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的国榷是被谁偷的?历史上都有什么说法存在?
2023-09-15 15:52:03

  谈迁的《国榷》是明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所著的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巨著,然而在清朝时期,这部珍贵的古籍却神秘失踪。那么,谈迁的《国榷》究竟是被谁偷走的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历史谜团。

  一、谈迁与《国榷》

  谈迁(1594-1657),字仲木,号东篱,明朝末年著名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明朝历史,尤其是对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国榷》是谈迁晚年所著的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巨著,共100卷,记载了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帝即位的历史事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国榷》失窃之谜

  清朝时期,谈迁的《国榷》神秘失踪。关于这部古籍的失窃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乾隆盗书说”。

  1.乾隆盗书说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曾经下令搜查谈迁的故居,以查找《国榷》这部珍贵的古籍。然而,乾隆并没有找到这本书,于是便有了“乾隆盗书”的说法。据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历史书籍,他认为《国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宝典,因此才下令搜查谈迁的故居。然而,这一说法并无确凿证据,只是一种传说。

  2.嘉庆焚书说

  另一种关于《国榷》失窃的说法是“嘉庆焚书”。据说,在谈迁去世后,他的家人为了防止这部珍贵的古籍被损毁,将其珍藏在家中。然而,在嘉庆年间,一位名叫陈维垣的地方官员听说了《国榷》的传说,心生贪念,企图得到这部古籍。为了达到目的,他派遣手下潜入谈迁家中,将《国榷》盗走。后来,陈维垣因为罪行被嘉庆皇帝发现,最终被处以极刑。这一说法同样缺乏确凿证据。

  3.盗贼窃取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榷》失窃是因为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行窃。在谈迁去世后,他的故居可能没有得到妥善保管,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将《国榷》盗走。然而,这一说法同样缺乏证据。

  三、真相大白

  虽然关于《国榷》失窃的原因存在多种说法,但至今仍无确凿证据证明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事实上,关于《国榷》的失窃之谜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也许,这部珍贵的古籍早已失传,成为历史的遗憾。然而,正是这种神秘的失窃事件,使得《国榷》成为了历史的一个传奇故事,激发了后人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