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可惜的两个帝王,雄才大略却死得太早
2021-09-06 13:05:54 詹世钗 方苞 毕沅 赵凤诏

  在中国封建史上,一共有500余个皇帝,有些让人恨之入骨,有些让人热血沸腾,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有些却又让人扼腕叹息

  在让人惋惜的帝王之中,这两个最让人可惜,因为每一个都是雄才大略,能够大大的推进中国进步,也最可能乱世中一统中国,然而却出师未捷身先死,战前病逝!

  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并非是没有打赢胜仗,而是没有达成战略目的,或最终目的,就“身先死”。

image.png

  汉末之后,天下大乱,虽有晋朝短暂大一统,但很快因五胡乱华又陷入混乱,百姓水深火热。到刘裕时,已经持续了200余年。

  尤其刘裕崛起之时,天下割据势力无数,即便是南方的东晋,实际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北方几乎都是异族政权。在这一艰难形势之下,刘裕先是一统南方,接着刘裕北伐,都收复了洛阳、长安两都。

  然而,就在计划出征北魏,准备一统中国时,却因病去世。在此之前,刘裕以却月阵大破北魏,大幅度削弱了北魏实力。可以说,只要刘裕多活几年,几乎可以肯定能一统中国,让中国提前170余年实现大一统(刘裕422年去世,杨坚590年一统中国)。

  所以,刘裕得到评价很高,王夫之评价:“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汉之后,唐之前,唯宋氏犹可以为中国主也。”梁超评价,“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

  对于柴荣,大家都比较熟悉,主要和赵匡胤有关,篡夺了后周江山。在《水浒传》中,柴大官人柴进就是柴荣的后裔。为什么说柴荣也是最可惜的帝王之一呢?

  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后蜀,三征南唐,大幅度削弱了这两国的实力,所以后来赵匡胤才能轻松灭掉这两个国家。然而,柴荣北伐辽国时,开始连战连捷,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但正准备攻打中原战略屏障幽云十六州时,却因病退兵,回京之后不久去世。

  宋朝为何一直备受北方辽国、金国、蒙古的挨打?有一个关键就是没有幽云十六州的战略屏障,让敌国骑兵可以肆掠北方大地。如果柴荣不死,或许就能打下幽云十六州,改变这一挨打的局面。一直到朱元璋时期,中原王朝才再度收回幽云十六州。

  朱元璋评价:“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民国史学家蔡东藩评价:“至若周世宗之英武过人,王朴之智谋绝俗,天独未假以年,不获共谋统一,命耶数耶?”

  后记

  所谓“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项羽自刎之前,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其实这真没什么道理。但在刘裕和柴荣身上,将他们的命运归咎于天,却十分有理。

  试想一下,以这两人的雄才大略,只要能多活一些年,中国历史就会大不一样。比如,刘裕可能让中国提前170余年实现大一统,柴荣可能让中国不会有宋朝之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