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金先生著作《格言联璧》接物类原文欣赏
2021-05-24 11:14:00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事属暧昧,要思回护他,著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译文】:属于人家的隐私,要想着维护,不能有一点说坏话的念头。对于贫寒卑微的人,要想着礼遇他,不能有一丝傲慢轻视的态度。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酒谑,慎勿形言。

  【译文】:凡事关系人一生的名誉,即使亲眼目睹,也不能说出去。如果某句话有伤自己的敦厚,即使喝酒闲谈,也要谨慎不说。

  待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译文】:严于律己,不断地检讨错误,不仅使自己的品德增进而且能免除祸患。对待别人应从过错中看到他的长处,不但能保厚道,而且能化解对方的怨恨。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

  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

  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译文】:事后议论别人的过错,吹毛求疵,一点一滴也不放过,如果换成自己,未必能如他。在一旁对别人说长道短不留余地,想想如果换成自己遭人诋毁,能否就默默承受呢。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译文】:别人好强,我则以柔克刚。别人用心计,我用诚恳感染他。别人动怒气,我用道理折服他。

  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

  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译文】:柔能克刚,当大力士孟贲、夏育遇到小孩子时,他的勇力也无处可用。木讷能制服,即使像苏秦张仪一样的善辩家,当他遇到哑巴时,也无计可施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译文】:别人毁谤我,与其与他辩解,不如宽忍他。别人欺侮我,与其提防,不如化解。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译文】:自律只有谦洁最适宜,处事以不争先为崇尚。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译文】:路窄的地方,要留一点地方让别人通过。好的味道,要留一些让别人品尝。负责处理困难的事要有力而没有怨言。与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要心中有数而口中不说。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image.png

  【译文】:轻信谣言而随便动怒是听别人说话的大忌,劝人从善不能用激烈的方法,否则将事倍功半

  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

  【译文】:尽我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则可以增广德性。人情留给对方,则朋友之间的交情可以长久。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

  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

  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image.png

  【译文】:以前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爱意,所以人乐于改过,关系也亲近,所以教导容易推行。现在的人教导别人,多出于厌恶,所以被教的人宁可自暴自弃,关系也不融洽,所说的话对方也难以接受。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译文】:喜欢听别人的过错,不如喜欢听自己的过失。喜欢说自己的优点,不如说别人的善行。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

  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译文】:听对方说的话,一定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这是选择人才的方法。只领会他的好坏,而不过问他的行为,这是择善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