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资料

中文名: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外文名:Jaroslav Seifert

国 籍:捷克

出生日期:1901年9月23日

逝世日期:1986年

职 业:文学 诗人

主要成就:198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泪城》、《全是爱》 、 《无线电波》、《信鸽》

最新人物

其他Y开头的人物更多

世界其它的人物更多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捷克诗人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中总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主要有《泪城》、《全是爱》、《信鸽》、《裙兜里的苹果》、《维纳斯之手》、《穷画家到世间》、《妈妈》、《铸钟》、《皮卡迪利的伞》、《避瘟柱》、《身为诗人》等。除了诗歌创作,塞弗尔特还译过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作品,创作出版过《极乐园上空的星星》、《手与火焰》、《世间万般美》(1983)等文集。塞弗尔特于1996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84年,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1901—1986),1901年9月23日生于布拉格日什科夫区一个工人家庭。中学还未毕业,塞弗尔特就步入社会,投身于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活动。先在《红色权利报》任职,后到布尔诺的《平等报》任编辑,并为《人民权利》 、《六月》 、 《树干》等报刊撰稿。除诗歌外,他还撰写了有关文学、戏剧、电影和美术的评论文章及小品杂文。当时,捷克人民正处于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动荡年代,塞弗尔特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并参加了共产党。

  1921年,第一部诗集《泪城》问世。该诗集与捷克老一辈无产阶级诗人的作品风格迥异,它并不着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猛烈抨击和控诉,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热爱,讴歌光明美好的未来,记录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及对诗的理解和追求,温情甚于愤怒,如《最恭顺的诗》。

  由于受西欧哲学思想和各种文艺流派的影响,塞弗尔特成了当时捷克最有影响的现代派文学团体“旋覆花社”的主将,他退出了共产党,在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上接受了纯诗主义、超现实主义,明显出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倾向,主张诗人要离开社会斗争的漩涡,去追求“纯粹的诗”,宣扬诗的“自我表现”的魅力,甚至曾一度宣称“诗即游戏”。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诗集《全是爱》 (1923)、 《无线电波》 (1925)、 《信鸽》 (1929)等。

  塞弗尔特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先后发表了《裙兜里的苹果》 (1933)和《维纳斯之手》 (1936)两部诗集。尽管这些诗中还残存着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痕迹,但是诗人已不甘心于孤独和囿于“自我”,而是在自己心中重新燃起了对童年和对故乡的美好感情。一九三六年后,由于纳粹德国的威胁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诗人的祖国处于危难之中,这大大地激发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他成功地创作了《别了,春天》(1937)、《把灯熄掉》(1938)、《鲍日娜·聂姆曹娃的扇子》(1940)、 《身披霞光》 (1940)和 《石桥》 (1944)等诗集。其中《祖国之歌》被认为是塞弗尔特最优秀的爱国主义诗篇。其他几部诗集也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捷克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讴歌和赞颂,唱出了当时人民的共同心愿,同时也起到了教育和动员人民起来抗争的良好作用。一九四五年,诗人的祖国获得解放。在国家总工会机关报《劳动报》任编辑,主编文学月刊《花束》,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先后出版了诗集《泥盔》 (1945)和 《浪迹江湖的穷画家》 (1949)。其中《泥盔》是他爱国主义抒情诗集中最好的一部。在这一诗集中,诗人热情地讴歌了英勇的人民,欢庆祖国的解放。从一九四九年起,塞弗尔特成为专业诗人。

  在五十年代,诗人发表了《维克托尔卡之歌》 (1950)、 《母亲》 (1954)和《少年与星星》 (1956)等诗集。其中《维克托尔卡之歌》是根据捷克著名作家聂姆曹娃的代表作《外祖母》中的一个姑娘的悲惨命运写成的。作品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控诉。

  自五十年代后期起,塞弗尔特凭着自己的艺术良知竭力反对当时存在于国内文坛的“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死水一潭的局面。他还曾带头批评当局的文艺政策和个人崇拜,因而受到公开批判,导致多年中断创作。直到六十年代中期他才重返诗坛,此后相继出版了《岛上音乐会》 (1965)、 《哈雷彗星》 (1967)、《铸钟》 (1967)、《皮卡迪利的伞》(1978)、 《避瘟柱》 (1981)、 《身为诗人》 (1981)等诗集。这些抒情诗和叙事诗,既有对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对亲友的怀念及对祖国和首都布拉格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歌颂和对女性的恋慕,还有对人生的回顾和对死亡的想像。这些后期创作的作品,融汇了诗人饱经人世沧桑后的深沉思考、对人生真谛的内心感受和对诗人使命的真诚认识。诗风趋于平稳,语言更加明晰,平易中还带有一点幽默。这些诗集中的《春天的眩泯》、 《壁毯之歌》 、 《皮卡迪利的伞》和《鬼怪的嚎叫》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塞弗尔特从事文学创作六十余年,共有三十部诗集,以及散文集《伊甸园上空的星星》 (1929)和回忆录《世界美如斯》(1982)等。还翻译过俄国诗人勃洛克和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等人的作品。塞弗尔特是一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真诚的诗人,把报效祖国人民、忠于艺术良知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正如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所说,“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相关的历史人物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简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的生平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最新文章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世界 近代 现代 影视小说 美国 日本 五胡十六国 巴尔干 南美洲 北欧三国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奥匈帝国 土耳其 非洲 朝鲜

热门明星索引: 全部 内地 港台 日韩 欧美 歌手 演员 体育 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