,不得不撤出战斗。韩9师也伤亡9000余人,几乎打光。这一仗成全了韩9师,战后被韩国国防部授予“白马部队”称号。后来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时任韩9师参谋长。其后不久,38军撤回西海岸守备,再就奉调回国,结束了其“万岁军”的朝鲜征程。
二.20军军长张翼翔
20军原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余部。抗日战争时为新四军第1纵队,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在任何一支军队中,能有第一的称号,如果不是有显赫的战功,则必有辉煌的历史。20军亦不例外。
9兵团原是作为解放台湾的主攻部队,一直在江浙沿海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因朝鲜战争局势急转直下,转而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急趋东北。
1950年11月11日,20军在辑安渡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
志愿军司令部给9兵团的任务是:赶往东线长津湖地区,接替42军的防务,力争在运动中痛击长驱北犯的美第10军。其时朝鲜东部盖马高原已是天寒地冻,最低气温达零下40度。9兵团官兵因入朝紧急,未能装备寒带冬装,大部分人穿着薄薄的温带冬装,还有很多人穿着夏装。这使9兵团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成为了兵团高级指挥员们心中永远的痛。
其时阿尔蒙德指挥的美第10军进展很快,陆战1师和美7师冲在前面,几乎与9兵团同时对进。宋时轮因敌而动,部署9兵团20军和27军部队沿下碣隅里至柳潭里地段设下埋伏,静待美军入伏。9兵团的隐蔽伪装做得非常出色,美军竟毫无察觉。
11月27日,战斗打响。9兵团两个军迅猛出击,一举将美军前锋部队切成五段。张翼翔率领20军集中围攻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主力,并以2个师部队分别攻占了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死鹰岭、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的富盛里,掐死了陆战1师北进南逃的通路。
陆战1师是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拥有数百门火力强大的重炮,并且有空军支援。20军没有重炮,只有一些轻型火炮,因天冷,好多还打不响。战士们只好依靠手榴弹作为进攻武器。白天美国空军飞来进行狂轰滥炸,志愿无法进攻,只好隐蔽。惨烈的血战每天夜里都在进行。志愿军战士反穿着与雪地一样颜色的白色棉衣,不停地扑向美军阵地,顽强地争夺各个制高点。美军则依仗充足的火力,向志愿军的进攻方向进行彻夜不停地炮和式轰击。在这场钢铁与血肉的搏斗中,20军部队反复冲击,牺牲重大。尽管屡次突入下碣隅里,但因后备兵力不足,又全被击退。由于武器的威力不足,给美军造成的伤亡也并不严重。双方大量的减员则主要是由于过于寒冷的天气。
为避免被全歼,陆战1师开始拼死突围。在死鹰岭及下碣隅里周围的高地上,双方展开了血腥的搏杀。志愿军因火力薄弱,堵不住美军正面进攻,只能化整为零,层层阻击,反复进攻,死死缠住美军。在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高地上,一位志愿军连长杨根思在打到弹尽援绝后,怀抱炸药包扑入美军人群中,产生了志愿军部队中的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
陆战1师出动兵力拼死向北接应,终于救出了柳潭里的两个团,又全军向南突击。在漫天的大雪中,激战再度展开。负责阻击的20军部队,衣着单薄,已断粮多日。但仍顽强苦战,直到全部战死或失去战斗力。陆战1师在优势火力的支援下,冲破层层阻击,终于逃出志愿军的包围圈。
在长津湖之战中,张翼翔的20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尽管没能全歼敌军,但击溃了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同时,全军伤亡7000余人,冻伤11000余人,付出了巨大牺牲。长津湖之战后,9兵团部队足足休整了5个月。在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然后猛插五马峙,一举包围了韩3师和韩9师,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20军继续发起猛攻,韩军2个师完全溃散,战前23000余人的部队只剩下了2000余人。
五次战役后,20军随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
三.27军军长彭德清
27军隶属于三野9兵团, 为原华野9纵,第一任军长是赫赫有名的“黑虎”聂凤智。这支军队打仗一贯勇字当头,敢打先锋,曾打出过“济南第一团”和“渡江第一船”。在渡江南下后,聂凤智调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23军副军长彭德清接任27军军长。
27军也是攻打台湾的主力部队,因朝鲜军情紧急才奉调北上。二次战役中,27军担负的任务是与20军一起围歼美陆战1师和美7师。彭德清部署是:27军80师和81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27军79师攻击柳潭里的陆战1师2个团;81师主力则阻击美7师后续部队北援;27军94师为预备队。
陆战1师是公认的美军中最强的部队,曾参加过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硫磺岛之战和冲绳岛之战,战斗力自不待言。相对而言,可能很多人对美7师有些轻视。实际上这个师曾参加过二战中的夸贾林岛之战、菲律宾莱特岛之战和冲绳岛之战,也是个能打硬仗的部队。
与美军的优势火力和装备相比,志愿军的火力不仅弱,而且缺乏御寒装备。当时长津湖地区的温度已降到零下40度,战斗还没打响双方就出现了大量的减员,而志愿军的冻伤人员更是数倍于美军。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抓住战机,中国军队仍奋勇出击了。
朝鲜北部多山,柳潭里和新兴里地区都是山岭围绕的盆地。因此,争夺各个山头制高点则成了控制战场的关键,争夺激烈的血战亦于此展开。志愿军穿着与雪地同色的棉衣与白色披风,利用暗夜从四面八方扑向美军阵地。美军用所有战车与重火器将阵地围成一圈,猛烈地向四面发射。士兵们则用自动火器扫射攻到近处的中国军队。中国士兵在这样的疯狂弹雨下伤亡惨重,却仍然不停地以小集群反复发起冲击。在夜间,中国军队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经常能突破美军防守,在一片白刃战中攻下阵地。到了白天,美军则在空军的狂轰助阵下,发起反冲锋夺回阵地。双方在各个高地上殊死争夺,战斗一时陷入胶着。经过仔细判断,彭德清决定改变战法,集中力量先攻下力量较弱的新兴里之敌。其时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也赶到助阵,27军集中了80师和81师主力及全军炮火,于11月30日夜向新兴里发起猛攻。新兴里守军为美7师31团3营及团直属队、32团1营和57炮兵营阻成,共3000余人,由31团团长麦克莱恩指挥。中国军队集中所有火力新兴里发射,然后发起了一波一波地猛烈进攻,四面八方都响起了令美军心惊胆战的军号和哨子声。志愿军战士全身挂满手榴弹,一边投弹一边攻击前进,拼死突近美军环形防御阵地。在一片嘁哩喀嚓的白刃格斗中,美军防线被突破了。被围美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阵地内到处是一片混战。到了第二天天亮,美军已成溃乱之势,只好在空军掩护下,进行全力突围。志愿军层层阻击,一直打到长津湖边,终于歼灭了这支美军。31团团长麦克莱恩被击毙,团旗被缴获。中国军队统计歼敌3191人,击毁缴获各种车辆300余辆,火炮137门。美军战史则承认损失近2000人。成为了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歼灭美军团级战斗单位的唯一一个战例。
在27军攻击新兴里之时,柳潭里的陆战1师2个团则出动突围,突破了27军和20军的重重阻击,伤亡1500人后终于回到了下碣隅里。随后陆战1师全军开始向南突围。此际27军已伤亡冻饿减员过半,但仍组织能战斗的人员进行了顽强追击。
休整了五个月后,27军随9兵团参加了五次战役。彭德清率全军从正面攻破了美24师的防线,其后向南猛插,与兄弟部队一起击溃了韩国第3军团,取得了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东线的大胜。在战役后期转移阶段,因志愿军战术组织不严密,遭到了美军机械化兵力的穿插分割。27军因向南突进过远,结果全军被阻于敌后。当时27军不但面临美军空降187团和坦克部队的前堵后追,而且全军已断粮,处境极为险恶。彭德清临危不惧,指挥27军各部队交替掩护,在美军包围圈的空隙中穿来插去。遇到敌大部队就绕路而行,遇到小股部队则坚决击溃。最后在没有遭到什么损失的情况下安然回归北方,沿路还抓了数百俘虏。
五次战役后,27军在金城地区担负守备任务,后又担任东海岸守备。1952年10月,彭德清率27军回国。
四.15军军长秦基伟
15军隶属第二野战军, 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7年8月由几支地方部队组建起来的。军长秦基伟出身红四方面军,曾是警卫徐向前的手枪营连长,参加过西路军远征,被马家军俘获又寻机逃出,可谓大难不死。
9纵最初在中野是敲边鼓的角色,大仗轮不上,只能捡捡瓜落。到了郑州战役,终于时来运转。在中野四个纵队参与的围歼战中,9纵腿最快,迎头堵住国军一顿好揍,结果独立歼敌1万余人,缴获无数,装备和士气一下就上来了。
在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9纵实力保存得最好,是中野各部队中最先恢复元气的。在淮海战役中,9纵大挖地道,第一个攻入了黄维的兵团部。1949年全军整编后,9纵成为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15军,跟着陈赓渡过长江,直下云南。
15军入朝就赶上了第五次战役。在第一阶段的进攻战中,15军先重创了菲律宾营,然后又歼灭了美3师二个连。在大水洞和沙五郎峙,又和美2师38团大战了一场,俘获美军300余人。
在后撤转移阶段,志愿军遭到美军机械化兵力的穿插分割,一时陷于混乱之中。15军此时已全军断粮,但在秦基伟的指挥下灵活机动地迅速撤出了险境。为了稳住整个战线,奉彭老总的命令,15军在角圪峰、朴达峰一线迎头堵住美25师、美3师和加拿大旅,整整苦战了10天,终于完成了战略任务。此役15军伤亡1200余人,伤敌数千,打掉4架敌机,还打出了一个一级英雄柴云振。
五次战役后,15军休整了9个多月,又被放到了朝鲜中部的平康谷地担任守备任务。
1952年10月14日,范佛里特指挥的联合国军向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突然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守卫这两个高地的是15军第45师。联合国军以美7师进攻597.9高地,以韩2师进攻537.7高地北山。在火力上,联合国军占有极大优势,在进攻第一天就集中了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轰击,远东空军的30多架轰炸机也飞到战区上空轮番轰炸,平均每秒钟就落下6发炮弹。轰炸了一个小时后,美韩军凶猛地向高地扑来。
面对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打击,45师守备部队顽强地挺住了。他们与美韩军苦战了一天,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拼死保住了一部分阵地。入夜后,志愿军发起了反攻,将高地上的美韩军全部赶了下去。第二天,美韩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又攻了上来,志愿军顽强抵抗,最后伤亡惨重退守坑道。到了夜里,志愿军再次组织部队反攻,一夜苦战夺回阵地。如此的情景日夜不断,双方进行了你死我活的反复拉锯战。
上甘岭战役是由小到大打起来的,后来则成了牵动整个战争的敏感神经。这两个高地价值并不是很大,但双方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到更多的筹码,也是为了军人的荣誉,而必须要死战到底。在火力劣势的情况下,15军集中了全部人力物力支援上甘岭的战斗。整个战役经历了阵地攻防战、坑道战、炮战,打得精彩纷呈,是15军战史上前所未有的。为了向前线运送物资弹药,多少战士牺牲在了炮火封锁线上,甚至连秦基伟的警卫连指导员也一去不返。志愿军战史上著名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在反击597.9高地战斗中牺牲的。
15军在上甘岭大战中一直打到了11月5日,才将两个高地的守备交给了新上来的12军部队,而战役指挥仍由秦基伟负责。在这二十天的血战中,45师牺牲3076人,负伤5676人,1万多人的步兵师几乎打光。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15军伤亡1.14万人,其中牺牲5260余人,占15军建军以来牺牲总数的三分之一。
上甘岭战役一直持续到了11月25日,联合国军进攻43天,只夺下了537.7高地北山的两个小阵地,而伤亡惨重,终于停止了攻势。15军一战成名。
上甘岭战役后,15军后撤担任了东海岸守备任务。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15军凯旋回国。因为上甘岭打出了15军的知名度,综合各种因素,日后中央军委将15军改编成了我军中唯一的空降军,成为了更加精干的快速反应部队。而秦基伟,后来则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五.39军军长吴信泉
39军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指挥过的红25军, 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加过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时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9年全军整编时被列为第四野战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是东野2纵6师师长。
39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六个军之一。在第一次战役中,奉彭德怀的命令,吴信泉率39军赶往云山阻击韩1师的北进。11月1日,云山地区大雾弥漫,周围的森林又突然燃起了大火,浓烟烈焰飞腾,能见度变得很差。
吴信泉原定于当晚7时半发动总攻,下午5时许,前沿观察员发现云山守敌调动频繁。吴信泉判断韩军要逃跑,于是命令部队提前发动进攻。39军以116师的3个团担任主攻,凶猛地向云山扑去。
在漫山遍野的军号和哨子声中,中国军队迅速席卷了云山外围阵地,然后杀入城中。一交起手来,才发现当面之敌竟是美军。原来美骑1师第8团已于当日早晨和韩军换防接管了云山,因大雾的关系志愿军没有发现。骑1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在二战中表现很出色,是一支能打的部队。尽管如此,第一次和中国军队交手的美军一时无法适应那种凶猛的近战,手忙脚乱,很快就被冲垮了阵地。39军四面攻入了云山,将骑8团和韩1师留守的一个团打得四分五裂,满城都是攻杀和围歼。
骑1师盖伊师长急命骑8团撤退,同时命令骑5团北上救援。其实不用命令骑8团也不行了,拼了命从云山东南侧冲了出来,一路连遭中国军队阻击,死伤累累,还丢掉了所有的坦克汽车和重武器。结果骑8团的第3营没有跑出来,被39军全歼。战后,这个营的番号被撤销。前往救援的骑5团在龙头洞被39军115师一个团阻住,反复冲击而不能过,连骑5团团长约翰逊也在战斗中阵亡,只好撤兵而去。
云山之战39军首战告捷,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日后,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将这个战例收入了《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作为军官的基本教材。
云山战后,39军又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从正面攻破了美25师的防线,一路南推。在上草洞地区,39军部队喊话迫降了一个美军黑人连,创造了朝鲜战争中的一个记录。12月6日,39军116师冲入平壤,收复了沦陷49天的朝鲜首都。在第二次战役中,39军歼敌1800余人,自己伤亡1700余人。
在第三次战役中,39军率先突破了被韩军称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连续取得上釜谷里和回龙寺战斗的胜利。1月4日,39军116师再次率先冲入汉城,占领了李承晚的“总统府”。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攻入外国的首都。
在第四次战役中,39军参加东线的横城反击战,其117师迅猛穿插,一举堵住了韩8师和美2师一个团的南逃道路。美韩军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拼死突围,而据守横城的美军也出动坦克和步兵向北接应。117师南敌北拒,打得十分出色。经过浴血苦战,不但顶住了敌军的攻势,还主动出击,利用夜暗将美韩军分割成数段,打起了歼灭战。在整个战役中,39军117师共毙伤俘敌3300余人,其中俘虏美军800余人,创造了一次俘虏美军最多的记录。
打完横城后,39军115师的2个团和116师一部又参加了围攻砥平里的战斗。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志愿军6个团苦战3天不下,伤亡惨重。最后只好在漫天大雪中撤出战场,留下了遍地的英雄血。
五次战役时,39军转归9兵团指挥,作为预备队没有参战。
运动战阶段结束后,39军在中部战线担任了一段守备任务,后又回撤成为西海岸守备部队。1952年末,39军班师回国。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39军共牺牲7298人,负伤10254人,付出了巨大代价。
六.40军军长温玉成
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3纵。3纵则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 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韩先楚上将。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40军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1950年10月19日由辽宁安东跨过鸭绿江。其时的军长是生的威风凛凛的温玉成。彭德怀先于志愿军大部队入朝勘察军情。他原定要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宁远一带建立一条防御线,先阻挡住联合国军,再寻机破敌。不料联合国军大胆冒进,速度极快,已越过了原定防御线。于是,一场遭遇战发生了。
40军118师和120师最先赶至前线,迎头遇上联合国军先头?挡住了韩军第1师的北进,双方发生激战。初次与韩军交手的中国军队打得勇猛顽强,将优势敌人阻挡了3天2夜,歼敌280余人,击毁击伤坦克3辆。在120师打响两小时后,118师也与敌军接了火。在云山以东的温井地区,韩6师的一个营加炮兵分队大摇大摆地北进,一直深入了118师354团的设伏阵地。一声令下,354团凶猛出击,一顿手榴弹迫击炮,然后就是漫山遍野的白刃追杀。这仗打得干净漂亮,20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共毙伤韩军325名,俘虏161名,缴获汽车38辆,榴弹炮2门。
40军首战告捷,打出了国威军威。后来,10月25日就定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
旗开得胜后,118师和120师乘势进攻温井,经一夜激战,歼灭韩6师第2团大部。当时韩6师第7团已进入中国军队后方,前锋直抵鸭绿江边的楚山。118师回头去收拾韩7团,120师和119师则阻击前来增援的韩6师和韩8师部队。可怜的韩7团正在鸭绿江边洋洋得意,隔江向中国境内开枪放炮。突遭中国军队的猛烈打击,顿时溃败,被收拾了大半,其余散入深山逃命去了。118师光俘虏就抓了700多。
与此同时,119师和120师在立石洞和龟头洞地区分路出击,击溃了韩6师和韩8师各两个营部队,俘敌近千人。其后,40军乘胜追击,直插宁边、博川地区。一路连破韩8师、美骑1师、美24师数道阻击线,一直将联合国军赶至清川江边。
在整个第一次战役中,40军连续战斗12昼夜,共歼灭美韩军5600余人,缴获火炮235门、汽车477辆。在第二次战役中,40军紧靠38军和39军,从正面猛攻美2师。其118师攻占新兴洞,击退美2师第9团;120师抢攻清川江西岸的龙头站,击溃美25师24团一部;119师一路向西仓穿插,毙伤俘敌1400余人,缴获汽车303辆、坦克5辆,各种火炮67门,一直追到安州。40军部队配合39军解放了平壤,又一直向南追到三八线地区。
第三次战役中,40军不顾伤亡,在冰天雪地中徒涉临津江,突破联合国军的防线,击溃韩6师,再强渡南汉江,进攻至水原附近地区。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减员严重,急待休整。此时,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却发起了北进攻势,第四次战役又开始了。为打破优势敌军的进攻,40军转到东线与39、42、66三个兄弟军一起发起横城战役,全歼韩8师和美2师一个营,共1.22万余人。其后,40军出动3个团围攻中部战线结合部砥平里。这场战斗打得极为惨烈,被围的美法军缩成一团,以过于猛烈的炮火顽强阻击。志愿军6个团反复冲击3天,遗尸遍野,却无法拿下这个钢铁堡垒。在美军增援部队的攻势下,志愿军只好洒泪撤退。其时被大雪掩盖在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尸体就有2000多具。40军在此战中伤亡亦达2000余人。
在四次战役后期的防御阶段中,40军在金化以南地区节节抗击,苦战42天,连战美陆战1师、骑1师、美24师、美25师、韩6师各路部队,杀伤敌军5000余人。
不久后,五次战役发起。40军向南穿插加平地区,以割裂联合国军防线。40军一路猛进,经5天穿插,突进60公里,完成了预定任务。但全局并不乐观,美军且战且退,用火力消耗中国军队的进攻,直至攻势且尽。在中国军队全线后撤之际,联合国军发起了迅猛反击,一时打得中国军队措手不及。40军先于全军后撤,回至金化以北地区。整个战役中,40军歼敌2200余人,缴获坦克18辆、汽车223辆、大炮60余门。
五次战役后,40军撤回后方休整。1952年4月,40军再次进至中部战线担任守备任务,参加了冷枪冷炮运动、坑道战、战术反击作战等。1952年12月,40军又后撤执行西海岸反登陆任务。
40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程,在三年作战中,统计毙伤俘敌43300余名,40军自身伤亡2万余人。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40军胜利回国。
七.42军军长吴瑞林
42军是原东北野战军5纵。说起来挺有意思, 解放军各大野战军除东野外都没有5纵。为何?盖因1936年西班牙内战,颠覆共和国为纳粹开路的就是内奸“第5纵队”,此后便成了共产党人的忌讳。林彪则不信这个邪,在全军来了个独一无二。5纵的首任司令也很有名,便是人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万毅中将。
5纵在东野各部队属于资历甚浅、排名靠后、战绩一般的部队。值得一提的亮点是辽沈战役中打廖兵团,5纵在黑山以东地区吃了个肚满肠肥,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生俘新编第1军中将军长文小山。
1949年全军整编,5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2军。在进军中南时,42军没有过长江,一直在河南剿匪。1950年2月,42军奉调东北从事生产,已有了全军转业的趋势。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42军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作为最早入朝的志愿军先头部队,42军于1950年10月16日秘密入朝,比其他兄弟军早了3天。其时的军长是出身红四方面军的“瘸子”名将吴瑞林。
之所以这样早入朝,是因为联合国军北进速度太快。为了不使东西两路敌军达成会师合围,彭德怀制订了“西攻东防”的第一次战役计划,集中三个军在西线打美第8集团军,由42军在东线阻击美第10军。
东线战场在长津湖附近地区。当时朝鲜东海岸只有一条纵向公路通向鸭绿江边,位于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和赴战岭成为了进行阻击的要点。美第10军由精锐的美陆1师、美7师、韩军首都师、韩3师等部队组成,在人数和火力上都远远超过42军。10月25日上午10点多,韩军首都师部队大摇大摆地向黄草岭攻来,结果迎头挨了42军一顿机关枪手榴弹,被打了下去。韩军还以为当面之敌是残兵败将的朝鲜人民军,颇为不服,又连续发动进攻,但都被击退。双方一直打到10月31日,首都师和韩3师伤亡甚重,终于退了下去。韩军阵地没打下来,收获却还是有:他们俘虏了一些42军的士兵,证实了中国军队已经参战。
11月1日,美陆战1师参战,美军先以极为猛烈的炮火轰击中国军队的阵地,然后步兵再发起冲锋。42军部队顽强奋战,顶住了美军的攻势。到了夜里,吴瑞林派出部队,夜袭敌营,炸毁火炮和坦克二十余门(辆),搅得美军终夜不得安宁。就这样,42军白天守、晚上攻,死死拖住了美军。美军遇到这样顽强的敌人,十分恼火,只好发挥优势地空炮火的优势,强攻死打。42军部队主动防御,打得英勇灵活,将美军顶在原地13天。11月7日,西线战斗已达成胜利,42军奉命撤出黄草岭地区。
黄草岭阻击战是42军战史上的辉煌。在13天作战中,42军完成了阻击任务,杀伤美韩军3000余人,同时也付出了1800余人的伤亡。
在第二次战役中,42军在西线左翼担负了大迂回任务。吴瑞林先打宁远,三个师互相配合,一举打垮了韩8师。其后,42军向顺川、肃川地区进行穿插,准备一举兜住西线美军主力。非常遗憾的是,42军穿插部队在新仓里遭到了美骑1师的阻击,指挥员临阵犹豫,攻击决心不坚决,没有穿插到位,使西线美军抢先夺路而逃。二次战役中,38军因穿插成功而一举成名,奠定了中国陆军部队老大的地位;42军则错失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在第三次战役中,42军和66军担任左翼攻击部队,互相配合,突破了当面韩军防线,纵深穿插,将汉江以北的敌军全部肃清,攻进到加平地区。共歼灭韩军6个团大部,毙伤俘敌3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45门、汽车98辆、各种枪支2463支。
第四次战役中,42军主力参加了东线的横城反击战,配合兄弟部队歼灭美韩军1万2千余人。其后,42军的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参加了对砥平里的围攻战。天有不测风云,42军的炮兵团在开进途中因马受惊暴露了目标,被美军飞机炸了个一塌糊涂,无法进行火力支援。砥平里之战中国军队屡攻不克,伤亡惨重,只好在漫天大雪中撤出战斗。42军后来在东线进行了40余天的防御作战,顶住了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稳定了整个战线。
五次战役发起前,42军后撤到阳德地区休整。不久,五次战役遭到挫折,联合国军发起猛烈反击,中国军队的防线一时出现了很多漏洞。彭德怀的指挥部位置竟也唱起了空城计。吴瑞林率42军放弃休整,急忙赶到前线保卫总部。只差一天,美军就到了。
五次战役后,42军担负了西线的守备任务,参加了反秋季攻势等作战。
1952年11月,吴瑞林率42军奉命回国。
在2年多的抗美援朝作战中,42军共歼敌2.8万余人,终于从二流部队中脱颖而出。日后中国陆军经历了数次裁军整编,42军这支年轻的部队总是得到了保留,应当是和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大有关系。如今,42集团军驻防广东,有“岭南雄师”之称。
八.60军军长韦杰、张祖谅
60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 首任司令员是上将王新亭。后改为华北野战军8纵,隶属华北军区第1兵团,直接归徐向前指挥,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该纵队第23旅,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在当时,以攻下的城市命名部队可是一种巨大的军人荣誉。1949年全军进行整编,8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第60军,王新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张祖谅任副军长兼参谋长。
60军先是参加了解放西北的扶眉战役,然后又跟着贺龙南下秦岭,一直解放了成都。1950年,60军在川西进行剿匪作战,在11个月内作战57次,肃清了川西匪患。1951年3月,60军作为第二批部队入朝参战。当时的军长张祖谅因任川西军区司令员,由韦杰继任军长。
1951年4月,60军归志愿军3兵团指挥,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战役的第一阶段,60军突破土耳其旅的阻击,插入釜谷里,渡过汉滩川,占领永平、东豆川里地区,割裂了美25师、土耳其旅??军、法军各一部,又连续与美军发生激战,一直进攻至北汉江以南地区。不久,美军发起反击,学中国军队打起了机械化穿插,一举割裂了中国军队的战线。60军左右两翼都已暴露,恰此时3兵团电台车被炸,军部与兵团部失去了联系。韦杰命60军180师在北汉江以南组织防御,以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然而因美军进军速度太快,志愿军的通讯联络系统又严重滞后,180师很快陷入了被敌四面包围的险境。韦杰急命60军其他两个师进行解围,但都被美军击退。而180师的领导却临阵犹豫,突围决心不坚决,反而下了分散突围的命令,终于使局面不可收拾。最后,180师师部领导机构突围出来了,但全师1万余人损失了7000人,其中5000余人被俘,成为中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上的奇耻大辱。战后,60军撤回后方进行整训,军长韦杰被撤职。
1952年秋季,60军配属第20兵团,接替第68军担负东起文登里、西至北汉江一线的防务。此时张祖谅已入朝复任60军军长。当面之敌为韩3师、韩5师和韩6师,60军先是组织了26次小型的战术反击,其中25次胜利完成任务,歼敌数千人。1953年5月,中国军队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在第一阶段中,60军连战14天,作战13次,歼敌1735人,推进阵地0.5平方里,自己伤亡500余人。在第二阶段中,60军大胆采用敌前潜伏战略,在韩5师眼皮底下埋伏了179师和181师共3500人的大部队。结果一战成功,夺占全部阵地,创造一战歼敌一个团的阵地战纪录。而180师如法炮制,以2000人的部队进行敌前潜伏,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其后60军击退了韩军数百次进攻,巩固了新夺占的阵地。统算下来,60军在此战中扩展阵地45平方公里,歼敌14800余名。这在志愿军阵地战阶段,可算是各军中独一无二的战绩了。
1953年7月13日,在金城战役中,60军加入东集团作战,突破韩8师防线,勇渡金城川,进至白岩山和黑云吐岭一线。其后背水作战,顽强阻击联合国军发起的凶猛反击。最后,才在兵团首长的命令下将主力撤至金城川以北防御,胜利结束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仗。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60军奉命班师回国。在2年多的作战中,60军共毙伤俘敌54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各种枪支6200余支。其歼敌数量在志愿军各军中仅次于38军居第二位。60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绩是相当不俗的,但长时间内却被180师的五次战役失利掩盖了,因而甚少为世人所知。对于60军来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
九.63军军长傅崇碧
63军前身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 首任司令员是上将杨成武。后改编为华北军区第3纵队,曾参加过绥远战役、大同战役、张家口战役、青沧战役、第一次和第二次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察南战役、冀东阻击战、平绥东段破袭战等战役战斗。1949年全军整编,3纵整编为华北军区19兵团第63军,军长为郑维山。其后,63军参加平津战役,会攻太原,再出兵西北,经过扶眉战役、陇东追击作战、兰州战役和解放宁夏等战役,协同第一野战军主力解放了西北陕甘宁地区。
1951年2月15日,63军作为第二批部队入朝作战,其时的军长是傅崇碧。
在第五次战役中,63军归西线19兵团指挥。面对联合国军设防坚固的临津江防线,傅崇碧突出奇兵,冒着被美国空军轰炸的风险,大白天派部队多路隐蔽接近江边潜伏。因此战斗打响后,仅十几分钟就突破了临津江防线,插入纵深15公里,割裂了美3师和英25旅的联系。遗憾的是,19兵团的另外两个军64军和65军遇到敌军优势地空火力阻击,5个师50000多人马拥挤在江边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被敌军炮火轰炸了两天两夜,牺牲惨重。因此,63军的快速突破没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面对63军的凶猛攻势,当面美第1军急命其他部队撤到第二道防线组织防御,而英第29旅却只能原地固守。63军顺着撕开的防线向里冲,先是击溃了土耳其旅,接着打垮了菲律宾营,对英29旅展开了包围之势。英29旅先是把比利时营顶上去挨打,接着集中全旅炮火掩护拼命跑路,总算是大部得脱,但其格罗斯特营却被63军包围于雪马里地区。这个格罗斯特营历史悠久,是英军中的功勋部队,被特许在军帽上佩戴两颗帽徽。志愿军乘夜发起猛攻,经顽强血战,从四面渗进该营防线。英29旅派一支坦克部队去解围,却被中国军队击退。又求助于美军,可美军自顾不暇,竟拒绝救援。就这样,到了天亮,格罗斯特营终成溃散之势。志愿军漫山遍野地抓俘虏,一个叫刘光子的战士竟然一人俘虏了63名英军,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1000多人的格罗斯特营只逃出39人,营长卡恩也被俘虏,全军覆没了。
63军一直攻过了北汉江,逼近汉城。而美军这次不放弃汉城了,在城市里布置了大量火炮,准备死守。为了不陷入消耗战,19兵团没有对汉城进行攻击。打到此时,志愿军歼敌不多,己方粮弹耗尽,只好北撤转移。然而联合国军乘机发起了迅猛地反击,以机械化快速部队进行穿插分割,将中国军队的序列砍得七零八落。63军此时也陷入全军断粮,且背水作战,态势极为不利。傅崇碧当机立断,决定全军撤过北汉江。结果到了江边,发现美军竟也到了。情急之下,傅崇碧命部队戴上缴获的敌军钢盔,大摇大摆地徒涉过江。美军以为63军是南韩部队,竟然轻易将他们放了过去。
人困马乏的63军刚到江北,形势却发生骤变,因联合国军进展速度太快,志愿军防线出现多处漏洞,彭德怀只好每抓住一个部队就去堵塞缺口。63军被派到铁原地区进行防御,要求在25公里宽的正面防守15天。对于一个饥疲交加,减员甚重的部队,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63军当面之敌是美骑1师、美25师、英28旅、英29旅共5万多人,有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还有空军支援;而63军此时只有24000余人,火炮240多门,没有坦克飞机,在兵力火力上都深居劣势。面对强敌,傅崇碧采取了纵深梯次配备的方法,少摆兵,多屯兵,以减少敌密集火力对志愿军的杀伤。同时以战斗小组在前沿与敌纠缠,使敌不能过早迫近志愿军阵地。在战术上,采取正面抗击与侧翼反击相结合,并在夜晚派出小部队袭扰敌人。
铁原阻击战打得异常惨烈,美军经常是以大群坦克部队开路,像城墙一样压向志愿军阵地。因缺乏反坦克炮,志愿军官兵只好以血肉之躯与敌搏斗,很多部队全体战死在阵地上。美军炮火也打得山呼海啸,志愿军的阵地像被火洗了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傅崇碧指挥63军部队顽强死守,昼失夜反,在迟滞敌军的同时不断组织反击,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为了总体上遏制住美军的攻势。63军几乎将所有的兵力都填了进去,机关干部、通信员、炊事员都上了战场。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整整打了13天,志愿军后撤部队终于稳定了防线,傅崇碧率63军撤出了焦土一样的铁原阵地。
在铁原阻击战中,63军胜利完成了总部交授的任务,为稳定整个战线赢得了时间。但部队伤亡惨重,其188师563团入朝时兵员为2700人,打完铁原后只剩266人。其他各部队情况可以想见。傅崇碧下来后,彭德怀问他有什么要求,傅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彭说:“给你补两万。”
五次战役后,63军于西线担任开城地区守备任务,参加了志愿军历次战术反击作战。
1953年9月,63军胜利回国。
十.50军军长曾泽生
50军前身是原国民党军第60军, 为滇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于长春起义。1949年全军整编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50军,军长为原60军军长曾泽生。50军成立后,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部队进行了政治整训,又补入了许多解放军军官和战斗骨干,全军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四野的南下作战中,50军参加鄂西战役,生俘国民党军第79军代军长萧炳寅、副军长李维龙以下官兵7000余人。
1949年11月下旬,50军奉命配属第二野战军进军四川,参加成都战役,俘虏国民党军8100余人,迫降1.7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950年初,50军先是在湖北参加农业生产,后因朝鲜战事紧急,50军又奉命开赴东北集结待命。
1950年10月25日,50军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在第一次战役中,50军与英27旅交手,攻进至铁山地区。因英军退得快,50军斩获并不多。在第二次战役中,50军于西线进攻英27旅和美24师一部,兜着敌军屁股追击,协助兄弟部队解放了北朝鲜全境。一、二次战役50军的战略地位并不重要,因此少有亮点。
在第三次战役中,50军较晚突破临津江防线,从正面向汉城推进。本来说兄弟部队都攻到前面去了,50军该捞不到什么油水。然而这次却时来运转。在高阳以北的碧蹄里地区,50军击破了美25师一个营的阻击,又在仙游里地区击退了英29旅皇家来复枪团第1营。这样一来,英29旅主力和其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分隔开了。曾泽生大喜,命令149师部队抓紧时间攻歼,仙游里的部队则坚决挡住英军主力的救援。英29旅组织了1000余兵力和200门大炮拚死反击,却均被志愿军击退。而149师部队则乘夜向皇家重坦克营发动猛攻。英军装备的都是“百人队长式”重坦克,火力充足,可到处都是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扑来的中国士兵,英军顾此失彼,防线终于被突破。志愿军杀得兴起,漫山遍野地追杀着英军。到了天亮,皇家重坦克中队被全部歼灭。50军部队共毙伤俘敌300余人,缴获击毁坦克31辆、装甲车1辆、牵引汽车24辆。对于一支急于立功的起义部队来说,这一战绩是足以自豪的。
1951年1月4日,50军一部同39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攻入了汉城,其前锋一直冲到三七线附近的水原地区。
在第四次战役中,为打破联合国军的北进攻势,志愿军采取了“西顶东攻”的战略,在西线以38军和50军背水列阵,顽强顶住美军主力的攻击;在东线志愿军集中4个军兵力进行横城反击作战,以图击破敌军的北进。
50军位于战线的最西部,在汉城以南地区,背临汉江,迎头挡住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耳其1旅的道路。这种阵地防御战是没余地可讲的,守住就守住了,守不住就人地皆失。联合国军的火力太猛烈了,炮弹像下雨一样。面对优势的敌军,50军部队昼失夜反,死战不退,以血肉之躯苦苦坚守着阵地。最惨烈的时候,一天就有三、四个连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营连一级的建制很快就打散了架,只好以团级单位进行防守。打了不到半个月,50军就已伤亡过半,全军勉强能成建制投入战斗的只有4个营又4个连部队。因伤亡过大,很多阵地丢失了。曾泽生只好收缩兵力,固守要点,尽力迟滞敌军的北进。一直打到1951年2月初,因汉江面临解冻,50军不得不放弃阵地,撤至汉江北岸。在这里,50军继续阻击攻势不减的联合国军,为稳定整个战线苦苦支撑。在50多天的汉江两岸防御作战中,50军统计毙伤俘敌1.1万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70余辆,击落击伤敌机15架,缴获各种枪支1800余支、汽车17辆、火炮34门。
若干年后,有人问起曾泽生对自己打过的哪一仗印象最深刻,他回答:“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作为一名起义将领,在一生中打过这样的仗,曾泽生可以骄傲了。
1951年3月15日,曾泽生率50军回国休整。同年7月,50军第二次开赴朝鲜,担负西海岸防御以及抢修机场等任务。10月至11月,50军奉命执行渡海攻岛任务,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先后攻占南韩军盘踞的极岛、炭岛、大和岛、小和岛和艾岛。此后,50军一直作为西海岸守备部队。
1955年4月,50军从朝鲜撤军回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苏定方本是一位战功赫赫、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的名将,却详情
在战国风云的宏大叙事中,赵国始终占据着重要篇章。其中,赵武灵王与赵氏孤儿这两详情
在清朝康熙帝的皇子中,九阿哥胤禟(后改名允禟)虽非储位之争的最终胜者,却以独详情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堪称中国封建帝王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案例:他以雷霆手段终结武周详情
西汉名将李广一生征战七十余次,却始终未能封侯,其家族更在汉武帝时期遭遇灭顶之详情
战国烽烟中,赵武灵王赵雍以铁腕改革与军事革新重塑赵国命运,其性格特质犹如双刃详情
蒙恬,这位秦朝名将的传奇人生,因家族成员的记载模糊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其子详情
在隋唐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宇文家族作为隋朝的显赫世家,经历了从辉煌到覆灭的巨大详情
在法国历史上,蓬帕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是一位极具详情
在五代十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以其出众的才情详情
西汉初年,历经秦末战乱与楚汉相争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两详情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是南朝宋时期详情
在金元交替、民族交融的动荡时代,郝经以非凡的学识、坚定的信念与卓越的政治智慧详情
19世纪中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矛盾尖锐,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在广西桂平县详情
在明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明成祖朱棣以其雄才大略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成为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在道教、医学、炼丹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与家族兴衰有着深远影响。西汉时期的韦贤,以其详情
在清代学术的璀璨星空中,梅文鼎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他毕生致详情
北宋时期,福建兴化军仙游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才辈出,蔡京与蔡襄便是其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关于“最长存续国家”的讨论始终充满争议。若将视角详情
十六国时期,慕容垂与苻坚的纠葛堪称五胡乱华时代最复杂的政治伦理样本。这场跨越详情
布匿战争作为地中海世界两大豪强——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共和国之间爆发的三次大规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