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品德欠佳的诗人盘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会的感悟。然而,并非所有才华横溢的诗人都能在品德上做到尽善尽美。以下便是一些历史上品德欠佳、不高尚的诗人。

  一、崔颢:才情横溢却嗜酒好赌

  崔颢,唐朝大诗人,以其《黄鹤楼》一诗名扬天下。该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被誉为“唐人七绝之首”。然而,崔颢虽然才高八斗,却在个人品德上留下了不少污点。据史料记载,崔颢不仅喜欢赌博饮酒,还相当好色,且始乱终弃。在京城长安时,他娶妻必选貌美之人,稍不满意便抛弃,前后共有四次之多。这种行为无疑与他诗人的身份大相径庭。

  二、元稹:深情诗句背后的薄情郎

image.png

  元稹,唐朝另一位大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的诗作《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流传甚广,深情款款,令人动容。然而,元稹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薄情郎。他风流成性,一生中与多位女性有情爱关系,甚至对亡妻的怀念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中,并未能在行动上表现出应有的忠诚和深情。

  三、宋之问:因诗杀亲的厚颜无耻之徒

  宋之问,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律诗著称,与沈佺期并称为“沈宋”。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品德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据说,宋之问曾看到外甥刘希夷所作的一首诗《代悲白头翁》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起初答应让给他,但后来反悔。于是,宋之问竟指使家奴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以夺取这首诗的“独家署名权”。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人性的极大践踏,也让他背上了“因诗杀亲”的千古骂名。

  四、其他品德欠佳的诗人

  除了上述三位诗人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其他品德欠佳的诗人。他们或许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在个人品德上却存在诸多瑕疵。这些瑕疵可能表现为自私自利无情无义、趋炎附势等方面,严重损害了他们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