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四世与中央集权的巩固
2024-08-02 14:41:45

俄国沙皇伊凡四世,又称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做法在本质上与古代中国的法家思想家商鞅的改革有相似之处。

伊凡四世上台后,面临的是一个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的国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采取了削弱贵族权力的措施。他推行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包括实行“特辖制”,将国家土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沙皇的直辖地,另一类是贵族的封地。在直辖地,沙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员,征收税赋,这些地区直接受沙皇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伊凡四世还大力加强军事力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这支军队由沙皇直接指挥,忠诚于沙皇个人,有效地增强了沙皇的统治力量。同时,他还通过建立火枪团等精锐部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保了对内对外的军事优势。

在财政方面,伊凡四世通过货币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中央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支持。这些财政措施使得沙皇能够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伊凡四世还采取了严厉的手段打击反对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他对待反对者和政敌毫不留情,甚至使用暴力手段,这使得国内对他的统治产生了畏惧,从而减少了反抗和叛乱。

伊凡四世的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过度的专制统治和对贵族的压迫,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伊凡四世的统治无疑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为后来的俄国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