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成语“皇皇不可终日”的起源
2024-08-27 14:09:22

“皇皇不可终日”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人因忧虑、恐惧或慌乱而无法安定,难以持久。然而,关于这一成语的出处,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探寻这一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原始含义。

“皇皇不可终日”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上》。原文中,孔子对子路说:“皇皇后帝!皇皇后帝!吾舍此何以哉!”这里的“皇皇”是同“惶惶”,表达了孔子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道德沦丧的忧虑和无奈。孔子认为,如果不是依托于古代帝王的道统和礼教,他无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因此,“皇皇不可终日”原意是指孔子对于时局的忧虑,感到难以长久安宁。

在《礼记》的语境中,“皇皇后帝”是对理想中圣明君主的称呼,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是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混乱局面的不满和担忧。他认为,只有在圣明的君主治理下,社会才能恢复秩序,人民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皇皇不可终日”这个成语逐渐脱离了原文的语境,演化为形容人因各种原因而感到内心不安、无法平静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因为压力、恐惧或焦虑而无法静下心来持续做某事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