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每一场改革都是十分艰难的,哪怕在军队换一套装备亦如此。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就经历了一场风波。
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是疆域较大的国家。公元前386年以后都邯郸,其地北邻林湖、搂烦,东北与东胡、燕接界,东毗中山、齐,南与卫、魏、韩等国交错,西亦与魏、韩相接。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赵不得不一方面对付东、北胡人的掳掠,一方面应付来自西、南魏国等进攻。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个国王,因他即位之时尚是少年,未能听政,及听政时年龄也不大,原先较为强大的赵国因延误发展时机而落后了。赵武灵王九年后,赵国屡败于秦,而且尚有侧背之患。赵武灵王深感忧虑,于十九年(前307)分析当时形势,决心进行“胡服”的改革。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也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是说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后决定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励行改革。
当时所谓的“胡服”,是指类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装,同中原华夏族人的宽衣博带长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称“胡服”;“骑射”指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骑在马上射箭),有别于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徒步射箭)。从此,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谓“胡服”改革,就是穿胡人一样的衣服。当时的胡人身穿短衣,便于骑马射箭,方便灵活,进退自如。而赵国官兵都身穿着宽袍大袖,或穿盔甲,步兵与车兵混合编制,虽相策应,亦相互牵制,不如骑兵迅捷。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赵武灵王总结战场形势后认识到:要加强军队实力,就必须发展骑兵。而发展骑兵,又必须首先对官兵的着装进行改革。所以,穿短衣、长裤这一“胡服骑射”行动便成为了军事改革的关键。他声明“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削减军中的车兵,增加骑兵;要求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方便于进行骑射。
赵武灵王深知“胡服骑射”改革并不只是服装的改革,其实质是一场军事上的重大改革,来自内部的阻力肯定不小,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首先找思想开明豁达的大臣肥义商量,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据《赵国策·赵策二》记载,赵武灵王对肥义说道:“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答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
然后,赵武灵王又从宗室贵戚中最有威望的叔父公子成身上突破。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听说赵武灵王带头穿上胡服的消息后,公子成诈称有病不肯上朝。武灵王派人去请他,公子成对使者说了一番道理:“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意思是说,中国是圣贤所教诲的地方,是礼乐风行的地方,是远处国家参观、向往的地方,是各少数民族学习的榜样。现在大王放弃这些而去改穿胡人的服装,改变古人的常法,违背人民的心愿,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
武灵王听了使者的回报后,亲自前去公子成家中劝说。武灵王对公子成详细分析了赵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年来所受他国侵略蹂躏的原因,又具体解说了胡服骑射对强国备战的好处,然后说道:先君为我国经受的苦难感到耻辱,所以我要改变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本领,以此防备国境上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难,以报中山国之仇。接着武灵王话锋一转,说道:可是叔父顺从中原的旧风俗,厌烦改变服装的名声,却忘记了所受的耻辱。公子成终于听从了武灵王的王命,并接受了武灵王赐给的胡服,第二天就穿着胡服上朝了。此后,武灵王又耐心说服了反对胡服骑射改革的赵文、赵造、周袑等大臣,从此大张旗鼓“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
一年之后,赵国便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并遂成为其军队中的最重要兵种,在征服中山国和对林胡、搂烦“辟地千里”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惠文王三十二年,秦与赵在阏与之战中,赵将赵奢就是以骑兵为主力击败秦军的。故此,赵奢战后被赵王封为马服君。赵国的廉颇、赵牧也都是精于骑射并善于使用骑兵的名将。《史记》记载,李牧“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曾亲率1·3万骑兵,与步、车兵联合作战,斩杀匈奴10余万骑。赵国依靠这支回旋自如的队伍,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很快在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使赵国很快地强盛起来。
纵观战国史,“胡服骑射”改革显示了明显的现实意义,其很快改变了战国军事格局。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起辅助作用,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车步并重,各国军队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战国时代,随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舞台。
骑兵作战的特点,按古代兵家所说,就是“急疾捷先”,“驰骤便捷,利于邀击奔趋,而不宜于正守老顿”。简言之,按恩格斯的说法,就是:“骑兵的全部力量,集中表现在冲锋上。”骑兵作为步兵的快速部队,主要担负正面突击、邀敌、翼侧包抄、奇袭、长途追击、敌后骚扰等作战任务。在战场上,常常部署于翼侧,攻击敌人的侧后。由此,孙膑系统总结过“用骑十利”。骑兵更加迅速地在中原各国发展起来,战国时期各大国的骑兵建设规模相当可观。从张仪、苏秦等策士的描述来看,当时秦、赵、楚各拥有“骑万匹”,燕国拥有“骑六千匹”,魏拥有“骑五千匹”,其他各国都拥有数量不等的骑兵部队。骑兵的作用在战争中越来越突出,如“齐宣王以骑兵六百匹伐燕”,秦国也以骑兵精良著称,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用五千精骑截断赵军,对长平一役全歼赵军四十余万起到了关键作用。
“胡服骑射”改革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显示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公开提出向少数民族学习,在我国古代是罕见的。赵武灵王这位中原君主采用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展骑兵,绝不是一时兴之所至。赵国笨重的步兵进入山林地带,在那些轻捷的骑兵面前,往往总是被动挨打,所以他才不得不向敌人学习骑射,组建独立的骑兵部队。他是认真分析研究了与对方长期作战的教训以后,才决心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怎么转化?就是学习对方的长处——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在“夷夏有别”的社会氛围中,将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改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以方便骑射,无疑是当时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赵武灵王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敏锐地分析对手的长处,勇敢地向世俗挑战,向被贵族鄙夷而又真正有特长的少数民族学习。赵武灵王决心改弦更张,以“厚国”、“利民”为唯一标准,力主“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以“胡服骑射”作为强国富民的根本大计,其胆识是与他同时的许多君王所不可企及的。“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何必循法?!“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有何必法古?!制度谋略者,福国利民而已,何必别夷夏与中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蜀汉的诸葛亮与曹魏的郭嘉无疑是众多谋士中的佼佼者。两人凭详情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与关羽详情
刘秀,字文叔,出生于公元前5年,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他详情
孔融,字文举,生于东汉永寿元年(153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是鲁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高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斗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详情
在三国时期,许多将领因各种原因选择投降曹操,其中张郃和张辽便是两位典型的代表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女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详情
贺兰敏之,字常住,生于643年,卒于671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外戚大臣。详情
在中国清朝历史上,乾隆皇帝以其多情与治国有方而著称。其中,令妃(即孝仪纯皇后详情
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和珅以其惊人的财富和贪婪的敛财手段而闻名。据史书记载,和珅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们各有千秋,但其中一位以其坚定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徐霞客以其卓越的地理探险成就和文学造诣,被誉为“千古奇人”。他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元稹以其才华横溢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然而,在私人生活详情
范蠡,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详情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传奇人生离不开背后一位同样非凡的女性——详情
巴顿将军,全名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二战期间美国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其出色的指详情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奇诡的想象力,被后人誉为“诗鬼”。这详情
在三国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历史长河中,司马懿家族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政治手腕,详情
魏延,字文长,作为蜀汉时期的一员猛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善战而闻名。然详情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广阔的胸襟,在历详情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钟会和钟毓两兄弟以其聪明才智和显赫家世而著称。然而,详情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三国时期,汉中之战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然而,尽管这场战役的规模详情
怛罗斯之战是公元751年发生在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
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对着窗外的月光陷入沉思?又或者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感受详情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详情
在汉语的成语宝库中,“离离矗矗”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成语,但它独特的形象和寓意让详情
在汉语的丰富宝库中,“两两三三”这个短语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丝疑问——它是否是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