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母为什么要借换窗纱嘲讽王夫人?

  《红楼梦》里贾母为什么要借换窗纱嘲讽王夫人?这要从书中第四十一回说起,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去了林黛玉的潇湘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姥姥进了黛玉的屋子,就被浓浓的书香气息感染,夸赞不像小姐的绣房,倒是像个哥儿的书房。

  贾母见刘姥姥没有夸黛玉,而是夸了房子,就心中暗暗不爽。而刘姥姥是与王夫人攀亲戚进的贾府,她不好发作。

  正在这时,有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座,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

  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贾母和薛姨妈说笑一会,见窗上的纱颜色旧了,就让王夫人,换上新的,说库房里还有五六样颜色的窗纱。

  薛姨妈进来贾母就让给黛玉换窗纱,曹公这里是隐喻一个《雪映窗纱》的典故。

图片.png

  王实甫也在《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析里写过:“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这里贾母是向诸人炫耀,林黛玉做学问的认真程度。

  转而又安排王夫人换窗纱,是嘲讽儿媳妇,没见识、没文化。宋朝诗人李叔与《题李伯章蓬窗》。

  短蓬留雪映窗纱,一似王家访戴家。

  到底王家风味浅,月痕低处欠梅花。

  凤姐见贾母安排换窗纱,就忙接过话茬说,库房里还有好些匹银红蝉翼纱,什么卍福花样、彩蝶穿花的等都有,颜色好纱又软,用来作几床棉被也很好。

  贾母听凤姐说外行话,就笑道:“呸,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

  贾母借窗纱把王夫人与王熙凤姑侄两个一顿讥讽,也不知道她们听没听出来。一旁有个人,看不下去了,就是奔着王夫人来求助的刘姥姥。她算是王夫人的娘家人身份。

  第二节 刘姥姥借黄杨杯大骂贾府

  接下来刘姥姥趁鸳鸯给她拿黄杨木杯子吃酒,把贾府骂了一顿,教训她们如何做人。

  鸳鸯笑道:“酒吃完了,到底这杯子是什么木的?”

  刘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金门绣户的,如何认的木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看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让我认一认。”一面说,一面细细端详了半日,道:“你们这样的人家,断没有那贱东西,……我掂着这杯体重,断乎不是杨木,这一定是黄松。”

  这一段里,刘姥姥故意把黄杨杯子,认成了黄松。

图片.png

  是借用了几个典故,首先说贾府这样的金门绣户,怎么会是杨贵妃娘家那样臭名昭著的人家。

  智慧的刘姥姥,又看骂的太过,就马上借用黄松一提。这里的黄松咱们前边也讲过,是《秦始皇泰山封松》的典故。

  这是告诫贾母们,要学护驾有功的“五大夫松”。而不做杨国忠那样祸国殃民的人家。

  贾母用几个典故讥讽王家没文化,刘姥姥一个王家出了十八代祖符的远房亲戚,都能旁征博引说出来这样贯通古今的典故,看看到底是谁没文化?

  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智慧。刘姥姥回去时,王夫人大发慈悲,送了一百两银子。

  凤姐更是又送银子,又送物品。不过这一切,在贾府落难时,刘姥姥又都加倍还给了贾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