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黄河又宽又急 古人是如何度过黄河的

  还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度过黄河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过去的黄河又宽又急,大船过黄河,绝对是个技术活。

  有人说用羊皮筏子,那是在兰州黄河的用法,载重太小,不能满足战争或大型货物运输。

  有人说用船桨,那是南方用的,用人多,不经济,风高浪急时不管用。

image.png

  河南巩县神北村是个老渡口,鼎盛时期有大船三四条,船工十几个,一次能运汽车,或三四十人过黄河。

  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过去巩县使用的大帆船图片,现在网上的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外国或南方用的帆船。上图只有一个帆,技术水平有点低。巩县用的有两帆或三帆,能很好的综合利用风力。船上的桅杆是升降锚用的,是过河的主要手段之一。

  首先,看风是过河的必选。只要有好风过就可以准备开船啦。

image.png

  其次,船工把船拉到渡口上游二三里的距离,这个要看风力和水流的急缓而定。船上梢公掌舵,一二个船工用镐撑船,五六个船工拉船。南方拉船用的是毛巾,用肩膀。北方用的是木板,钻两个孔,用胸脯挺着拉。

  其三,升帆 ,起锚过河,(这个锚是固定船用的,船上有各种专用的锚)起初由于水浅,可以用镐。到了河中央,就要用另外一种锚。锚是系在桅杆上的,两个人拉放,两个人听从梢公的口令向河里收放锚。人的心会随着船的抖动而抖动。

  梢公是船上的绝对权威。帆之间的配合的转动,船舵的角度,收放锚的时机,以及所有的船工在梢公的口令下,步调一致,熟练而急促,就象一个人在工作。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话,你只能听到风声、水声和船工号子。

  不知不觉中船已靠岸。如果水流过大,船有可能离码头太远,船工还要一点一点往上拉。极其艰辛,冬季难以想象。船工如果放在现在全是美男子,一律的宽胸,圆腰,翘臀,大腿肚,黄铜色的皮肤,肌肉线条十分明显。

  古代黄河边上弄船,那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很少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