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上关于过年的黑暗制度
2024-11-01 11:14:50

在中国古代,过年本应是全民欢庆、阖家团圆的时刻,然而对于官场上的许多官员来说,这一节日却充满了种种不公与黑暗。

一、春节放假制度的不公

春节放假制度在古代官场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公。虽然从唐朝开始,官员们得以享受七天的春节假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官员都能轻松度过这一节日。根据唐玄宗颁布的《假宁令》,春节放假七天,但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在初一当天必须早早地上朝给皇帝拜年,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与家人共度新春的第一天。更为严苛的是,地方主要行政长官在春节期间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这使得他们多年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在冷清的衙门中度过春节。

二、官员值班的残酷现实

在春节期间,许多官员还需要承担值班的重任。唐朝时期,御史台的新入职官员需要承担新年过节值班五天的任务,谓之“伏豹值”。这一制度在后来逐渐演变为各衙门安排新入职者来值班的惯例。对于家境贫寒的新官员来说,即使春节期间生病告假,也需用例定的休息日来抵偿,有的甚至一年到头都要值班。这种制度无疑加重了官员们的负担,使他们在本应欢度佳节的时刻却不得不坚守岗位。

三、官场送礼与受贿的盛行

过年期间,官场送礼与受贿的现象尤为严重。许多官员以拜年为借口,向上司、同僚送礼,以求得仕途上的升迁或庇护。这种风气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出台禁令来遏制。然而,这些禁令往往只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杜绝官场上的腐败现象。清代第一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利用职权大肆收受贿赂,逢年过节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四、节日庆典的铺张浪费

在古代官场,节日庆典往往伴随着铺张浪费的现象。宋朝时期,官吏假期多达98天,这为许多只能在年节才得以回家的边疆武官增加了回乡的机会。然而,这也导致了节日庆典的过度奢华和浪费。官员们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不惜花费巨资举办庆典和宴会,这无疑加重了国家和百姓的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隐幕谋臣:邬思道与雍正王朝的权力密码

  在清朝九子夺嫡的激烈博弈中,一位瘸腿幕僚的名字始终与雍正帝的崛起紧密相连。邬思道,这位史书记载仅存只言片语的绍兴师爷,却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中被塑造为运筹帷幄的帝师。拨开文学演绎的迷雾,真实历史中的邬思道虽非雍正军师,但其与雍正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