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珍与贾琏为什么双双哭穷?

  《红楼梦》里贾珍贾琏为什么双双哭穷?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夏太监派人去贾府借银子。

  贾琏听见外边传,小太监来了。吓得连滚带爬,藏了起来。让凤姐应付。

  王熙凤管理的公司账户里,也早已没钱可用。就让平儿拿她的金项圈,去当了四百两。

  等像送瘟神一样,打发走了小太监。贾琏道:

  “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一个周太监,张口就要一千两。皇宫里那么多的大小太监,都把贾府当成了提款机。

  第五十三回里,乌之孝去宁国府交租。对贾珍说,今年的收成不如往年。遇见了天灾。先是连阴雨下单八月,九月又下起来冰雹。人畜砸伤了成千上万

  贾珍原计划乌之孝能交五千两。如今来了又说旱涝灾害,只给了两千五百两。就对乌之孝道:“这年真不要过了。”

图片.png

  乍一听,不可思议,认为贾珍是在装穷。光一个乌之孝,就交两千五百两。别处还有七八处这样的庄园。

  再看因太监频繁登门,把贾琏这个国舅爷,都吓得东躲西藏的滑稽画面。就恍然大悟。

  从贾琏的狼狈像,想起元代官员、元曲家薛昂夫写的元曲《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这首意境高远的元曲,是薛昂夫的代表作之一。此曲集讽世与怜世与一体。

  说为了功名,大家都忙的像一边筑巢,一边又要准备迁徙的燕子。哪里还有什么,清高自许的半点斯文。

  而光阴从来不会为谁停留,不知不觉中,就已是两鬓斑白。都说等忙完了,就辞官归隐。但是谁又像灵沏和尚,那样隐居林下了呢?

  彭泽县令陶渊明,至今还依然知音寥寥。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在宦海浮沉。

  作者这是在感叹,那个封建社会时期,官场中的各种现象。

  贾珍、贾琏也都各有苦衷。也真应了凤姐说的,“大有大的难处”。

  贾府那么多的庄园地租,光是子弟们吃喝,怎么花也不至于这么捉襟见肘。

  太监吃拿卡要,也仅是导致贾府破败的原因之一。

  真正的病因,还是由于无序扩张,大兴土木建大观园,与诸人无度的挥霍。

  王熙凤被逼的做梦都梦见,元春与别的娘娘夺锦。

  不知道此时,凤姐有没有想到,秦可卿托梦出谋划策之事。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的原理,也不知道凤姐听没听懂。

  以威闻名的王熙凤,管理园子,也是一直沿用,孙武杀美姬的模式。

  把荣国府的仆人,治理的人人自危。没人献计献策。三个臭皮匠还能胜过个诸葛亮

  凤姐这么两眼一抹黑的,瞎打误撞,也为贾府埋下了诸多隐患。

  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高光时刻,一园子老老少少,都在醉生梦死。

  连宝玉房里的三等丫头芳官,都吃腻了肥鸭子、大鹅。

  贾母更是地上走的,天上飞的,都尝个遍。没见过天日的牛乳蒸羊羔、人参、鹿茸、燕窝等,这些能入药的稀有物。在贾府,也如同一日三餐的吃食般平常。

  从上至下,人人都在无度挥霍,导致府里毫无积蓄。

图片.png

  管家林之孝,发觉到贾府已经举步维艰时,也不敢同凤姐谏言。

  而是对贾琏,进行劝说。让他抓紧裁员。林之孝说府里闲杂人等太多,一个小姐、太太,都跟着好多丫头。

  怡红院里更是还有一群。做适度的裁员,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节约不少的开支。

  林之孝的建议,不被采纳。

  探春刚做几日,代理CEO。就看出来府里诸多问题。采用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对贾府进行刮骨疗毒

  凤姐看似每天忙的脚不沾地,都是做的各种面子工程。

  在太监连续登门借银子时,王熙凤连金项圈都当了出去?

  她为何不把窘迫,告诉王夫人与贾母?这一切不过还是为了面子。

  贾琏与贾珍这些个爷们们,骄奢淫逸的姿态依然如故。

  王熙凤这个裱糊匠,能力远远不能够支撑起,贾府这些个风雨飘摇里,千疮百孔的破房子。

  筹建大观圆,就已耗尽了荣宁二府的积蓄。太监的巧取豪夺与贾府子弟们的无节制挥霍,最终致使两府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