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12位皇帝却有13个年号 多出来的那个人是谁
2021-04-14 09:57:32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十三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十三朝与十三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以古代的语法习惯,一个年号是为一朝,而不是一帝是为一朝。

  什么是年号呢?以清朝为例,康熙雍正乾隆,这就是年号。

  清朝存在几个年号呢?是13个,即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

image.png

  清朝明明只有12位皇帝,为什么会有13个年号呢?(元明之前,一个皇帝有四五个年号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比如武则天在位15年,就用过14个年号,包括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和神龙。但是到了元之后,历代皇帝在位期间基本只用1个年号)。

  很简单,因为有一个皇帝用了2个年号。

  天命是努尔哈赤的年号,天聪、崇德是皇太极的年号,顺治是福临的年号,康熙是玄烨的年号、雍正是胤禛的年号;

  乾隆是弘历的年号、嘉庆是顒琰的年号、道光是旻宁的年号、咸丰奕詝的年号、同治是载淳的年号、光绪是载湉的年号、宣统是溥仪的年号。

image.png

  唯一拥有两个年号的,就是皇太极。

  故而,皇太极2个年号,加上11帝的11个年号,清朝就有13个年号,也就是13朝。

  皇太极为什么会有2个年号呢?

  简单说,是时势所需。

  皇太极这两个年号是处于两个不同时期,天聪是皇太极当后金大汗时的年号,崇德是皇太极当清朝皇帝的年号。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转变而来的,那是谁让后金变大清呢?他就是皇太极。

  1626年,努尔哈赤崩,皇太极经过激烈的斗争,夺得继承权,继承汗位,登基后下诏次年改年号天聪,为天聪元年。

image.png

  后金的统治模式不同于明朝,它采取的是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也就是一种贵族共和政体。皇太极虽说是后金的最高统治者,但是遇到大事并不能独断专行,还是需要找那些八旗旗主商量,只有经过他们的同意,方能实施。

  这种制度,皇太极登基后很是不满,他不想自己被他们钳制,他想做真正的皇帝,能够独断专行的皇帝。

  由此,自皇太极登基后,他就开始着手改换政体,削弱多尔衮代善、阿敏等旗主手中的权力,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

  1635年,经过9年的准备,皇太极终于准备改换政体,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之所以要改国号,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改换政体,确立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即以皇太极唯我独尊。

  改国号,自然得换年号,所谓新年新气象,只有全部焕然一新,大清才能成为大清,皇太极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

  正因如此,皇太极最终才有了2个国号,而清朝也才成为了13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