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1982)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资料

中文名: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外文名:俄: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乌:Леоні́д Іллі́ч Бре́жнєв

国 籍:苏联

民 族:乌克兰人

出生地: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

出生日期:1906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1982年11月10日

职 业: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毕业院校:莫斯科农业大学冶金学院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获苏联元帅军衔

           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领导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优

代表作品:《小地》、《复兴》、《垦荒地》

妻 子: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

最新人物

其他L开头的人物更多

俄国其它的人物更多

勃列日涅夫——获奖章最多的苏联领导人

  早年经历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今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一个冶金工人家庭。

  1915年,考上本镇男子古典中学预备班。

  1921年夏,中学毕业。

  1921~1923 年,随父亲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厂做工。

  1923年,考取库尔斯克土地规划、土壤改良中等技术学校。同年加入共青团。

  1927年,4年学业期满毕业。

  地方任职

  1927~1930年,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比塞特任县执行委员会农业部部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任乌拉尔州农业部副部长。

  1930年在莫斯科农业大学学习。

  1931年10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学院夜校学习,并同时在冶金厂做工,任冶金学院党组织组织委员。同年应征入伍。

  1935年,毕业于冶金学院,获工学士学位以及冶金工程师职称;5月,任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苏维埃副主席。

  1938年5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部长。

  1939年,年仅33岁的勃氏就担任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党委书记。

  1940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负责国防事务的州委书记,团政委。

  1941年7月,入伍;同月,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旅政委。

  1942年4月,在第18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10 月,获上校军衔。

  1944年,获少将军衔。

  1945年4 月,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1946年,任扎波罗热州委第一书记。

  1947年11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50年3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7月任摩尔达维亚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3年3月,任海军部政治部主任,领中将军衔。

  1952年起,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深得斯大林赏识。

  1954年2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二书记。

  1955年8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

  升迁中央

  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被选举为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6月,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

  1958年,任苏联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

  1960年5月,被任命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61年12月,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问鼎苏共

  1963年6月,在苏共中央举行的全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苏共中央全会,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1月,在克里姆林宫庆祝10月革命47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12月,在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上,接任苏联宪法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于10月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0月15日,任命柯西金为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1月和12月,又担任了赫鲁晓夫的另外两个职务。

  1965年10月,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第六次会议,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1月,访问民主德国。

  1966年3月,苏共举行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68年4月,苏共中央举行全会,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迫切问题和苏共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的报告;8月,与捷、波、民德、保、匈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会晤之后,苏共中央全会于19 日决定对捷进行军事干涉。

  1970年5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一书出版;同月,在第八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了包括他在内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1971年3月,苏共举行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会上作了总结报告;4月,苏共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选举他为总书记。

  1972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两项协议等文件;10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第三卷出版;11月,又一言论集题为《苏共为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结而斗争》出版。

  1973年5月,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9月,勃列日涅夫于1964-1972年发表的言论集《关于苏共和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出版。

  大权独揽

  1974年11月,与美国总统福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并第一次“中风”;同月,率团访问蒙古,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再次“中风”。

  1976年2月,在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作总结报告,代表大会结束时,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5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2月,在70寿辰时,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联合给勃列日涅夫写贺信。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第五枚列宁勋章、第二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和荣誉武器。

  1977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会议,解除波德戈尔内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这一职务,出现了勃列日涅夫独揽党、政、军大权的局面,集体领导体制被放弃。

  1978年3月,被授予胜利勋章;8月,致函美国总统卡特、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表示愿同西方就削减欧洲中程导弹问题进行谈判。

  1979年12月,为除掉不受苏联欢迎的阿富汗阿明政府,勃列日涅夫决定实施南下战略,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

  1980年6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因神志不清,在招待会上“忘记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为什么来到这里”,刚落座就离开,留下诸多哈萨克斯坦政要面面相觑。1980年7月,出席遭86个国家联合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宣布奥运会开幕。

  1981年2月,再度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82年11月10日,在多年痼疾之后爆发心脏病,勃列日涅夫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自己的寓所内突然逝世,享年76岁。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相关的历史人物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简介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生平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最新文章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世界 近代 现代 影视小说 美国 日本 五胡十六国 巴尔干 南美洲 北欧三国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奥匈帝国 土耳其 非洲 朝鲜

热门明星索引: 全部 内地 港台 日韩 欧美 歌手 演员 体育 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