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2024-01-03 14:41:29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十六计是人们熟知并广泛运用的一种智谋策略。其中,“围魏救赵”这一计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精妙的战略,成为了历史战争中的经典之作。

  “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核心思想是:当敌人强大到无法直接对抗时,可以选择攻击敌人的后方,迫使敌人转移兵力,从而达到解救友军的目的。这一计策的运用,需要对敌我双方的实力有准确的判断,同时也需要对战场形势有深入的理解。

  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围魏救赵”的例子。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当时,秦国大军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然而,赵国并未选择直接与秦军对抗,而是派出了一支精锐部队,直接攻击秦国的都城咸阳。秦军得知后,不得不立即撤回军队,回防咸阳。这样,赵国成功地解除了秦军的围攻,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国家

  “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成功运用,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精准的判断。它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不必恐惧,也不必盲目对抗。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灵活地运用策略,就一定能够找到战胜敌人的方法。

  总的来说,“围魏救赵”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战略,它的成功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勇气。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的人生和工作提供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隐幕谋臣:邬思道与雍正王朝的权力密码

  在清朝九子夺嫡的激烈博弈中,一位瘸腿幕僚的名字始终与雍正帝的崛起紧密相连。邬思道,这位史书记载仅存只言片语的绍兴师爷,却在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中被塑造为运筹帷幄的帝师。拨开文学演绎的迷雾,真实历史中的邬思道虽非雍正军师,但其与雍正的特