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冯跋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呢?
2023-05-06 15:44:07

  冯跋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为政举措,涉及诸多方面。他振兴朝政,整顿政治秩序,提倡农桑耕作,减轻赋税负担,设立太学,重视教育

  在社会方面,冯跋非常勤勉地处理国家政务。他鼓励百姓从事农业和桑蚕养殖,减少徭役和赋税的负担。每当任命和派遣地方官员时,冯跋都会亲自召见他们,询问他们的施政计划,观察他们的能力。这种做法让北燕百姓非常欢欣鼓舞。

  在教育方面,冯跋下诏宣布:“武力是用来平息战乱的,文化是用来治理政务的,安定国家,挽救社会风俗,实现这两者的作用。近来因为战乱、灾祸,礼乐破坏,民间失去了歌颂之音,年轻人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我怀念当年子衿(指贤臣子孙)的叹息,如今这种情况又出现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整顿风纪,弘扬明德,推崇文化吗?我决定兴建太学,任命长乐刘轩、营丘张炽、成周翟崇为博士郎中,择选禄位在二千石以下的子弟,年满十五岁以上的人来接受教育。”

  冯跋在治理北燕期间,注重百姓的福祉,积极推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他的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为北燕带来了一段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