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毛遂自荐买人参之事,是有什么企图?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要给王熙凤配制“调经养荣丸”需要二两上好人参,结果薛宝钗毛遂自荐买人参之事,她是有什么企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实”就是现实问题的折射。贾家如今财政吃紧,不能轻易话费上百两银子买上好人参。二两人参让王夫人纠结,就是没钱!

  “虚”又有好几层隐喻,需要格外注意。

  王熙凤如今没有好人参吃,只能用一些参膏芦须入药,与当初贾瑞被她害得病入膏肓要吃独参汤救命对照来看。当初王熙凤只给他一些须末,正是因果报应临头。

  而荣国府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没有人参,只有贾母有一大包上好的,可惜却已经糟朽失效。

  人参又被称还阳草,是配制人参养荣丸和调经养荣丸的主药。而“养荣丸”本就有滋养荣国府的意思。

  她们是荣国府的三代媳妇,可惜最能滋养贾家的却只有贾母。能力手段样样好,只可惜已经像人参一般糟朽,无力回天。而其他几人干脆没有。

  所以,王夫人这段寻找人参的故事,虚实两重伏笔,折射出如今贾家内忧外患的现实。

  男人无能赚不来钱。女人不作为家业凋敝。夫妻不能齐心,败光全部家产。

图片.png

  荣国公当年建立不世功勋赚得家业,竟被不肖子孙不过三代就挥霍殆尽。

  而更可怕的劫难即将临头,贾家连苟延残喘的机会也将要彻底失去。不提。

  这边王夫人见人参用不得,低头不语,半日才说:“这可没法了,只好去买二两来罢。”

  要不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王夫人如今当家操心起家事,终于知道家道艰难的不容易。

  以前有王熙凤在时,哪里需要她操心这个?如今王熙凤一病,她有意无意的开始重掌家业,才知有些问题“力有不逮”。

  关于王夫人年轻时是“响快”的王二小姐,来到贾家却成了贾母口中老实多病“木头”一般不讨公婆喜欢的人,是很让人奇怪的。

  打个比方是婚前王熙凤,婚后贾迎春,无疑大有问题。

  其实,王夫人会性格大变韬光养晦,并不是遭受什么打击,而是幸运成为荣国府的继承人得了大好处,不得不韬光养晦。

  要知道二房当家“得位不正”,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只得尽量低调伪装。

  前文说到贾赦作为嫡长子却只袭爵,失去荣国府被贾政幸运继承时,就推测贾赦突然犯错失去继承权背后,不排除被人“暗算”。

  作为最大受益人的贾政王夫人肯定嫌疑最大,应该是王家在背后做了见不得光的事。不多赘述。

  王夫人这边在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后越来越主动的管家,是她有了靠山终于绷不住了。

  抄检大观园就是她借邢夫人的愚蠢干得一件大事。只可惜损人不利己,将病入膏肓的贾家彻底推入深渊。

  荣国府会没钱,也是非要操办元春省亲导致。王夫人、贾元春这对母女自私又目光短浅。本有阻止省亲的能力,却任性不作为。前文讲过,这里不赘言了。

  (第七十七回)宝钗因在坐,乃笑道:“姨娘且住。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交易,如今我去和妈说了,叫哥哥去托个夥计过去和参行商议说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也得了好的。”王夫人笑道:“倒是你明白。就难为你亲自走一趟更好。”于是宝钗去了,半日回来说:“已遣人去,赶晚就有回信的。明日一早去配也不迟。”

  王夫人没办法只得下定决心要外头拣好的换二两来。还不叫告诉贾母人参失效的事。

  这种事说与不说都没意义,她偏在这上头用心欺瞒而对管家执事不作为,可见是本末倒置。

  此时薛宝钗站出来说“人参”不要外面买,都是拼接的齐全,实则表里不一

  宝钗这话非常内行。当时人参价格昂贵,拼接后以次充好虚有其表的非常多,稍不注意容易受骗。

  但薛宝钗也多虑了。贾家尽管今不如昔,但势力还在。一个卖人参的参行,怎么敢坑骗他们?

图片.png

  所以,曹雪芹借由薛宝钗的这番“生意经”,除了写出当时奸商本色,还有另一层隐喻含义。

  前文讲了“人参”代表贾家的好媳妇,是“养荣”的良药。

  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都不行,只有贾母才是好的。只可惜行将就木无力回天。

  薛宝钗此时劝阻王夫人不要外头寻找,毛遂自荐说她能够找到好人参。就是标榜她是贾家需要的好姻缘。

  王夫人听了之后欢喜,从善如流让宝钗代办。所指就是薛家来贾家图谋金玉良姻之事。表明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的立场。

  最关键“外面”不如薛家的,也是贾家如今的尴尬。好人家的找不着,差的确实不如薛宝钗。

  所以,人参在这一段情节是专门对贾家媳妇们的伏笔。

  其他媳妇都不行,薛宝钗主动承揽,也是薛家毛遂自荐来贾家兜售金玉良姻了。

  既然薛宝钗参与进“人参”事件,毛遂自荐金玉良言

  那么,再回看贾母收藏的糟朽上好人参的另一层含义,岂不是也有林黛玉和宝黛姻缘的意思。

  林黛玉和宝黛姻缘其实最适合贾家,书香门第能够真正“养荣”。林黛玉一来也提到了“人参养荣丸”。

  奈何王夫人不同意,导致林黛玉心理压力过大。贾府势利眼看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也各种踩踏。黛玉自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各种情绪郁结到如今,身体彻底“糟朽”了。

  林黛玉本是上好的人参能够养荣,奈何如今大势已去,正是贾母糟朽人参的体现。

  王夫人吩咐不叫告诉贾母,也有她在背后反对破坏宝黛姻缘背着贾母之意。这从背着贾母选中袭人,针对晴雯也表现出来。

  (第七十六回)王夫人自是喜悦,因说道:“‘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自来家里有好的,不知给了人多少。这会子轮到自己用,反倒各处求人去了。”说毕长叹。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王夫人点头道:“这话极是。”

  事到如今,王夫人还打肿脸充胖子。说曾经给了人多少,如今自己用时反没有。还不是没钱!那卖油的娘子要是富裕,也不至于用水梳头了。

  不过此时薛宝钗说的话又一次给她招了黑。她说“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很容易让人理解为讽刺贾母人参没用浪费不说,更没拿出来散给众人济世。

  其实,从人情世故来说,薛宝钗的话没有问题。就像当初因金钏儿之死,安慰王夫人说的那些话,也都是人之常情,并不是她冷酷无情。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薛宝钗的话确实不免引人多疑。

  可以肯定薛宝钗不可能讽刺贾母。但这话到底与贾母那包人参有关系。责任不在薛宝钗,而在曹雪芹的伏笔。

  贾母私藏人参,肯定是当时觉得好,想要留着用结果忘了。

  贾母“珍藏”也不是第一次,还有三次。

  一次是贾母给薛宝钗布置房间的古董。

  一次是给薛宝琴的凫靥裘和贾宝玉的雀金裘。

  这两次都是反对薛宝钗和金玉良姻的立场。

  一次是贾母最喜欢的慧纹。曾经贾家一共有三件,两件进上一件自己留用。

图片.png

  当初解释两件进上代表进贡皇帝,就是贾元春和贾探春做了帝王妃。留用那件是指林黛玉和宝黛姻缘。

  然而贾母越想留用越留不住。最终林黛玉也被“进上”成了潇湘妃子。

  贾母寿庆南安太妃要见姑娘,除了订婚的史湘云和薛宝琴,薛宝钗肯定看不上。林黛玉和贾探春肯定被看上。

  这就是林黛玉被迫“进上”,让贾母寝食难安,以及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的典故出处。

  贾母本意珍藏密敛林黛玉自己留用。结果偏不能随遂人愿。慧纹和她糟朽得人参就是指此意。

  薛宝钗和王夫人讲“原该散济众人”,是说好东西谁用不是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