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抓周,直接拿着毛笔写了一个字差点气死康熙
2023-04-28 16:50:06

抓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仪式,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举行。在这个仪式上,家人和亲友会为婴儿准备一些物品,包括书籍、钱币、绸带、饭菜等,然后将这些物品摆放在婴儿周围。婴儿会被放在这些物品中间,然后由主持人或长辈手持物品,一一摆到婴儿面前,婴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两个物品。这被认为是预示着婴儿未来的性格、职业和命运等。

抓周的具体形式和物品的摆放都有所不同,根据地域和家族的不同可能会有所区别。但是这个仪式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传统,通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家庭仪式,是新生儿家庭中的一次庆祝活动。

抓周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流行。在孩子满周岁时,人们会给他穿上新衣,并摆放许多不同的物品供孩子选择。女孩子会有针织用品等选择,而男孩子则会有弓箭、笔墨等物。如今,人们也会准备更多种类的物品,有些家庭甚至用纸片代替实物供孩子选择。在清朝,有一个有趣的抓周故事。

当时的小皇子雍正在抓周时,没有选择比较显眼的物品,而是拿起了一支毛笔。太监们看到后,立刻为他磨墨并递上纸张。雍正的父母也非常好奇,想看看他会写出什么。

这种古老的迷信有时候也能起到实际的作用。雍正在抓周时选择毛笔,预示着他将来能够成为一位文治皇帝。果然,在之后的岁月里,雍正杀出了众多竞争者的重围,最终登上了皇位。如今,抓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庆典活动,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妲己:从真实人物到狐狸精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后世文化中代表妖媚女性的典型符号。然而,历史上的妲己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妖媚惑主?她又是如何被丑化成狐狸精的呢?  第一段:历史上的妲己  根据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