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国再度攻赵,赵王不得不向魏、楚求援
2023-05-11 11:30:20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是两大强国,而他们之间的"长平之战"对于战国末期的历史走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场战斗中,赵国损失了多达45万的兵力,遭受了重大打击。原本,秦国的主将白起计划直接攻取邯郸,将赵国彻底灭亡。然而,由于丞相范睢被韩赵使者收买,导致秦昭襄王最终下令罢兵议和,赵国得以避免被灭国。

  在秦赵进行和谈的时候,双方约定赵国割让六个城市给秦国。然而,在大臣虞卿的劝谏下,赵孝成王决定不履行这一合约,并与魏国结成联盟。与此同时,赵国还将灵丘封给了楚国春申君黄歇,以此来与楚国建立良好关系,并着手修复与韩国、燕国、齐国的关系。

  当然,赵孝成王也明白,如果拒绝割地,秦国必然会出兵进攻。因此,他不仅积极地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联络,同时也在内部积极备战。

  秦昭襄王看到赵国违约不肯割地,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于是在周赧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9年)九月,派遣五大夫王陵率军直逼赵国的都城邯郸。

  由于"长平之战"后,邯郸以西已经没有天然屏障可守,因此赵国只能收缩全部兵力死守邯郸。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甚至用尽家财来招募士兵,甚至将妻妾编入军队。赵国的军民对秦国恨之入骨,也积极参军备战,使得邯郸成为一座战争堡垒。

  秦国和赵国在邯郸激战了数月,秦军损失了约4万人,仍然无法攻下邯郸。秦昭襄王在白起被撤职后,只得派遣王龁接替王陵,增兵十万人继续围攻邯郸。在赵国军队的坚决抵抗下,秦军损失惨重仍然寸步难进。与此同时,白起因拒绝率兵出战,最终被逼自杀。

  尽管赵国军民坚决抵抗,对秦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已经损失惨重,国力尚未恢复,而邯郸城内的粮食很快告罄。此时,秦国派遣郑安平率领五万援军,并携带大量粮食支援王龁。面对这种局势,赵孝成王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魏国和楚国请求援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